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写的宋词最好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别 各自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有 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好与不好都在于自己的判断。 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宝藏,都经历的历史的筛选,我们不能武断的说谁的比较好,谁的比较不好。 我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词的文学常识 不过,我才疏学浅,知道的也不是很完整,这些大部分是我买的书上写的。 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 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 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有 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 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 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2.【求经典唐诗,宋词各5首最好是唐宋八大家写的】唐宋八大家苏轼 ( 宋朝 ) ▪ 苏辙 ( 宋朝 ) ▪ 王安石 ( 宋朝 ) ▪ 曾巩 ( 宋朝 ) ▪ 韩愈 ( 唐朝 ) ▪ 柳宗元 ( 唐朝 ) ▪ 欧阳修 ( 宋朝 ) ▪ 苏洵 ( 宋朝 ) 可是唐诗出名的不一定就是韩愈和柳宗元写的呀经典唐诗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经典宋词: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 轼大江东去,浪掏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昼,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写的最好的宋词确实的,宋词很难说哪个写的最好,只能说比较喜欢什么,就是婉约的也有李清照和柳三变不同,豪放也有苏轼跟辛稼轩的不同。给你推荐首苏轼的洒脱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有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4.宋词里哪十篇最好十大经典宋词 10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此词也许是这十首中最缺乏文采,最朴实无华的。但确是感情最真挚的,千百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此感动得流泪。的确,作者把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成为了千年悼亡词之首,堪称千古绝唱。 9青玉案 元夕(辛弃疾) 此词是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名作,上片都是场景烘托,最后一句才是关键,手法上颇象《破阵子》。此词表面写的是作者寻意中人,写出了她的忧愁,孤独。实际上此人就暗指作者自己,表达了自己孤独,壮志难酬的苦闷心理。全词含而不露,极富哲理,读来令人深思,是不可多得的好词。 8一剪梅(李清照) 此词是宋词婉约派的名作,写的细腻深情,在写作手法上颇为人称道。该词表达了作者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尤其是最后一句,既是对偶句,又浅白易懂,读之琅琅上口,声韵和谐。极尽了相思之苦。历来为人所称道。词中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其趣。将其排到第八应该没有争议。 7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这是辛弃疾豪放词的代表作,全词写的慷慨激昂,最后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 6虞美人(李煜) 这是作者的绝命词,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尤其是最后一句历来为人所称道,恰当运用比喻,极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的国破家忘的愁苦之情,遂成为了千古名句。 5雨霖铃(柳永) 此词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是此词在当代流传并不广泛,应不及同为婉约名作的《鹊桥仙》。 4鹊桥仙(秦观) 其实此词在历史上的地位应低于《雨霖铃》,也许是该词写于《雨霖铃》之后的原因,不如其有开创性。但是该词在历史和当代的耳熟能详程度应远超过《雨霖铃》,全词明白如话,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是千古传诵的爱情词和婉约词,其经典性毋庸置疑。 3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 该词是苏轼的代表作,豪放派的代表作,乃至是宋词的代表作。该词最大的贡献是突破了当时婉约的词风,彻底开启了豪放派,具有巨大的历史意义。全词也写的豪放异常,尤其是首句,已成为了名句中的名句。但是全词并不完美,末尾有消极思想呈现,同为豪放词名作,在思想性上我觉得不如《满江红》。 2满江红(岳飞) 虽然陆游,辛弃疾和陈亮等都写过不少抗战词,但是他们都远不如该词。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这首词写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不屈的精神,它早已成为了伟大民族精神的代名词。其在宋词中的地位我认为至少应进入前3。 1水调歌头 中秋(苏轼) 对这首词我也不想再介绍,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更重要的是这首词的知名度绝对在这10首词中名列第一,人们也许不会背其它词中的句子,但对于这首词中的名句就一点就通,可见其耳熟能详程度高到了什么程度。象这么一首在词采,词境和知名度到那么高的词,名列第一应该实质名归。 参考资料:/ 5.宋词写的最好是谁张炎 1248~?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杭州)人。 张俊六世孙,宋亡,落拓而终。他的词尤以咏物词名重当时,其作词圣“清空”之说,词有《山中白云》及词学专著《词源》传世。 <<--陆游 1125~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著有《放翁词》一卷,《渭南词》二卷。 <<--李煜 (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 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 宋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 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 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追封吴王,葬洛阳邙山。 