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歌咏安吉的诗词文赋历代诗人咏安吉 柳恽五首 柳 阵(465-517) 两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城县解州镇)人。在并,官相围、吉司马;入梁,官秘书监,两度吴兴郡太守。以诗名,又善奕棋。弹琴。有文集十二卷。 赠吴均三首 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 心知别路长,并谓若买延楚。 关侯辽绝,如何附红旅。 (一作行李)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其 二 远游谪伊洛,秣马度清漳。 邯郸娇荚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时成曲,踏屐复翱鞠。 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阶。 新知准不乐,念川普人肠。 其 三 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 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 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又二首 山桃落晚红,野蕨初开紫。 云日自清明,菠芷高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 其 二 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 飒飒避霜叶,离离(一作山)出寒禽。 2.歌咏安吉的诗词文赋历代诗人咏安吉 柳恽五首柳 阵(465-517)两朝梁诗人,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 城县解州镇)人。在并,官相围、吉司马;入梁,官秘书监,两度吴兴郡太守。 以诗名,又善奕棋。弹琴。 有文集十二卷。赠吴均三首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心知别路长,并谓若买延楚。 关侯辽绝,如何附红旅。(一作行李)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其 二远游谪伊洛,秣马度清漳。邯郸娇荚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时成曲,踏屐复翱鞠。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阶。 新知准不乐,念川普人肠。其 三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又二首山桃落晚红,野蕨初开紫。云日自清明,菠芷高霍靡。 离念已郁陶,物华复如此。其 二秋风度关陇,楚客奏归音。 飒飒避霜叶,离离(一作山)出寒禽。 3.描写“安吉”的诗句有什么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心知别路长,并谓若买延楚。 关侯辽绝,如何附红旅。 赠吴均三首寒云晦沧洲,奔潮溢南浦。 相思白露亭,永望秋风渚。心知别路长,并谓若买延楚。 关侯辽绝,如何附红旅。(一作行李)愿作野飞鸟,飘然自轻举。 其 二远游谪伊洛,秣马度清漳。邯郸娇荚女,艳色含春芳。 鼓瑟时成曲,踏屐复翱鞠。我本游客子,情爱在淮阶。 新知准不乐,念川普人肠。其 三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 形为戎马倦,思逐征旗远。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 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 参考资料 搜狗.搜狗[引用时间2018-1-16]。 4.赞美安吉大竹海的诗句有哪些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柳宗元)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 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夸。鷃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 继酬天禄署,俱尉甸侯家。宪府初收迹,丹墀共拜嘉。 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 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 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 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 讼庭闲枳棘,候吏逐麋麚。