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倚栏远望的诗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点绛唇》 李清照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北楼 李商隐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菩萨蛮 温庭筠 雨晴夜台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2.关于倚栏远望的诗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点绛唇》 李清照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北楼李商隐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菩萨蛮 温庭筠 雨晴夜台玲珑日,万枝香袅红丝拂。 闲梦忆金堂,满庭萱草长。 绣帘垂箓簌,眉黛远山绿。 春水渡溪桥,凭栏魂欲消。 元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僧衣。 石榴园下禽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三陷思明三突围,铁衣抛尽衲禅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凭栏杆望落晖。 3.登楼远望的诗句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 楼 作者: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4.描写远望的诗词1、《雨中远望惠山二首》 宋·杨万里 准拟归时到未迟,归时不到悔来时。惠山不识空归去,枉与常州作住持。 2、《草亭远望》 宋·郑刚中 酴醿试玉在新条,风肃朝阳宿雾消。侵晓不知花有露,清寒惟觉梦无聊。 3、《蝶恋花·闲上西楼供远望》 宋·赵长卿 闲上西楼供远望。一曲新声,巧媚谁家唱。独倚危栏听半饷。长江快泻澄。 4、《念奴娇·凭高远望》 宋·王澜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 5、《远望》 唐·元稹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仲宣无限思乡泪,漳水东流碧玉波。 6、《海边远望》 唐·施肩吾 扶桑枝边红皎皎,天鸡一声四溟晓。偶看仙女上青天,鸾鹤无多采云少。 7、《寒食野望(一作远望)》 唐·李郢 旧坟新陇哭多时,流世都堪几度悲。乌鸟乱啼人未远,野风吹散白棠梨。 8、《南陂远望》 唐·储嗣宗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 9、《远望》 唐·崔涂 长为乡思侵,望极即沾襟。不是前山色,能伤愁客心。平芜连海尽,独树。 10、《琵琶湖远望》 现代·老舍 琵琶湖映比良山,银色峰头碧玉湾。莫怨樱迟红未绽,双鸠软语破春寒。 11、《远望》 宋·晁公溯 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我居巴峡内,所向苦奔峭。清晨望西南,忽尽。 12、《远望》 宋·陈普 浮云尽扫暖微霄,去鹭归鸿入望遥。积雨才收平野阔,夕阳未卷大江豪。 13、《九日溪楼远望》 宋·华岳 西风寥落做重阳,人在东南水一方。地僻阻它鸿雁信,天寒撩我菊萸觞。 14、《雨中远望》 宋·宋伯仁 山匝浓云水匝天,秋容黯淡荻花边。潇湘八景谁收去,留下波心小钓船。 15、《渔村远望因思槐迳弟同游之乐》 宋·薛嵎 满山残雪满溪云,唯有沙鸥独见亲。往事不堪频入梦,吟篇无数更愁人。 16、《蟠雪夜登浦金楼远望西山忆仲灵洒然有迈世之》 宋·杨蟠 家占西湖岛上云,雪光月色更侵魂。兴来烂漫心空老,诗罢苍茫眼正昏。 17、《和九日溪楼远望》 宋·赵希逢 明时月与日俱阳,君子如何谪远方。青眼相看惟旧菊,白衣不至谩空觞。 18、《绣林阻风远望》 明·袁中道 雨中新柳净江头,燕子穿花立钓舟。东去湖湘多大泽,春来天地少安流。 19、《秋阴远望》 明·张羽 重阴生夕霏,阴霭纷如雾。乍睹余霞景,已失前山处。氛氲迷去鸟,杳眇。 5.古人登楼远眺的诗1、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朝代】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登鹳雀楼》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三首够了吗? 6.关于楼阁的诗词览亭台楼阁阅千古诗文———楼阁诗赋遥想亭台楼阁,或耸立于青山之上,依附于江河之畔,或点缀于园林之中,生落于繁华之地,似一种装饰依一分山水,亮一道风景,星移斗转它们又成为历史遗迩,文化名胜,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逸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远望,追右探胜,有所惑,遂凝化为诗文„„爱晚亭青砖青瓦,石基飞檐,古色古香。四角微微翘起,似大鹏展翅,即将凌空凹曲的屋面,避免了造型的冷峻,优美的镶嵌在大自然的山水中,仿佛自己成了天地的一部分,寄于了人对自然的无限留恋,停车漫步,枫叶红满天,二月花开,寄情与爱晚,一语中的,品味这飞不起的“翼然”。 八镜台气势磅礴,光彩夺目,登台远眺可“南望五岭,东关七闽”蓝群山之参差,俯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暮雨,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桃源世外!如此赣州城明文遐迩的楼阁文化,红色圆柱,翠绿碧瓦,飞檐层层,四面如一,台形长分,安置“双龙之护栏,又似浪花翻卷。大气复然”!【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黄鹤楼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尊,看洲诸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落红城五月梅花!心远地宽,把酒凭楼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我辞江去,推窗寄概,问仙人黄鹤,何曰归来?天下江山第一楼,的文量书香谁堪比拟?的一句崔颢的一句“苟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让其声名始盛家喻户晓,千百年来,无数文个量客在此登览圣境,凭栏抒怀,并记之于文,咏之于诗,形之于画,是黄鹤楼成为久写不衰的主题。滕王阁帝子长洲,仙人归馆,将军武库,学士词宗,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株连,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仗书生一序寄于东南宾主,莫轻看过路才人——王勃,落一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风月无边,坐落在自然之中的滕王阁,好似永远表示着“我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的荡气回肠。 亭台楼阁,集数千年来诗词文化,聚了世中文人墨客,共赏其建筑之伟岸,意境之深幽。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二):亭台诗词赏析中国传统亭台楼阁的造型多种多样,其审美价值主要并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建筑物欣赏到四周广阔空间中的自然景象而那些著名的亭台楼阁往往融历史文化、轶闻故事、自然景物于一体,众多文人雅士被其吸引。 他们登高望远,追古探胜,心有所感,形成了大量诗文,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寄寓了相思送别,游子怀乡、思妇怀人、壮士悲歌、文士不遇等情感,而且许多名篇对后人产生了强大的精神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相思送别。 陶潜有“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戊申岁六月中遇火》)。李白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劳劳亭》);“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灞陵行送别》)。林景熙有“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溪亭》)。 王实甫《西厢记》里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现代人最为熟悉的当数李叔同的《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等等。 从这些诗词里可以看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亭”,已然成了离别相思的象征。孤亭幽思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菩萨蛮》中写道:“平林漠漠烟如织。 寒山一带伤心碧。螟色入高楼。 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 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北宋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清人廖鸿还为此亭赋诗一首:“天涯沦落孤亭在,本是浮生作是观。观尽凄清西湖月,水光尤为美人寒,壮士悲歌,文士不遇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人孤独于幽州台上,放眼山河,思绪万千。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 这种悲哀常常为封建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兰亭集序》中王羲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胜”,游目骋怀之后感受到“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种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拨响了古今文人墨客的心弦,引起了长久的共鸣。 【关于亭台楼阁的诗句】游子怀乡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杜甫的《登岳阳楼》,作者在迟暮之年登上了慕名已久的岳阳楼,既看到了“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的自然界宏奇伟丽的气象,又感慨“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落寞,但更为可贵的是作者面对“戎马关山北”,而“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后人南宋词人柳永由于游宦他乡,事业难成,而思乡、惜生,在登临之际对生命意义和反思比谁都多。“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