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舒适环境的诗句

1.有关身处环境舒适的诗句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家是王维《杂诗》中“来日绮床前,寒梅著花未”的那朵寒梅.

家是李白《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那轮明月.

家是马致远《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九曲回肠

家是崔颢《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缕缕愁思.

家是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那撩人的夜曲.

家是张继《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夜半歌声.

家是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似箭归心.

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描述环境优雅舒适的词

描述环境优雅舒适的词

优雅、清香四溢、清香怡人、温馨、舒心、惬意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静谧舒适----安静、宁静,舒服适合,与喧闹的外部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幽雅宁静----清幽、幽静、雅致、安静,指环境好,没什么吵闹的声音.

安静,宁静,形容环境或场面幽雅而舒适的四字词语

曲径通幽----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静谧舒适----安静、宁静,舒服适合,与喧闹的外部世界形成鲜明对比

幽雅宁静----清幽、幽静、雅致、安静,指环境好,没什么吵闹的声音.

什么词形容舒适惬意

【安安逸逸】:安闲舒适,自由自在。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昂然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指大模大样,满不在乎的样子。

【髀里肉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称心快意】: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荡心悦目】:荡心:心情纵荡,欢快;悦目:看着舒畅。形容美好的事物给人的舒适感受。

【酣然入梦】: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濠上之乐】:指悠闲舒适的情趣。

【惠风和畅】:惠:柔和;和:温和;畅:舒畅。柔和的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

【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不戴帽子,席地而坐。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快意当前】:快意:爽快舒适。指痛快一时。

【匡床蒻席】:匡:方正;蒻:嫩的香蒲。标准的床,柔软的席子。形容床铺非常舒适。

【两部蛙鸣】: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特指蛙鸣。也用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列鼎重裀】:鼎裀:垫子,褥子。指吃得很好,睡得十分舒适。形容高官贵族的豪华生活。。也泛指达官显宦。

【宁体便人】:使人身心安宁,舒适。

【沁人心肺】: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沁人心腑】: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沁人心脾】: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入肺腑】:沁:渗入。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入心脾】:指人感到舒适,有清新爽朗的感觉。同“沁人心脾”。

【清闲自在】: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饮食不要求饱,居住不要求安逸舒适。指对生活要求不高。

【舒眉展眼】: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舒舒服服】:身心感到轻松愉快舒适。

【舒舒坦坦】:舒适愉快。

【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醍醐灌顶】: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甜甜蜜蜜】:指人内心感到幸福、愉快、舒适。

【蛙鸣鼓吹】:鼓吹:古时仪仗乐队的器乐合奏。两部器乐合奏。一般指蛙鸣。也用来形容悠闲舒适的天然形成的生活环境。

3.求形容优美环境的诗

古诗?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悄无声是珍惜细细的水流,树阴映水面是它喜欢晴日的温柔。小小的嫩荷刚露出紧裹的叶尖,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他季节确实不同。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在山间幽静的庭院里,入眼都是绿树浓阴,楼台在水池中留下倒影,微风拂过,水晶一样的帘子轻轻晃动,蔷薇的香气也在随之荡漾开来,充盈在庭院的每一个角落。

初夏睡起 (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三衢道中 (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却连日晴和,我乘船到了小溪的尽头又走上山路。绿色的树阴还和来时的路上差不多,此时又在山林中增添了几声黄莺的叫声。

初夏游张园 (戴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小鸭在池塘中或浅或深的水里嬉戏,梅子已经成熟了,天气半晴半阴。在这宜人的天气里,邀约一些朋友,载酒宴游了东园又游西园。风景如画,心情格外舒畅,尽情豪饮,有人已经醉醺醺了。园子里的枇杷果实累累,像金子一样垂挂在树上,正好都摘下来供酒后品尝。

客中初夏 (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初夏四月,天气清明和暖,下过一场雨天刚放晴,雨后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对门的南山变得更加明净了。眼前没有随风飘扬的柳絮,只有向日葵朝着太阳开放。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大意】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正在栖息的鸟鹊,它们离开枝头飞走了。在清风吹拂的深夜,蝉儿叫个不停。稻花香里,一片蛙声,好像是在诉说好年成。不一会,乌云遮住 了月亮。只有远方的天边还有七八颗星星在闪烁,山 前竟然落下几点雨。行人着慌了:那土地庙树丛旁边过去明明有个茅店可以避雨,现在怎么不见了?他从小桥过溪,拐了个弯,茅店就出现在他的眼前。

4.描写生活安逸的诗句

王维《辛夷坞》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王维《山居秋瞑》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王建《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张籍《野老歌》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聂夷中《伤田家》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偏照逃亡屋。

韦应物《观田家》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杜荀鹤《山中寡妇》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尽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鸲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春中田园》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杜甫《岁晏行》

岁云暮矣多北风,潇湘洞庭白雪中。渔父天寒网罟冻,莫徭射雁鸣桑弓。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往日用钱捉私铸,今许铅锡和青铜。刻泥为之最易得,好恶不合长相蒙。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