三载皇恩畅,千年圣历遐。 朝宗延驾海,师役罢梁溠。京邑搜贞干,南宫步渥洼。 世惟材是梓,人仰骥中骅。欻刺苗入地,仍逾赣石崖。 礼容垂琫□,戍备响錏鍜。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册府荣八命,中闱盛六珈。 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褒德符新换,怀仁道并遮。 俗嫌龙节晚,朝讶介圭赊。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 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 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 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 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畲。 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 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沉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 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涂。 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 渚行狐作孽,林宿鸟为[歹差]。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 岂知千仞坠,只为一毫差。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亚刂]。 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 岸芦翻毒蜃,溪竹斗狂犘。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 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风枝散陈叶,霜蔓綖寒瓜。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 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夸。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 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 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 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齄。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 已看能类鳖,犹讶雉为鷨。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 俚儿供苦笋,伧父馈酸楂。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 道流征短褐,禅客会袈裟。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 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屋鼠从穿兀,林狙任攫拏。 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 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 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郡斋独酌(杜牧) 前年鬓生雪,今年须带霜。 时节序鳞次,古今同雁行。甘英穷四海,四万到洛阳。 东南我所见,北可计幽荒。中画一万国,角角棋布方。 地顽压不穴,天迥老不僵。屈指百万世,过如霹雳忙。 人生落其内,何者为彭殇?促束自系缚,儒衣宽且长。旗亭雪中过,敢问当垆娘。 我爱李侍中,摽摽七尺强。白羽八札弓,髀压绿檀枪。 风前略横阵,紫髯分两傍。淮西万虎士,怒目不敢当。 功成赐宴麟德殿,猿超鹘掠广球场。三千宫女侧头看,相排踏碎双明珰。 旌竿幖幖旗(火霍)(火霍),意气横鞭归故乡。我爱朱处士,三吴当中央。 罢亚百顷稻,西风吹半黄。尚可活乡里,岂惟满囷仓。 后岭翠扑扑,前溪碧泱泱。