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卜算子精选

1.宋词卜算子咏梅

【原文】卜算子 · 咏梅①驿外②断桥③边,寂寞④开无主⑤。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⑥风和雨。无意⑦苦⑧争春⑨,一任⑩群芳⑪妒⑫。

零落⑬成泥碾⑭作尘⑮,只有香如故⑯。【注释】 ①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

“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

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②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③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④寂寞:孤单冷清。 ⑤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⑥更:副词,又,再。著(zhuó):同“着”,遭受,承受。

更著:又遭到。 ⑦无意:不想,没有心思。

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⑧苦:尽力,竭力。

⑨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⑩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⑪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⑫妒(dù):嫉妒。 ⑬零落:凋谢,陨落。

⑭碾(niǎn):轧烂,压碎。 ⑮作尘:化作灰土。

⑯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2.陆游宋词精选长一点的

《卜算子 · 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宋·陆游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

3.求《卜算子》的诗词及鉴赏

卜算子咏梅一九六一年十二月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赏析“风雨送春归”,古人对此,曾发出多少感慨,流过多少眼泪!而在这里则只是一个衬笔,略不费力,便收转回来:“飞雪迎春到”。

是啊,春长驻人间。春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机,象征着革命带来的希望。

而春到人间,则是飞雪把它迎来的。这是北国的新春,虽然“大地微微暖气吹”,仍有“高天滚滚寒流急”,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挺拔严峻的感觉。

这气氛是同梅的俏丽十分协调的。不是在寂寞断桥边,不是在风雨黄昏里,瞧吧:“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梅花乃是挺俏于悬崖百丈冰前。这不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吗?百丈冰是寒威,花枝俏则是对寒威的蔑视、反抗、示威、挑战。

不仅如此,更进一层的胜境还在下面。不是“无意苦争春”,而“俏也不争春”;不是“一任群芳妒”,而是“只把春来报”。

把春来报,是报被那“悬崖百丈冰”所遮断的春消息,这正是蔑视、反抗、示威、挑战的具体表现。陆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还是酸溜溜的,心头横塞着一个不合时宜的“我”字;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则是心里干净净的,眼前亮堂堂的,全神注望着大众,注望着未来,一是失意者的**解嘲,一是革命家的高瞻远瞩。

其结果自然是不同的。失意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顾影自怜,孤芳自赏;革命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民先锋,与民同乐。

正是如此: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放,梅子便掩映在众花丛中,和众芳同笑,“摇荡春风媚春日。”群众之前,“只把春来报”,又在群众之中,“她在丛中笑”。

多么伟大崇高的革命家和时代先驱者的艺术形象啊!或曰:就是诗篇中所揭示的梅的性格与精神来看,它实际上是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列的中国**或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大形象。上片:“风雨送春归”,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飞雪迎春到”,喻社会主义革命时代。

“已是悬崖百丈冰”,是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及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进行**叫嚣,闹得乌烟瘴气;“犹有花枝俏”,是说我们还是顶住逆流、屹然挺立,并阔步前进,决非像投降主义者所诽谤的那样要争什么领导权;而是坚持革命原则,指出正确方向,预告必然的胜利。“待到山花烂漫时”,是说到世界革命成功了,或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了。

“她在丛中笑”,是说我们就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一道普天同庆,共享和平。

4.求《卜算子》的诗词及鉴赏

苏轼诗词鉴赏《卜算子》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句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

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