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家的诗句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描写长笛的句子笛声在空中继续飘荡,我跳进了这音符的海洋,当那种优美的韵律在耳边蔓延开来时——高亢、低回;悠扬、激昂——心也随之动荡。 笛子独特的音色在室内弥漫开来,像一首田园诗歌,和雅清淡,恬静悠远;如一弯淙淙的溪流,婉转清脆,轻吟浅唱;又像一道故乡的原风景,没有铅华雕饰,清新自然。 独立在船头,一曲横笛在暮色中飞扬,悠扬的笛声逗弄天上的红云,错落的笛音舞起两岸的芦苇。 孤独的夜晚,是谁的笛声拨弄风弦,宛若彼岸的花香跳着优雅的舞步,一起一伏,或抑或扬,由远至近轻轻飘过耳际,漫溢心间。 忽传来一阵优美笛声,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梦境,让人陶醉,仿佛霎时间鲜花开遍我整个心田,让人兴奋。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聆听,让人沉迷。 3.赞美笛子的诗句《塞上听吹笛》作者是唐朝文学家高适。 其全文古诗如下: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翻译】 冰雪融尽,入侵的胡兵已经悄然返还。月光皎洁,悠扬的笛声回荡在戍楼间。 试问饱含离情的《梅花曲》飘向何处?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朝文学家李白所著。 其全文古诗如下: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翻译】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全文古诗如下: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翻译】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 《从军行》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 其古诗全文如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译文】 烽火城西面的楼高有百尺,黄昏时我独自坐在那里,沐浴着青海湖来的秋风。羌笛吹奏《关山月》的乐曲被秋风从远处带来,无论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凉州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之涣。其古诗全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牧童》作者是唐朝文学家吕岩。 其古诗全文如下: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译文】 绿草如茵,广阔的原野,一望无垠。笛声在晚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悠扬悦耳。 牧童放牧归来,在黄昏饱饭后。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梦中作》作者为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古诗词全文如下: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译文】 在古典诗歌中,写梦或梦中作诗为数不少。 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说陆游的集子里,记梦诗多至九十九首。这类作品有的是写梦,有的则是借梦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感情。 此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对仗工巧,天衣无缝,前后两联字字相对。这是受了杜甫《绝句》诗的影响。 《登快阁》作者是宋朝文学家黄庭坚。其古诗全文如下: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译文】 我并非大器,只会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着傍晚雨后初晴,登上快阁来放松一下心情。 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的兴致了,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羁绊、为官蹭蹬,还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乡去,在那里与白鸥做伴逍遥自在岂不是更好的归宿。 《江上》作者是宋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江上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翻译】 江面上吹过一阵秋风,江岸上的落花在夕照中纷纷飘落。 离别之情让远去的笛声吹送,并随秋风吹到乱山的东面。 《观胡人吹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 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 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 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译文】 胡人吹奏着玉笛,大都是秦地的音声。十月吴山的清晓,一曲《梅花》落到敬亭。 愁苦中听到《出塞》的乐曲,泪水顿流,沾湿了我的帽缨。回头遥望那通往长安的大道,可叹我空怀着眷恋君主的衷情。 《黄鹤楼闻笛》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 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本诗写游黄鹤楼听笛,抒发了诗人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 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所以诗人引贾谊为同调。 《梦江南》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皇甫松。其古诗全文如下: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译文】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正所。 4.求描写笛子或笛音的古诗词1. 常居物外度清时, 牛上横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绿, 此情不与白云知。 2. 数萼初含雪, 孤清画本难。 有香终是别, 虽瘦亦胜寒。 横笛和愁听, 斜枝倚病看。 朔风如解意, 容易莫吹残。 3. 牛得自由骑, 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而, 无是亦无非。 4. 笛咽离亭断客魂, 峭帆东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风涛险, 坐看江山不出门。 5. 江店酒初熟, 亭皋鹤未还。 谁家一声笛, 吹梦落空山。 6. 和风和雨点苔纹, 漠漠残香静里闻。 林下积来全似雪, 岭头飞去半为云。 不须横管吹江郭, 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 霜禽粉蝶任纷纷。 7. 茅屋千峰里, 人居图画中。 石苔鹦鹉绿, 山果杜鹃红。 弄影花筛月, 飞香幔过风。 倚栏无个事, 吹笛供山翁。 8. 数家烟树里, 竹湛最佳名。 茅屋经秋补, 山田隔岁耕。 残阳归牧笛, 零露咽虫声。 更遇村翁说, 平生未入城。 9. 偶为看山出, 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白水, 渔火逗烟青。 寒屿融残雪, 春潭浴乱星。 何人吹铁笛, 清响破空冥。 10. 弱不禁风素自怜, 黄昏细雨断疏烟。 楼头指冷谁吹笛, 塞上身单欲寄绵。 一任啼鸟翻子夜, 直须飞雪送残年。 攀枝信坠英雄泪, 残阳萧条灞水边。 11. 山房无一事, 西日送残曛。 饭去胡麻煮, 香将柏子焚。 草坡闻牧笛, 松圬响樵斤。 怪底总昏黑, 檐前一片云。 12 春夜洛城闻笛 (唐)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3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赞美笛子的诗句有哪些1. 《与史中郎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 《春夜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3. 《吹笛》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吴江楚泽闲游遍,未豁平生万里心。 醉里独携苍玉笋,岳阳楼上作龙吟。 4. 《月下笛·万里孤云》 年代: 宋 作者: 张炎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 张绪。归何暮。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5. 《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6. 《闻笛》 年代: 宋 作者: 董嗣杲 凄凄吹笛裂寒云,羁客难禁醒坐闻。 声逐逝波流不断,月明吹老戌回军。 6.古人关于思家的诗句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多病所须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南陵别儿童入京 (唐) 李白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嫁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咏史 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