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远帆的诗句题画帐二首·远帆 作者:皇甫冉 朝见巴江客,暮见巴江客。 云帆傥暂停,中路阳台夕。 扬帆采石华,挂席拾海月。——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李白《秋下荆门》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李白《横江词六首(其三)》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李白《秋登巴陵望洞庭》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万舸此中来,连帆过扬州。——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疾风吹片帆,日暮千里隔。——李白《江行寄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李白《赠友人三首(其二)》 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杜甫《壮游》 鸟栖知故道,帆过宿谁家。——杜甫《绝句六首(其六)》 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杜甫《后出塞五首(其四)》 挂帆远色外,惊浪满吴楚。——杜甫《雨二首(其一)》 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杜甫《晓望》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江上思归》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孟浩然《九日龙沙作,寄刘大昚虚》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李商隐《隋宫》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堤》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温庭筠《更漏子》 怒涛渐息,樵风乍起,更闻商旅相呼。片帆高举。——柳永《夜半乐》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柳永《彩云归》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欧阳修《劳停驿》 今日举轻桡,帆影飘飘,长亭回首短亭遥。——欧阳修《浪淘沙》 波落寒汀,村渡向晚,遥看数点帆小。——周邦彦《氐州第一》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苏轼《临江仙》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苏轼《满江红·怀子由作》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苏轼《慈湖夹阻风》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苏轼《浣溪沙·渔父》 无奈一帆烟雨、画船轻。——黄庭坚《南歌子·槐绿低窗暗》 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贺铸《梦江南》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辛弃疾《破阵子》 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远浦萦回,暮帆零乱向何许?——姜夔《长亭怨慢》 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陶安《泊江州》 2.有关竹西的诗句《扬 州 慢》宋--姜夔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何生。 人生只爱扬州住,夹岸垂杨春气薰。 自摘园花闲打扮,池边绿映水红裙。--黄慎 忆扬州--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得悉。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浣溪沙 红桥怀古》 清 纳兰容若 《望江南 五亭桥》 清--黄惺庵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 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 夜听玉人箫。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张祜 扬州(四首选二)--郑燮 画舫乘春破晓烟,满城丝管拂榆钱。 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 雨过隋堤原不湿,风吹红袖欲登仙。 词人久已伤头白,酒暖香温倍悄然。(一) 廿四桥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雷塘。 画楼隐隐烟霞远,铁板铮铮树木凉。 文字岂能传太守,风流原不碍隋皇。 量今酌古情何限,愿借东风作小狂。(二) 《浣溪沙 红桥怀古》清--王士祯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 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 遥指平山山外路,断鸿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 夜看扬州--王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瘦 西 湖 断 想 三月烟花雨 沾湿 二十四桥明月 瘦成一柄吴钩 白塔的风影 摇曳 憔悴的西子 颦眉轻蹙 是柳 珠泪盈盈 是波 娇喘微微地 是散落的箫音 从此 扬州城溢满闲愁 扬州月儿在何方 走进八怪的故乡 我哑得不敢吟唱 就写上几句心语 权当对古人的敬仰 二十四桥的清风 吹起微波把画船摇荡 五亭桥的石孔 映入了瘦西湖的绿杨 那大街中间的千年银杏 你是否留下吹箫人无边的凄凉 那十字路上的文昌阁 你是否藏住了扬州的月亮 我曾把三分明月写上了夔门 让她照耀那浩浩荡荡的长江 是谁把天下明月 划二分给扬州分享 扬州月儿为谁明 扬州月儿在何方 她在十五为君明 她驻在扬州人的心坎上 扬州啊 我还要来 再来时我自己带一个月亮 让二分明月相会在她的故乡 扬 州 姑 娘 童嘉通--当代 扬州姑娘是水做的 古运河是她的血脉 二十四桥是她的腰肢 扬州姑娘穷也穷得富也富得 穷富都不摆在脸上 扬州姑娘土也土得洋也洋得 土为故乡保存一份余韵 俏为故乡亮出世纪风采 扬州姑娘是香影廊 扬州姑娘是瘦西湖 一年四季都能站出不同的风景 脸上总开着故乡的花季 眸子里总映出明月二分 烟花三月里 扬州姑娘朝琼花旁边一站 天底下再找不出第二 3.有关蛙鸣的诗句蛙鸣!? 翻卷得益 我目光徜徉的诗行中,响起一阵蛙鸣 哦! 是在哪条溪的,哪块石间 是哪只青蛙,哪一次的鸣唱 鼓了诗人的耳膜 催发了他的诗兴 我的眼里 读进一声蛙鸣 蛙鸣 听来,我是心悸的 悸,是害怕吗 不对,我把悸当作一次美丽跳动 蛙鸣 已经是很久不能听 说白了 童年才有蛙鸣 童年简直就是蛙鸣 我努力地想着 残存于我记忆中的蛙鸣 最初的一声 是在荷塘? 在青草间? 在落叶旁? 是的,是在荷盘,来自那一只青青 你可以谈论蛙鸣 你可以回想蛙鸣 你可以揉进诗里一声蛙鸣 但都不如你亲自去听一听 尤为在黄昏后乡间的夏夜 听来 会使你年轻。 我读着诗中的蛙鸣 心里便是悸, 此时,于那童年的声响 已隔了若干年。 。 4.有关“兰陵王”的诗词作者:周邦彦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 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全部注释 1.