搜索
首页 其他

回忆美好宋词

1.表达“相聚短暂,回忆美好”的诗句有哪些

1. 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释义: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2. 宋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释义: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3. 宋 陆游《沈园二首》

诗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释义: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在此曾见她的倩影如惊鸿飘来。

4. 唐 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

诗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释义:上千艘船过去了,所盼望的人都没有出现。太阳的余晖脉脉地洒在江面上,江水慢慢地流着。

5. 唐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释义: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

6.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

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释义: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7. 宋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诗句: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释义: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8. 宋 程垓《忆秦娥·情脉脉》

诗句:别来人远关山隔。见梅不忍和花摘。和花摘。有书无雁,寄谁归得。

释义:离别已久的人远隔千里。看见这随处绽放的梅花不忍采摘。写好的书信却没有大雁能够传递,怎样才能让它到达收信人的手里呢。

9. 宋 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诗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释义:茂密的青草可使我想起久客不归的王孙,杨柳树外楼阁高耸,她终日徒劳地伫望伤神。

10. 唐 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诗句: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

释义:突然间,想到老友远去他乡不可见,屈指算来,你今天行程该到梁州了。

2.表达追忆时光的唯美诗词

1. 经不住似水流年,逃不过此间少年。

2. 与他有关的一切统统将它们封存起来当作一种纪念纪念早已流失的岁月纪念那些我们曾拥有过的幸福和快乐不再每天重复游览伤痛和回忆不再为了牵绊人心弦的画面而痛彻心扉。

3. 回忆是一帧照片,一帧发黄退色的老照片。寂然凝望,青春不再,红颜不再,往事已苍老。有泪落下来,落下来,有语无从说,无从说。

4. 你就像阳光,照进我心里阴霾的地方,刺痛了忧伤。

5. 我对他再没有感觉,我不再爱她了。为甚么会这样?原来我们的爱情败给了岁月。

6. 和寂寞对话,只是不愿意相信你已经离开

7. 拥有回忆,人生才得以丰润,岁月才满溢诗情。耽于回忆,青春却难免苍白,木人石心亦伤怀。

8. 有生命就会有回忆。你无法抗拒,也无处逃避。你是尘世中的人,回忆便是你的影。值得回忆的总是刻骨铭心的难忘,曾经的感动。无论苦涩,无论甘醇,无论欣愉,无论哀伤

9. 曾经这样以为,许下的诺言,我们真的可以如书上所言,不离、不弃、现在扔下所有娇情的句子,美好的时光,婉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

10. 这或许是墙角的落花,等待被腐蚀的那一天。

11. 这些过往,我曾经拥有过。

12. 最初不相识,最终不相认。

13. 刻在记忆里的那个夏天,是我们一起在阳光下流下的泪水。

14. 当时间过去,我们忘记了我们曾经义无反顾地爱过一个人,忘记了她的可爱,忘记了她为我做的一切。

15.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16. 彼年豆蔻,谁许谁地老天荒。

17. 相信你还在这里从不曾离去,我的爱像天使守护你,若是你知道这里,从此没有我我会找个天使替我去爱你!

18. 些渐行渐远的青春的单纯日子,可以望见背影越拖越长的那时的自己,那是远去的时光和心情。

19. 幸福很短暂,还长着翅膀会飞。快乐太单纯,所以很容易破碎。

20. 有些感受,只有凭着记忆慢慢寻找最初的味道,回忆很拥挤,却不见过路人。

21. 谁苍白了我的等待,讽刺了我的执着。

3.请问有哪些与思念回忆有关的宋词

秦观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

杏花零落燕泥香,睡损红妆。 宝篆烟销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夜寒微透薄罗裳,无限思量。杨湜《古今词话》云:“少游《画堂春》‘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善于状景物。

至于‘香篆暗消鸾凤,画屏萦绕潇湘’二句,便含蓄无限思量意思,此其有感而作也。”至于因何有感,从词中所写,美人生活规律颠倒,白天红窗稳睡,夜里枕畔难安的情状,显然是描写女子思人难眠、春情难耐的情思。

词一开始“东风”二句,为春睡渲染气氛,写东风吹拂柳条,春日渐长,雨后斜阳映照芳草,正是人困春睡时光。接着“杏花”两句,枝头的杏花零落入泥,燕子衔沾花的泥土筑巢,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

由景而人,美人面对花落春去之景,青春难再,自然无心红妆,不得不陷于春困矣。这两句与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句颇有相似之处,但写得更为隽永。

王国维《人间词话附录》说:“温飞卿《菩萨蛮》‘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少游之‘雨余芳草斜阳,杏花零落燕泥香’,虽自此脱胎,而实有出蓝之妙”。词的下片写女子枕畔难眠所见到的景象。

“宝篆”二句写她长时间失眠,直到篆香销尽,不眠的原因,是因所思念的人在潇湘所致。“宝篆”,盖今之盘香。

秦观《减字木兰花》曾有“断尽金炉小篆香”句。“云锁”,指屏风上所画的云雾潇湘图,云锁,则迷不可见。

词的歇拍“夜寒”二句,具体描写夜深寒气袭人,女子无法再进入甜蜜的梦乡,只有思前想后,辗转反侧。(董再琴)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爱语文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首词题为“郴州旅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

前此,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出为杭州通判,又因御史刘拯告他增损神宗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绍圣三年,再以写佛书被罪,贬徙郴州(今湖南郴州市)。

接二连三的贬谪,其心情之悲苦可想而知,形于笔端,词作也益趋凄怆。此作写于初抵郴州之时,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的凄苦与幽怨。

成为蜚声词坛的千古绝唱。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

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

而“雾”、“月”则是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它们以其本身的虚无缥缈呈现出其不可言喻的象征意义。而“楼台”、“津渡”,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同样被赋予了文化精神上的蕴涵,它们是精神空间的向上与超越的拓展。

词人多么希望借此寻出一条通向“桃源”的秘道!然而他只有失望而已。一“失”一“迷”,现实回报他的是这片雾笼烟锁的景象。

“适彼乐土”之不能,旨在引出现实之不堪。于是放纵的目光开始内收,逗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桃源无觅,又谪居远离家乡的郴州这个湘南小城的客舍里,本自容易滋生思乡之情,更何况不是宦游他乡,而是天涯沦落啊。这两句正是意在渲染这个贬所的凄清冷寞。

春寒料峭时节,独处客馆,念往事烟霭纷纷,瞻前景不寒而栗。一个“闭”字,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欲求拓展的心灵。

更有杜鹃声声,催人“不如归去”,勾起旅人愁思;斜阳沉沉,正坠西土,怎能不触动一腔身世凄凉之感。词人连用“孤馆”、“春寒”、“杜鹃”、“斜阳”等引人感发,令人生悲伤心景物于一境,即把自己的心情融入景物,创造“有我之境”。

又以“可堪”二字领起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好像他整个的身心都被吞噬在这片充斥天宇的惨淡愁云之中。王静安先生吟诵至此,不禁挥笔题曰:“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

(《人间词话》)前人多病其“斜阳”后再着一“暮”字,以为重累。其实不然,这三字表明着时间的推移,为“望断”作注。

夕阳偏西,是日斜之时,慢慢沉落,始开暮色。“暮”,为日沉之时,这时间顺序,蕴含着词人因孤寂而担心夜晚来临更添寂寞难耐的心情。

这是处境顺利、生活充实的人所未曾体验到的愁人心绪。因此,“斜阳暮”三字,正大大加重了感情色彩。

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连用两则有关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