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秋思的诗句编写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南北朝 萧悫 秋思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白居易 秋思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唐 白居易 秋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唐 鲍溶 秋思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唐 杜牧 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唐 黄滔 秋思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唐 李白 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唐 李白 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等等.。 2.描写秋思的诗句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南北朝 萧悫 秋思 清波收潦日, 华林鸣籁初。 芙蓉露下落, 杨柳月中疏。 燕帏缃绮被, 赵带流黄裾。 相思阻音息, 结梦感离居。 白居易 秋思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余雨晴,萧条早寒至。 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唐 白居易 秋思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雁思来天北,砧愁满水南。 萧条秋气味,未老已深谙。 唐 鲍溶 秋思 楚客秋更悲,皇皇无声地。时无无事人,我命与身异。 良时如飞鸟,回掌成故事。蹉跎秋定还,凝冽坚冰至。 人生不期老,华发谁能避。感此惜壮年,壮年少为贵。 我生虽努力,荣途难自致。徒为击角歌,且惭雕剑字。 吾师罕言命,感激潜伤思。 唐 杜牧 秋思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 唐 黄滔 秋思 碧嶂猿啼夜,新秋雨霁天。 谁人爱明月,露坐洞庭船。 唐 李白 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唐 李白 秋思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秋 思 (唐)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如果认真读就会发现这些古诗多被赋予悲情,这是古代秋思题材的普遍意义上的共同特点,当然,也有一些例外的,比如刘禹锡 秋词二首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3.有关秋思的诗词《秋思》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的乡愁诗。这首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 【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年代:唐《秋思》 作者:李白 作品:秋思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4.描写秋思的文章秋 思张 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译诗: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催我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鉴赏: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张籍这首《 秋思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第一句说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平叙事,不事渲染 ,却有含蕴 .秋风是无形的,可闻、可触、可感,而仿佛不可见.但正如春风可以染绿大地,带来无边春色一样,秋风所包含的肃杀之气,也可使木叶黄落 ,百卉凋零 ,给自然界和人间带来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态.它无形可见,却处处可见.羁留异乡的游子,见到这一派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羁泊异乡的孤孑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于含蕴的见字,所给予读者的暗示和联想,是异常丰富的.第二句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 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张籍祖籍吴郡 ,此时客居洛阳,情况与当年的张翰相仿佛,当他见秋风而起乡思的时候,也许曾经联想到张翰的这段故事.但由于种种没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张翰的命驾而归,只好修一封家书来寄托思家怀乡的感情.这就使本来已经很深切强烈的乡思中又平添了欲归不得的惆怅 ,思绪变得愈加复杂多端了.欲作家书意万重,这欲字颇可玩味.它所表达的正是诗人铺纸伸笔之际的意念和情态: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而一时间竟不知从何处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本来显得比较抽象的意万重,由于有了这欲作家书而迟迟无法下笔的神情意态描写,反而变得鲜明可触、易于想象了.三、四两句 ,撇开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剪取家书即将发出时的一个细节——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既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无暇细加考虑 ,深厚丰富的情意和难以表达的矛盾 ,加以时间匆匆,竟使这封包含着千言万语的信近乎书被催成墨未浓(李商隐《无题四首》)了.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的行人将要上路的时候,却又突然想起刚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写了什么重要的内容 ,于是又匆匆拆开信封 .复恐二字 ,刻画心理入微 .这 临发又开封 的细节,与其说是为了添写几句匆匆未说尽的内容,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这种毫无定准的恐,竟然促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开封的决定,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当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临发又开封的现象都具有典型性 ,都值得写讲诗里 .只有当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状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方才显出它的典型意义.这首诗,在见秋风、意万重,而又 复恐匆匆说不尽 的情况下来写临发又开封的细节,本身就包含着对生活素材的提炼和典型化 ,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摹写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此评深得张籍优秀作品创作要旨和甘苦三昧.这首极本色、极平淡,象生活本身一样自然的诗,其实印证了王安石精到的评论.。 5.描写秋天的诗句——《秋思》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其他描写秋天的诗句还有: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