雾晓起凫雁,日晚下牛羊。 叔舅欲饮我,社瓮尔来尝。伯姊子欲归,彼亦有壶浆。 西阡下柳坞,东陌绕荷塘。姻亲骨肉舍,烟火遥相望。 太守政如水,长官贪似狼。征输一云毕,任尔自存亡。 我昔造其室,羽仪鸾鹤翔。交横碧流上,竹映琴书床。 出语无近俗,尧舜禹武汤。问今天子少,谁人为栋梁。 我曰天子圣,晋公提纪纲。联兵数十万,附海正诛沧。 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犀甲吴兵斗弓弩,蛇矛燕戟驰锋芒。 岂知三载凡百战,钩车不得望其墙。答云此山外,有事同胡羌。 谁将国伐叛,话与钓鱼郎。溪南重回首,一径出修篁。 尔来十三岁,斯人未曾忘。往往自抚己,泪下神苍茫。 御史诏分洛,举趾何猖狂。阙下谏官业,拜疏无文章。 寻僧解忧梦,乞酒缓愁肠。岂为妻子计,未去山林藏。 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弦歌教燕赵,兰芷浴河湟。 腥膻一扫洒,凶狠皆披攘。生人但眠食,寿域富农桑。 孤吟志在此,自亦笑荒唐。江郡雨初霁,刀好截秋光。 池边成独酌,拥鼻菊枝香。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七绝·赠刘翰林联句(**) 翻山渡水之名郡,(**)竹杖草履谒学尊。途见白云如晶海,(以上萧瑜)沾衣晨露浸饿身。 (**)留题天竺灵隐两寺(白居易)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宿因月桂落,醉为海榴开。 [天竺尝有月中桂子落,灵隐多海石榴花也。]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僧徒多怅望,宾从亦徘徊。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别桥怜白石,辞洞恋青苔。[石桥在天竺,明洞在灵隐。 ]渐出松间路,犹飞马上杯。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题东虎丘寺六韵(白居易) 香刹看非远,祗园入始深。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 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夏日与闲禅师林下避暑(白居易) 洛景城西尘土红,伴僧闲坐竹泉东。 绿萝潭。 5.安吉出现过哪些名人较详细的介绍其中的一位陈嵘 (1888—1971),原名正嵘,字宗一。 安吉晓墅镇三社(今石龙)村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书院大学预科。 宣统元年(1909),考入北海帝国大学森林科。其间,参加中国同盟会。 武昌起义前,曾受同盟会派遣,与黄炎培等5人潜入天津,从事革命活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复返帝大攻读。 吴均 (469_520),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故鄣(安吉)县人。 他出生在贫寒家庭,性格耿直,仕途上很不得意。他勤奋好学,很有才艺。 梁武帝天监初,柳恽任吴兴郡太守时,召他为郡方簿,主管文书簿籍,常一起赋诗、酬唱。萧伟为建安郡王驻扬州(今南京)时,任命吴均为王府记室,负责文翰书札。 萧伟迁督江州后,吴均被任命为国侍郎、兼府城局。不久,升任朝奉请吴昌硕 (1844——1927),名俊、俊卿,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仓石,1919年起以字行,别号缶庐、苦铁等,敬慕者以“缶翁”称之。 他成功最早的是篆刻,雄浑苍老,创为一派;功力最深的是书法,尤擅长石鼓文;影响最大的是国画,以篆书、狂草入画,喜作大写意花卉。他的艺术达到熔诗、书、画、印“四绝”于一炉,为近代书画艺术大师。 清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一(公元1844年9月12日),出生于孝丰县(今安吉县)鄣吴村。6岁就跟着父亲念书,14岁学习刻印,没有石章,就用砖刻印,反复不已。 他父亲见他那么喜欢刻印,便加以引导,从此“与印不一日离”。咸丰年(1860),为避兵灾,先后两次远走他乡,历尽艰辛。 同治三年(1864)返回鄣吴村,与父亲相依为命。第二年,随父亲迁移至安吉城(今安城镇址),买地建宅,宅名“芜园”。 这一年,昌硕考中秀才,并跟同里施浴升学诗,兼学各家书法、篆刻。吴昌硕在鄣吴村和芜园生活期间,曾参与农业生产,为日后作画积累了素材。 吴昌硕在他父亲逝世的第二年,开始四出游学,寻访师友,刻苦学艺。在杭州,跟经学大师俞曲学文辞章。 在嘉兴结识画家蒲作英,切磋画艺,得益良多。在湖州,跟“潜园六才子”之一的施补华学诗词。 在苏州,有机会尽览文物收藏家吴平斋所藏书画篆刻彝器,艺术视野大开;与画家任伯年结交,请教画艺;又得潘瘦弟所赠石鼓精本,从此对石鼓文的研习无一日中断。在上海,识金石学家吴大徵,于金石学颇有进益。 