柳阴直:《东京梦华录》载:"东都外城方圆四十余里,城壕曰护龙河,阔十余丈,壕之内外,皆植杨柳。 " 2.隋堤:隋炀帝开凿通济渠,沿河筑堤种柳,后人称为隋堤。通济渠有一段和汴京城外三里的汴河相重,故其在汴河故道者,又称汴堤。 3.曾见几番:考周邦彦生平,周邦彦三别京华,第一次是元佑二年(1087)自太学正出为庐州教授,第二次是政和二年(1112)以奉直大夫直龙图阁知隆德军府并管勾学事,第三次便是这次自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出知真定府。故云曾见几番。 4.行色:送行场面的种种情景。 5.故国:这里指故乡。 京华倦客:作者自指。 6.长亭:古代设在大路边供行人休息的亭舍,也常用作饯别的处所。 7."应折"句:古人有折柳送别的说法。 8.榆火:《论语》"钻燧改火"句注引马融曰:《周书·月令》有改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 ……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寒食: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节期禁火,节后另取新火。 唐宋时朝廷于清明日取榆柳之火赐朝中百官。 9.别浦:徐坚《初学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 "此指行人离别的河岸。 10.津堠:津,渡口。 堠:守望兼记里数的土堡,五里一堠,十里二堠,亦称单堠、双堠。 11. 闻笛:化用李白《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据词意推之,似以作于二次官建康时为较合也。 稼轩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已任,但南归后却进退无据,蹉跎岁月,这首具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词实是寄托了其一腔孤愤。上阕抒写了年华虚度抱负难酬的痛苦,下阕更是想落天外,以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强烈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与坚强意志。 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飞镜明丽,金波泻影,长空万里,结构上的大开大合与思绪的贯联相结合,气象磅礴而形象飞动。 正如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之评苏辛词曰:"读苏辛词,知词中有人,词中有品。 5.有哪些描写流苏的诗句描写流苏的诗句有以下几首: 1、《柳含烟·隋堤柳》 唐代:毛文锡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 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 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2、《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五代:欧阳炯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 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3、《七夕曲》 唐代:王建 河边独自看星宿,夜织天丝难接续。 抛梭振镊动明珰,为有秋期眠不足。 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 流苏翠帐星渚间,环佩无声灯寂寂。 两情缠绵忽如故。 复畏秋风生晓路。 幸回郎意且斯须,一年中别今始初。 明星未出少停车。 4、《千秋岁·半身屏外》 宋代:惠洪 半身屏外。 睡觉唇红退。春思乱,芳心碎。 空馀簪髻玉,不见流苏带。试与问,今人秀整谁宜对。 湘浦曾同会。手搴轻罗盖。 疑是梦,今犹在。十分春易尽,一点情难改。 多少事,却随恨远连云海。 5、《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宋代: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6.关于柳的诗句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7.关于冬风的诗句第一首是 钗头凤—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悒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第二首是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第三首是 东风知我欲山行 吹断檐间积雨声 —宋·苏轼《新城道中>> 第4首是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第5首是 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 第6首是 东风第一枝(咏春雪) 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第7首是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唐 李白《落日忆山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唐 李白《送祁昂滴巴中》 第8首是 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第9首是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宋·苏轼《一丛花》 第10首是 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宋·陈与义《虞美人》 第11首是 东风轻扇春寒 金·段克己《望月婆罗门引》 第12首是 锁窗寒(春思) 趁酒梨花,催诗柳絮,一窗春怨。 疏疏过雨,洗尽满阶芳片。数东风、二十四番,几番误了西园宴。 认小帘朱户,不如飞去,旧巢双燕。 曾见。 双蛾浅。自别后,多应黛痕不展。 扑蝶花阴,怕看题诗团扇。试凭他、流水寄情,溯红不到春更远。 但无聊、病酒厌厌,夜月荼 院。 第13首是 锁窗寒(春寒) 料峭东风,廉纤细雨,落梅飞尽。 单衣恻恻,再整金猊香烬。误千红、试妆较迟,故园不似清明近。 但满庭柳色,柔丝羞舞,淡黄犹凝。 芳景。 还重省。向薄晓窥帘,嫩阴欹枕。 桐花渐老,已做一番风信。又看看、绿遍西湖,早催塞北归雁影。 等归时、为带将归,并带江南恨。 第14首是 墨 梅 张臬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第15首 早梅 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第16首 江城子·别徐州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 既相逢,却匆匆。 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 为问东风余几许? 春纵,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 背归鸿,去吴中。 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第17首 一萼红·红梅 占芳菲。 趁东风妩媚,重拂淡燕支。青凤衔丹,琼奴试酒,惊换玉质冰姿。 甚春色、江南太早,有人怪、和雪杏花飞。藓佩萧疏。 茜裙零乱,山意霏霏。 空惹别愁无数,照珊瑚海影,冷月枯(一作孤)枝。 吴艳离魂,蜀妖浥泪,孤负多少心期。 岁寒事、无人共省,破丹雾、应有鹤归时。 可惜鲛绡碎剪,不寄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