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王观的诗句【年代】:北宋 【作者】:王观 【作品】:卜算子 【内容】: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年代】:北宋 【作者】:王观 【作品】:庆清朝慢(调雨为酥) 【内容】: 调雨为酥,催冰作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今如皋(江苏如皋)人。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以作应制词得罪被贬,故自号逐客。其词学枊永,情景交融,风趣而近于俚俗。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 2.找关于王观的古诗1.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临江仙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是我心肠。 不禁 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6.失调名 十三妮子绿窗中。 生查子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 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7.江城梅花引 年年江上见寒梅。 暗香来。 为谁开。 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 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 楚天碧、片片轻飞。 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 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8.雨中花令 夏词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敧寒玉。 试展鲛绡看画轴。 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9.浪淘沙 杨梅 素手水晶盘。 垒起仙丸。 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 味胜玉浆寒。 只被宜酸。 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93;僽损,才到长安。 10.高阳台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 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敧枕初闻。 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 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11.清平乐 应制 黄金殿里。 烛影双龙戏。 劝得官家真个醉。 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 君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 六宫多少人愁。 12.清平乐 拟太白应制 宜春小苑。 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13.减字木兰花 寿女婿 瑞云仙雾。 拂晓重重遮绣户。 一炷清香。 千尺流霞入寿觞。 家门转好。 从此应须长不老。 来岁春风。 看拜西枢小令公。 14.菩萨蛮 归思 单于吹落山头月。 漫漫江上沙如雪。 谁唱缕金衣。 水寒船舫稀。 芦花枫叶浦。 忆抱琵琶语。 身未发长沙。 梦魂先到家。 15.庆清朝慢 踏青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16.忆黄梅 枝上叶儿未展。 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 移在花丛里面。 请君看。 惹清香,偎媚暖。 爱香爱暖金杯满。 问春怎管。 大家拼、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 犹肯自、输我鸳鸯一半。 17、木兰花令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3.王观的诗有哪些王观词作鉴赏 生平简介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海陵(今江苏泰州) 人,为胡瑗门人。 嘉佑二年(1057),任大理寺丞, 知江都县。累官翰林学士。 因词作《清平乐》有“黄 金殿里,烛影双龙戏”、“折旋舞彻《伊州》,君恩与 整搔头”等句,忤太后旨,翌日罢职。遂自号逐客, 或称王逐客。 往在太学时,秦观父赞其“高才力学”, 故亦取子名为“观”。词集有《冠柳集》,不传。 今有 赵万里辑本。 庆清朝慢 踏青 王观 调雨为酥, 催冰做水, 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 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 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望中秀色, 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 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 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 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 吹在眉山。 这首词以工丽、尖新的笔触,从春日里天气的变 化和姑娘们的踏青活动两方面入手来描绘春景,将两 者和谐地组合成一幅风流楚楚、生意盎然的春景图。 全词在铺叙与描写的技巧、手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柳永 的艺术表现方法,而在内容上又富有生活气息,读来 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起首两句打破了一般词中写春景的套路,另辟蹊 径,写出了初春时节人们不大注意的自然景物的变化: 雨变成酥,冰化为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 外》有“天街小雨润如酥”之句,“如酥”正是早春 之雨的特色,这里深入一步说“调雨为酥”,与“催 冰做水”一起,突出春神主持造化的本领,把大自然 的运行,用“东君分付”四字加以形象化。 有了春水 的滋润,大地将勃发出无限生机,百花争妍的日子定 会来到。浓郁的春意,尽括在这三句之中,可以说是 对“东君”的赞歌。 这三句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前两 句乃由后一句生发而出,在意思的顺序上,当是第三 句在前,前两句在后,词人把它们倒置过来,先画龙 而后点睛,更有摇曳生姿之妙。三句之后,接下去是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这个疑问句式表明已 到残寒尽退、到轻暖的时候。 这是何人主使的呢?当 然仍是“东君”。这个疑问句式,既是为了铺叙的跌 宕生姿,也是为了使人们对春天的到来,应向造福于 人的“东君”表示深深的敬意。 “结伴踏青去好,平 头鞋子小双鸾。”写趁着轻暖的天气,姑娘们结伴而 行,野外踏青。 “平头鞋子小双鸾”正是词人别具匠 心的地方,此处先把它提出来作为下文的伏笔。“烟 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化用王维《汉江临眺》 诗中的名句,用来写踏青的姑娘们在野外所看到的迷 迷蒙蒙的秀色。这样,不仅写出了阳春烟景,且可从 “望中”二字体会到姑娘们愉悦的心情。 过片三句运用口语,生动地描绘出天气的变化, 活泼而有意趣。贺裳在他所作的《皱水轩词筌》里说: “险丽,贵矣,须泯其镂划之痕乃佳。 如蒋捷‘灯摇 缥晕茸窗冷’,可谓工矣,觉斧痕犹在。如王通叟春 游曰:‘晴则个,阴则个’云云,则痕迹都无,真犹 石尉香尘,汉皇掌上也。 