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吴大徵师北上,他参与戎幕随行。 当得悉北洋舰队倾覆,悲愤填膺,赋诗痛悼阵亡将士。光绪二十四年,回到鄣吴村重修《吴氏宗谱》10卷。 第二年,出任安东(今江苏省涟水)县令,因不善官场逢迎,只一月即挂冠南归。宣统元年(1909),与蒲作英等发起创设上海书画同善会,规定入会者合作之书画作品须陈列会中待沽,所售金额之一半用作慈善赈灾事宜。 1913年重阳节,许多著名篆刻家聚会杭州,创立“西泠印社”,公推吴昌硕为社长。印社成立后,每当春秋佳日,举行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吴昌硕必往参与,并先后作《西泠社图》、《西泠印社记》、《隐间楼记》等。 印社所藏珍贵文物之一《汉三老讳字忌日碑》,为浙江省现存的两种汉代以前石刻之一,被誉为“浙东第一石”。20世纪初,此碑曾被辗转盗卖,1921年运到上海,一个旅沪日侨准备以重价购买此碑,以运往日本。 旅沪浙人闻知此事,就与吴昌硕商议,吴昌硕毅然以抢救这一珍贵文物为已以任,邀集同志,撰发文启,奔走呼吁,不辞劳。经努力终于募集8000元巨款,将这块碑赎回,由西泠印社建造石室永久保存。 1916年,吴昌硕校刊由诸宗元所赠《元盖副草》孤本20卷,使明代后期诗人吴稼澄(吴维岳之子、鄣吴村人)的诗集得以传世,自己则以书画义卖赈灾。 吴昌硕不仅学而不厌,且也诲人不倦,先后投其门下执弟子礼的有:诸闻韵、诸乐三、刘玉庵、王一亭、杨植之、荀慧生、沙孟海、潘天寿等,后来大多成为书画界名家。 吴昌硕声誉不名满神州,而且誉扬海外,在日本尤为隆高。日本汉学家中与他交谊最厚的是日下部鸣鹤与长尾雨山。 鸣鹤逝世 ,他亲书篆文墓碑,至今屹立在鸣鹤故土,与鸣鹤于杭州紫云洞名刻石隔海遥望。来华执弟子礼求教的以河井仙郎和水野疏梅最著名,后来均为日本书画篆刻名家。 他的成就随日本友人和弟子的推崇,在日本的声誉日隆,而其作品大量远播日本,虽渠道不一,然与“六三园”尤为有关。“六三园”是日本人白石六三郎在沪经营的日本式餐馆,日本人常聚饮于此。 园主爱重吴昌硕的艺术,不仅数数请他宴饮,且盛张其作品于席间,还在园内专为他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览。由于“六三园”的媒介,其作品遂大量流向日本。 日本人临仿习研者日多,刊专辑、办展览、制铜像,珍惜爱重,俨如国宝。 吴昌硕成名后,生活上仍然保持艰苦朴素的习惯,反对奢靡 ,衣、食、住名方面都十分简单。 然而,他待人却一点也不吝啬,乐于助人。如遇亲友有病,他就出钱帮助医疗;对身后萧条的,他毅然以料理丧葬和抚育遗孤为已任。 吴昌硕于1927年11月29日因病在上海寓所逝世,享年84岁。其传世著作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多种。 6.浙江安吉县“古时邮驿地,今日魅力城”古典诗词对联大赛终评揭晓《浪淘沙》(赵传斌 江西)《夏夜游凤凰山公园》(王季平)书《七绝 咏古驿新城》(陈粟)书《古风一首:咏安吉》(陈世德)《安吉递铺镇》联(马向星 陕西)《沁园春·递铺礼赞》(宋贞汉 安徽)《 鹧鸪天•参观递铺镇坐邮亭咏梅》(童世明 湖南)《七律 铺中行村颂》(谢柏根)书《对联》(蒋江明)书《对联》(叶子)《浣溪沙 题递铺古驿》(朱培学 江苏)书《对联》(田鑫 河北)《金缕曲 千秋邮驿》(李波 辽宁)《满江红 颂递铺》(史福德 山西)《行香子 咏递铺镇》(谢毅 辽宁)《递铺游(古风)》(宣信恕 安徽)《绝句 题生态广场(新韵)》(陈选茹)《五律 咏递铺》(陈湘衡 湖南)《七绝 驿站颂》(徐大力)《七律 宿安吉竹博园》(丁欣 江苏)《对联》(王龙强 杭州)《七绝 游凤凰山庄》(谢乔)《七律 吴均》(刘献琛 山东)书《叠字七言绝句》(肖克思)《递铺新咏(对联)》(苏振学 山东)《七律 递铺镇礼赞》(李光前 湖南)《对联》(胡春迪 江苏)书《对联》(裘国卫)《对联》(罗波 重庆)《七律 游递铺》(姚林中 余杭)等。 7.求写湖州的有名的诗词有哪些道场山顶何山麓, 上彻云峰下幽谷。 我从山水窟中来, 尚爱此山看不足。 ----宋 苏轼 自有天地有此溪, 泓渟百折净无泥。 我居溪上尘不到, 只疑家在青玻璃。 ----元 赵孟頫 美人楼上看梳头, 人映清波波映楼。 来往舟行看不足, 此中风景胜扬州。 ----宋 苏过 骆驼桥上苹风起, 鹦鹉杯中箬下春。 水碧山青知好处, 开颜一笑向何人。 ----唐 刘禹锡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唐 张志和 侬家生长碧湖头, 打桨真从镜里游。 怪道当年苏学士, 杭州不住住湖州。 ----清 李煊 山从天目成群出, 水傍太湖分港流。 行遍江南清丽地, 人生只合住湖州。 ----元 戴表元 湖 州 乐 (明)孙蕡 湖州溪水穿城郭,傍水人家起楼阁。 春风垂柳绿轩窗,细雨飞花湿帘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1333363356535幕。 四月五月南风来,当门处处芰荷开。 吴姬画舫小于斛,荡桨出城沿月回。 