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一些关于沂蒙山的诗词1. 〔明〕胡缵宗 《望蒙山 》 蒙山向日鲁衿喉,翠黛长连紫气浮。 铁锁万年悬鸟道,石梁千仞惹猿愁。 海邦控带形非昨,谷镇兴衰事已休。 睛昼卷帷时骋望,忽惊身是大东游。 2. 〔明〕公鼐 《东蒙祠遇雪 》 想象蒙祠路,同云接地封。 冰悬石磴窄,雪戴玉华重。 话旧僧犹健,题名客几从? 寻源不可到,归径绝人踪。 3. 〔明〕王雅量 《登蒙山绝巅》 大观擅东鲁,一径薄天门。 绝顶红轮耀,中腰白雾昏。 太山堪伯促,诸阜尽儿孙。 不受秦封辱,老莱遗迹存。 4. 〔明〕公跻奎 《蒙山叠翠 》 名山高并已无多,此去遥天能几何。 雨过烟光明翠黛,日斜树色映青骡。 斗牛森列仙峰近,虎豹参差鸟道讹。 安得拂衣凌绝顶,白云丛里发长歌。 5. [清]公谷 《登蒙山》 仗抵中峰日已西,攀缘疑与碧天齐。 抱崖苔积石尖没,压轴云来松径迷。 花放锦茵排远近,泉飞白练挂高低。 千岩万壑真如绘,不羡长康叹会稽。 2.表现“沂蒙山自然风光”的现代诗句有哪些沂水赋 泱泱沂水,阜隆之县. 域处震位,万物滋生。 灿星分于奎娄,指东岳以镇野。 鲁山岩岩,沂山巍巍。 两山呈瑞,融泉并流。 汇成一河,源源不竭。 滔滔南下,名曰沂河。 夏商有载,其后屡易。 及至隋朝,置县定名。 古处齐鲁分界,齐长城遗址尚存。 穆陵关拥其北门,今居沂蒙山腹地 临日潍淄四市交界,承沿海而启内陆。 迩济青而近泰曲,雪山拱卫而立, 沭河、沂河东西偕伴。 儒风岱韵,齐鲁文化, 沂沭文明,交相融汇, 政风勤力,人心思上。 辖域广漠,绵亘, 两千四百三十四平方公里。 岩岫深暝,林壑芊绵, 植物所生,动物斯止。 益发绿化荒山,涵养水土, 稳农固本,筑实业基。 《望沂蒙山》 蒙山向日鲁衿喉,翠黛长连紫气浮。 铁锁万年悬鸟道,石梁千仞惹猿愁。 海邦控带形非昨,谷镇兴衰事已休。 睛昼卷帷时骋望,忽惊身是大东游。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唐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3.讴歌沂蒙山的古今诗词正气歌 南宋·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4.歌颂沂蒙山的隶书诗词具体有哪些沂蒙山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指的是以沂山、蒙山为地质坐标的地理区域,这里不仅只是革命老区这么简单,同时它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历史上属于东夷文明,是古青州海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沂蒙山,自古就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沂蒙山区地貌类型多样,融北国的粗犷风光与南国的鱼米之乡风韵于一体,钟灵毓秀,仪态万方。 北部是绵延起伏的群山,中部是逶迤的丘陵,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冲积平原。北部的沂山和蒙山,以“天然氧吧”、“养生长寿”而闻名。 南部的临郯苍平原,沃野万顷,稻花飘香。沂蒙山旅游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包含沂山景区、蒙山龟蒙景区、蒙山云蒙景区三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齐长城所在地、世界著名养生长寿圣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5.表现“沂蒙山自然风光”的现代诗句有哪些沂水赋泱泱沂水,阜隆之县.域处震位,万物滋生。 灿星分于奎娄,指东岳以镇野。鲁山岩岩,沂山巍巍。 两山呈瑞,融泉并流。汇成一河,源源不竭。 滔滔南下,名曰沂河。夏商有载,其后屡易。 及至隋朝,置县定名。古处齐鲁分界,齐长城遗址尚存。 穆陵关拥其北门,今居沂蒙山腹地临日潍淄四市交界,承沿海而启内陆。迩济青而近泰曲,雪山拱卫而立,沭河、沂河东西偕伴。 儒风岱韵,齐鲁文化,沂沭文明,交相融汇,政风勤力,人心思上。辖域广漠,绵亘,两千四百三十四平方公里。 岩岫深暝,林壑芊绵,植物所生,动物斯止。益发绿化荒山,涵养水土,稳农固本,筑实业基。 《望沂蒙山》蒙山向日鲁衿喉,翠黛长连紫气浮。 铁锁万年悬鸟道,石梁千仞惹猿愁。 海邦控带形非昨,谷镇兴衰事已休。 睛昼卷帷时骋望,忽惊身是大东游。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唐 杜甫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