温庭筠《烧歌》

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微红夕如灭,短焰复相连。差差向岩石,冉冉凌青壁。低随回风尽,远照檐茅赤。邻翁能楚言,倚插欲潸然。自言楚越俗,烧畲为早田。豆苗虫促促,篱上花当屋。废栈豕归栏,广场鸡啄粟。新年春雨晴,处处赛神声。持钱就人卜,敲瓦隔林鸣。卜得山上卦,归来桑枣下。吹火向白茅,腰镰映赪蔗。风驱槲叶烟,槲树连平山。迸星拂霞外,飞烬落阶前。仰面呻复嚏,鸦娘咒丰岁。谁知苍翠容,尽作官家税。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一)》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二)》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睡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晏殊----北宋著名宰相,著名词人,词集名“珠玉词”

5.形容在安逸环境里生活多了不好的古诗词

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告子下》

3.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5.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6.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黄蘖禅师 《上堂开示颂 》

7. 美人凋空谷,英雄老泉林,不堕青云志,长怀未满心。

6.描写环保的诗词

我国的古诗是文化瑰宝,其中不乏环保教育的资源。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熔铸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诗篇。过去我们教学古诗,只重视常规的诵读、欣赏与应用,但当今,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古诗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责任感。

在古诗教学中,怎样渗透环保教育呢?一、感受古诗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培养环保意识。我国古典哲学中有一个根本观念叫“天人合一”。

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强调人是在大自然中孕育的,人与自然有生命的共感,所以在人类的情感中既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热爱,又有一种对人文艺术的亲和感。

这充分反映在古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中。古代田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赋予自然风物,享受自然的美好,诉说自己追求的理想,感悟自然深刻的哲理。

可看看陶渊明。他宁愿贫困潦倒,也要辞官归隐。

在《归园田居》的第三首中,他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劳动归来,虽孑然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幅美好的月夜归耕图,洋溢着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归隐的自豪!又可看看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过故人庄》,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风景: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菊花和谐地打成一片,将淳朴的生活美深深地融入诗作中。这是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还是“淡到看不见诗”的诗?(闻一多《孟浩然》)还可看看王维。

他在《鸟鸣涧》中,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描写了大自然中一刹那间的纷纭动象,静美澄明;他在《山居秋暝》中,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样清新静谧的画面荡涤读者的胸襟,给人以恬淡宁静和无尽的遐思。

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美景使人倍感舒适,使人在大自然创造的美景中领悟到生命的美好。再看看欧阳修。

他在《画眉鸟》中写道:“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诗人对于仕宦之途深感厌恶,因而向往隐居山林的生活,故作此诗,借着画眉鸟的啼声抒发自己胸中的郁闷。鸟原来是自然界的产物,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展现出它的天赋。

鸟类如此,何况是人呢?惟有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下,才能一展抱负。诗中的“锁”,代表诗人内心解不开的结,而金笼就好比荣华富贵,如果能抛开这一切,隐归山林,或许还能找回真正的自我!美好的自然让人忘却了名利得失,平复了世事沧桑带来的孤独抑郁,舒展了思绪。

人已经融入了自然,他们的情与万物产生了共鸣。幽静美好的自然环境,已不仅是生存居住的简单条件,更是保持节操、锤炼品格、提升品位的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自然在这里显示了伟大的征服力。大自然不仅给人类提供了美好的享受,更开启了人类智慧的闸门,丰润了人类的情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顿然醒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的自我激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豁达进取,“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博大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的厚重亲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的故土乡情……无不是环境孕育了诗人的理性情感,启示着人们认识生命的价值,引导人们向善向美。古典诗词,特别是山水田园诗“天人合一”的丰富内容告诉我们: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美;没有了大自然,就没有了启动人类灵动智慧的钥匙;没有了大自然,人类的感情就会缺失。

这些诗的教学,渗透环保教育,可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界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这就从学生的思想意识上获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启示,把环境保护当成一种理念植根于大脑深处,从而时刻要求自己。

二、感悟古诗中“环保信息”的启示,强化环保责任。环境造就了诗人。

土地、水以及相应的森林、草原,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正是古代充足的生存资源,给古代山水田园诗以丰富的养料,瑰丽多彩的诗篇、清新奇崛的诗句才层出不穷。

但现在许多地方,土地沙化了,水被污染了,森林被砍伐了,草原不长草了。资源在耗竭,环境在恶化,我们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我们能否从古诗中获得生存的启示呢?其实古代很多诗人都是环境保护的先知先觉者,他们早就给我们提出了预警。我试着让学生寻找这些预警——古诗中的优美风景,有哪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学生收集的诗句之多连他们自己都感到震惊。

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楼兰古城早已消失在茫茫沙海中;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的美丽草原现在是风吹沙土尘飞扬;“绿江深见底,高浪直翻空”(储光羲《江南曲》)、“野旷天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