菰蒲浪深迷白纻,有时隔花闻笑语。 鲤鱼风起燕飞斜,菱歌声入鸳鸯渚。 霅溪西亭晚望 (唐)张籍 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 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苹洲! 游白苹洲 (宋)寇准 杳杳烟波隔千里,白苹香散东风起。 日落汀洲一望时,愁情不断如春水。 登飞英塔 (元)赵孟頫 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 千里湖山秋色净,万家烟火夕阳多。 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 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 莲 花 庄 (明)沈祖孝 系舟怜胜地,旧日水晶宫。一镜芙蓉外,千山睥睨中。 到门先受月,著柳更宜风。不见湖山秀,终身羡画工。 菩萨蛮·十四夜过南浔镇 (清)洪亮吉 高高下下游鳞绕,侵人不已侵巢鸟。一碧作鱼天,空明不起烟。 东西楼似织,出水高千尺。玉手尽垂空,长廊接断虹。 雨过湖州 (清)袁枚 州以湖名听已凉,况兼城郭雨中望。 人家门户多临水,儿女生涯总是桑。 打桨正逢红叶好,寻春自笑白头狂。 明霞碧浪从容问,五十年来得未尝。 吴 兴 (宋)林希 绕郭芙蕖拍岸平,花深荡桨不闻声。 万家笑语荷花里,知是人间极乐城。 8.关于太湖的诗词歌赋太湖秋夕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梦魂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王昌龄:(约698-756),唐京兆长安(今属陕西省)人。字少伯,开元进士,曾任江宁丞。为盛唐边塞诗派著名诗人。明人辑有《王昌龄集》。 题 太 湖 天帝何时遣六丁,凿开混沌见双青。 湖通南北澄冰鉴,山断东西列画屏。 掩雨龙归霄汉暝,网鱼船过水云腥。 乘风欲往终吾老,角里先生在洞庭。 杨基:(1326-1378后)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吴县(今属江苏省)人。官至山西按察使。兼工书画,与张羽、高启、徐贲称明初“吴中四杰”。有《眉庵集》。 泛 太 湖 野坫投荒三四间,渡头齐放打鱼船。 数声鸿雁雨初歇,七十二峰青自然。 吴昌硕:(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硕、仓石,别名缶庐、苦铁,十七岁以字行,浙江省安吉县人。清末任江苏安东(今江苏涟水)县令一月,后寓上海,为我国近代艺术大师。工诗、书法和国画,擅写石鼓文,尤精金石篆刻。三十岁始作画,以写意花卉、蔬菜为主,山水、人物亦偶为之,他的艺术风格,影响很大。曾创立杭州西泠印社,出任第一任社长。著有《缶庐集》、《缶庐印存》等。 太湖孝子鱼传说 古时候的一个冬天,天气十分寒冷,连太湖也冰封了,不少渔船被冻在太湖里不能移动了。 有一只渔船,住着母子两个人。由于接连几天冰不化,船不能动,船上一点吃的也没了。母亲躺在船上卧病不起,实在饿了,就叫儿子抓条鱼吃,填填肚子。儿子看看冰冻的太湖和生病的母亲,就咬咬牙脱下身上的衣裳,破冰下水捉鱼。在湖里摸了很长时间,全身冻得发紫,好不容易捉到一条鱼。他爬上船穿好衣服,正要杀鱼,只见这条鱼双眼流泪,像是在哀求放了它。 儿子看看生病的娘,母亲又病又饿,等着给烧点鱼汤喝喝,再看看双眼流泪的鱼,看看实在下不了手。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个办法,他自说自话拿起菜刀,把鱼剖成两半,一半是留着五脏六肺的,一半光是肉。他把有内脏的一半,放进湖里,对它说:“鱼呀鱼,你有五脏六肺,回到水里去寻活路吧!借你的半身,我要去救救娘亲的命,请你原谅我。”奇怪,那半片鱼,好像通了人性。一会儿,摇头摆尾地游了开去。小伙子很高兴。连忙把另一半烧了汤,端给娘吃了。娘喝了鱼汤,肚子也不饿了,病也渐渐地好了。娘也乐,儿也乐。 过了几个月,渔民们发现太湖里多了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鱼,它宽如手掌,但只有半个脑袋一只眼睛,没有椎骨肋刺,浑身透明,可以看见五脏。更稀奇的是,鱼身的一面只有一层簿皮,另一面却是雪白的肉,---这叫啥鱼呀?后来渔民听到这母子俩讲的故事,深受感动,恍然大悟,就把这种鱼叫作“孝子鱼”。直到今天,太湖里还有这种鱼! 9.诗名里带逵字的诗词有哪些安吉崔明甫山院联句一首 朝代:唐代 作者:皎然 原文: 人不扰,政已和。世虑寡,山情多。 ——皎然 禅客至,墨卿过。兴既洽,情如何。 ——崔逵 望幸亭 朝代:唐代 作者:储光羲 原文: 五年一巡狩,西幸过东畿。周国易居守,周人多怨思。 君王敷惠政,程作贵从时。大厦非一木,沉沉临九逵。 庆云宿飞栋,嘉树罗青墀。疏屏宜朝享,方塘堪水嬉。 云中仰华盖,桁下望春旗。天意知如此,星言归洛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