后主前期词作风格绮丽柔靡,还不脱“花间”习气。国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 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的了。 后主本有集,已失传。现存词四十六首,其中几首前期作品或为他人所作,可以确定者仅三十八首。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人。 宋英宗治平四年进士,绍圣初以校书郎坐修《神宗实录》失实被贬职,后来新党执政,屡遭贬,死与宜州贬所。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 开一代风气,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书法精妙,与苏、米、蔡并称“宋四家”。 词与秦观齐名,艺术成就不如秦观。晚年近苏轼,词风疏宕,深于感慨,豪放秀逸,时有高妙。 有《山谷词》。<<--朱淑真 宋女作家。 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 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 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 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李之仪 (公元1080看前后在世),北宋无棣(今属山东省)人。 考取进士后,做过编修官(编写史书的官)。 <<--冯延巳 (903--960),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 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 <<--陈与义 (1090--1139),别号简斋,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靖康、建炎间,屡召不起。 绍兴三年(1133)以荐补右迪功郎,五年(1135)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 晚落致仕,除鸿胪少卿,秦桧死,依旧致仕。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 有词三卷,名《樵歌》。<<--刘辰翁 (1231--1297),别号须溪,南宋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 进士出身。做过濂溪书辽(当时讲学的地方)院长。 他对专权误国的贾似道不满。后来坚决不肯担任官职。 宋亡后,埋头著书。在南宋遗民里面,他的词反映的爱国思想是比较强烈的。 <<--岳飞 (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贫寒,二十岁应募为“敢战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 绍兴十年(1140)统率岳家军大破金兵于郾城,进军朱仙镇,准备渡河收复中原失地。但朝延执行投降政策,勒令其退兵。 后被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流传下来的作品不多,但都是充满爱国激情的佳作。 有《岳武穆集》,为后人所编。<<--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弁阳老人、华不注山人。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 入元不仕。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 善书画音律,能诗,尤好藏弃校书。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 6.谁写的宋词最好宋词有豪放和婉约两大派别 各自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有 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等。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彦:兰陵王 (柳阴直)、蝶恋花 (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好与不好都在于自己的判断。 这些遗留下来的文化宝藏,都经历的历史的筛选,我们不能武断的说谁的比较好,谁的比较不好。 我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词的文学常识 不过,我才疏学浅,知道的也不是很完整,这些大部分是我买的书上写的。 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 趣,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 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及其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形式特征。 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 有 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62字以 内为小令,以外称“慢词”,都未成定论。词调中除少数小令不分段称为“单 调”外,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 “四叠”。 段的词学术语为“片”或“阕”。“片”即“遍”,指乐曲奏过一 遍。 “阕”原是乐终的意思。一首词的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7.宋代词人中谁写的词最好1·宋代词人写的词比较多,后人的喜爱各不相同,无法判断谁的词最好。只有根据词的风格和文学成就来给出判断: 2·豪放派:辛弃疾和苏轼。婉约派:李清照。 3· 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女作家、宋词婉约派出类拔萃的词人李清照,也发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样充满浩然正气的呐喊!尽管她偏心地将侠肝义胆都给了诗,但她的《乌江》诗句句燃烧着火焰,其对于抗战的态度之坚决,对于投降派的义愤之强烈,决不亚于任何一位爱国的豪放派词人。 怒澜排空的南宋爱国词潮,至辛弃疾而达到了巅峰。他出生在北方的沦陷区,年轻时即组织义军献身抗金复国大业。南归后却始终不得朝廷重用,屡官屡罢,壮岁被投闲置在乡里达二十年之久,北伐宏图蹉跎成空。其将才相略无处发挥,一腔忠愤遂化为词。无论高楼远眺,寒窗夜读抑旅途书壁、归隐题轩;无论移官留别,饯客赠行抑元夕观灯、中秋赏月;无论谴兴写怀,侑觞祝寿抑抚今追昔,谈史论经。。他那横戈跃马,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豪情壮志,那因昏君无能的统治集团压制、排挤、打击,长期郁积而成的一腔不合时宜,时时处处,一触即发!那股浑厚苍茫之气,那支雄奇奔放之笔,不但曲子里缚不住,就连词最起码的句度也无法范围的。如果说,苏轼“以诗为词”都显得过于保守,他干脆解放词体,“以文为词”。从此,散文句法侵入词的领地。苏轼的清新豪健,自成一体,词风豪放,具有强的现实性,想象丰富,豪迈,奔放.辛的风格刚健,与柔软风格有机结合,语汇丰富,姿态各异,不拘一格.缺点用点说理太多,兼有清丽,飘逸,善用比兴,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