两‘个’字尤弄姿无限。” 贺氏提出了两个“个”字用得妙,颇有见地。 而“饾 饤”一词则用得更具神采,有了这个词,前两个“个” 字的“弄姿”才显示出来。天气的阴晴无常,使得踏 青的姑娘们的情绪起了变化,她们要赶快一揽春景之 胜:“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写出了她们看花觅 柳的急切心情与行动,“镂”、“拨”两字用得很工, 仿佛可以听到她们清脆的笑声,看到她们轻盈的体态。 她们只顾忘情地欢笑,“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 行斑。” 一不小心脚踏进泥淖里,浊浆溅涴了她们的 罗袜,而前面写的“小双鸾”更是沾满污泥。无限珍 惜的心情使她们笑容顿敛,双眉紧锁,“东风巧,尽 收翠绿,吹在眉山。” “眉山”典出《西京杂记》谓卓 文君“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踏青姑娘们 的蛾眉,本来是淡淡的,但眉头一皱,黛色集聚,好 象大地上所有的翠绿全被灵巧的东风吹在上边。 词人 捕捉住踏青的姑娘们一瞬间的感情变化,用幽默、风 趣的夸张手法,写出了她们有点尴尬的神情。 此词一反寻常春景词的套路,绕开和风煦日、庞 柳娇花之类的意象,另辟蹊径,巧丽造境,在同类作 品中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词中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巧妙 别致的比喻、风趣俏皮的语言,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 鲍浩然时的心绪。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笔 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化为有 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 对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 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 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 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蹙损的眉峰了。山水都变 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怀着深 厚的怀人感情。 三、四两句,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他的去处, 是“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四字有两层意思:一 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 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 因此“眉眼盈盈处”, 既写了江南山水,也同时。 4.王观的诗句【年代】:北宋【作者】:王观【作品】:卜算子【内容】: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年代】:北宋【作者】:王观【作品】:庆清朝慢(调雨为酥)【内容】:调雨为酥,催冰作水,东君分付春还。 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王观,生卒年不详。字通叟,今如皋(江苏如皋)人。 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以作应制词得罪被贬,故自号逐客。 其词学枊永,情景交融,风趣而近于俚俗。有《冠神集》,已佚,仿存词十六首。 5.找关于王观的古诗1.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2.临江仙 别岸相逢何草草,扁舟两岸垂杨。 绣屏珠箔绮香囊。 酒深歌拍缓,愁入翠眉长。 燕子归来人去也,此时无奈昏黄。 桃花应是我心肠。 不禁 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6.失调名 十三妮子绿窗中。 生查子 关山魂梦长,塞雁音书少。 两鬓可怜青,一夜相思老。归傍碧纱窗,说与人人道。 真个别离难,不似相逢好。 7.江城梅花引 年年江上见寒梅。 暗香来。 为谁开。 疑是月宫、仙子下瑶台。 冷艳一枝春在手,故人远,相思寄与谁。 怨极恨极嗅香蕊。 念此情,家万里。 暮霞散绮。 楚天碧、片片轻飞。 为我多情,特地点征衣。 花易飘零人易老,正心碎,那堪塞管吹。 8.雨中花令夏词 百尺清泉声陆续。 映潇洒、碧梧翠竹。 面千步回廊,重重帘幕,小枕敧寒玉。试展鲛绡看画轴。 见一片、潇湘凝绿。 待玉漏穿花,银河垂地,月上栏干曲。 9.浪淘沙杨梅 素手水晶盘。 垒起仙丸。 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 味胜玉浆寒。 只被宜酸。 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93;僽损,才到长安。 10.高阳台 红入桃腮,青回柳眼,韶华已破三分。人不归来,空教草怨王孙。 平明几点催花雨,梦半阑、敧枕初闻。问东君,因甚将春,老了闲人。 东郊十里香尘满,旋安排玉勒,整顿雕轮。 趁取芳时,共寻岛上红云。 朱衣引马黄金带,算到头、总是虚名。莫闲愁,一半悲秋,一半伤春。 11.清平乐 应制 黄金殿里。 烛影双龙戏。 劝得官家真个醉。 进酒犹呼万岁。 折旋舞彻伊州。 君恩与整搔头。 一夜御前宣住, 六宫多少人愁。 12.清平乐拟太白应制 宜春小苑。 处处花开满。 学得红妆红要浅。 催上金车要看。 君王曲宴瑶池。 小舟掠水如飞。 夺得锦标归去,匆匆不惜罗衣。 13.减字木兰花 寿女婿 瑞云仙雾。 拂晓重重遮绣户。 一炷清香。 千尺流霞入寿觞。 家门转好。 从此应须长不老。 来岁春风。 看拜西枢小令公。 14.菩萨蛮 归思 单于吹落山头月。 漫漫江上沙如雪。 谁唱缕金衣。 水寒船舫稀。 芦花枫叶浦。 忆抱琵琶语。 身未发长沙。 梦魂先到家。 15.庆清朝慢踏青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 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 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 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 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 东风巧,尽收翠绿,吹在眉山。 16.忆黄梅 枝上叶儿未展。 已有坠红千片。 春意怎生防,怎不怨。 被我安排,矮牙床斗帐,和娇艳。 移在花丛里面。 请君看。 惹清香,偎媚暖。 爱香爱暖金杯满。 问春怎管。 大家拼、便做东风,总吹交零乱。 犹肯自、输我鸳鸯一半。 17、木兰花令 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6.王观的卜算子诗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朝代:宋代 作者:王观 原文: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是一首送别词。 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启人遐想。词人把明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青黛的山峦喻为美人的眉峰,极言浙东山水的漂亮可爱。同时,也可以理解为词人对鲍浩然心事的设想:波光漾动的流水是他心上人的眼波,脉脉传情;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写出了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透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一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