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叶舟有一首诗:午夜入城的羊群,迎着刀子,走向肉铺一、“午夜入城的羊群/迎着刀子/走向肉铺。 来兰州之前,我反复念着这凌厉的诗句,想象着这个西北城市的模样。 这是一个叫叶舟的兰州诗人写的。 在兰州,一晚上可以赶四五个酒场,马不停蹄,激情四溢。他常常不知疲倦地从一个酒桌直接奔赴下一个酒桌。 然后,或者去KTV或者去酒吧,大口喝酒,大声唱歌. 这也是很多兰州男人夜晚最常见的状态。这是一座浸泡在酒精里的城市。 “娱乐基本靠酒”,兰州人自夸一年喝倒一个酒牌子。兰州人喜欢“闯关”,一人包打天下,6局定输赢。 还记得第一次去甘南路喝酒的时候,觉得这个城市的酒吧档次好低,没有成都人民南路的繁华,西安德福巷的烟雨,有的只是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羊肉面片子,大蒜,烤肉,你会觉得这是在酒吧吗? 到了夏天,城里就会冒出大大小小的啤酒摊。 最著名的是黄河啤酒广场,兰州人管它叫“万人坑”。上千张塑料桌子挤在沙石地上,划拳行令之声不绝于耳,跌跌撞撞的醉汉来来往往。 不管是酒泉路夜市的还是甘南路还是麦积山路,晚上出门各个摇摇晃晃。划得是大拳小拳,还有十五十五二十各种拳。 color,后宫还有新开的Cc不管你是跳舞吧还是慢摇吧各个喝的是啤酒,不像成都和西安娇柔造作的要喝洋酒。在这里只有大口大口的黄河。 整座城市似乎都透着一股醉意。来自兰州的乐评人颜竣说:“酗酒是多数兰州男性市民的日常生活,因为酒精制造幻觉,酒桌就是江湖和舞台,拼酒有如比剑,握手就是结拜。 在兰州吃烤羊的时候,一丝的惊诧,兰州还有这么野性的吃法,手上提着刀,直接往下割,然后就是大口大口的吃肉,再然后,世纪金辉,汉武御等各种白酒就来了,然后,你就不知道啤酒长成什么样。忽然想起曾经在甘肃众业达工作过的一个同事,他说来兰州三个月,比之前三十年喝的酒都要多。 第一次见到一顿饭可以喝掉十几瓶红酒,这里红酒高脚杯的喝法是倒一满杯,然后,干干干。慢慢的细品红酒,在这里没有市场,管你多贵,管你澳洲的还是法国的,在这里的喝法都是一口闷。 这是一个有些江湖气的城市。叶舟被这个城市很多写诗的人称为“大哥”。 “写诗这回事儿,就像混黑社会,也得有个大哥罩着你。和黑社会一样,要写诗,你就得玩命打几个码头下来,就是得找几家发东西的杂志,这才像个混的样子。” 如今远遁江南的兰州作家张海龙就是他的小弟。 宿醉之后的清醒是从一碗牛肉面开始的。 每天清晨,上百万的兰州人都奔着这一碗面而去。他们可能是学生、民工、小贩,也可能是白领、大学教授、领导干部。 他们不约而同地坐在油乎乎的桌子旁,或者蹲在脏兮兮的水泥地上、马路牙子边,捧着一个大瓷碗,将牛肉面像瀑布一样倒入胃中。 在兰州,几步就有一家牛肉面馆,味道各不相同。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店。不过,口碑最好的店都是些只有一两间铺面的小店,面随汤走,每天下午两点左右铁定关门。 兰州人是容易满足的,小富即安。全国各地有数不清的“兰州正宗牛肉拉面馆”。 但标着“正宗”两字的基本都不正宗。这些牛肉拉面馆大都是他们的邻居青海化隆人开的。 “兰州人种树,化隆人乘凉。再穷的兰州人抽的都是黑兰州。 出了黑兰州吉祥兰州飞天兰州,想不出兰州还卖什么烟。 兰州人守着黄河不愿走远。 因为离开了兰州,就不是那味了。叶舟曾在北京吃过上百家牛肉面馆,可惜滋味全无。 前两年他去浙江南浔出差,生猛海鲜吃得他胃口寡淡。朋友特地为他找了家兰州牛肉拉面馆。 他看着招牌,心中一顿狂喜。可是当厨师将汤端出来的时候,他就哭笑不得了——汤里加了虾皮和海带。 兰州人都说,牛肉面出了兰州城就不行了。张海龙寻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脱离了兰州那样一个方言粗粝,饮食刺激,性格急躁的城市,牛肉面的性格也就软化,有时甚至连辣子都不放而以甜腻的辣酱代替,简直就是暴殄天物了”。 作家韩松落在兰州街头曾被人抢去手机。他觉得,这城市的深处有一种野蛮的力量。 在电影《新龙门客栈》里,一身绝技的张曼玉差一点儿被一个屠夫给削成肉片,烤成羊肉串。那个屠夫说的便是一口地道的兰州话。 二、“兰州,每一条街道拐角,都会有人和你玩命;兰州,每一辆公共汽车,都挤满扒手……好些少女操着方言,多半小伙藏着凶器。 叶舟的朋友唐欣曾这样描述在兰州的三年。 在诗人的笔下,暴力有了美学的意味,将世俗的生活变得传奇。这里的诗歌和这里的人一样,都是痛快淋漓的。 他们凭意气用事,靠感情办事,经常会醉倒,也会在精神上撒野。 记得张彤第一次给我说传说中的工林路的时候,说那个地方号称兰州的索马里的时候,我不相信,一个省会城市的市中心,会乱成什么样子,去老蔡那送完货以后,我觉得这条路,不是索马里,是巴格达,与巴格达唯一区别就是马路上没有美国大兵,只有羊圈,和着着火的垃圾。 兰州的姑娘更是野性十足,对于兰州姑娘来说,抽烟,喝酒,划拳,必须是一个都不能少。 兰州的姑娘喝酒,大小拳,什么不会玩,什么玩的不好,三中全会,白的啤的红的掺着喝,白酒两斤半啤酒,随便整。 左手纹神是龙虎豹,右手就是阿童木。 如这个城市的形状一样,这。 2.描写兰州的古诗词《夸兰州》 (西北快板,兰州方言) 作者表演:张保和 走上台我把兰州夸 美丽的兰州就像一朵花呀 (童声齐颂:就像一朵花呀 就像一朵花呀 就像一朵花呀) 兰州城叫金城 中国历史上就有名 你也抢他也争 为了金城还动过刀兵 (为了金城还动过刀兵) 悠久的历史人称颂 美丽的风景是更出众 黄河水哗啦啦地流 (哗啦啦地流 哗啦啦地流) 水中的鱼儿尽情地游 (尽情地游 尽情地游) 古老的水车吱呀呀地转 两岸的风光实在是好看 (实在好看) 炳灵寺的雕塑谁不称赞 兴隆山的游人是常年不断 五泉山的泉水响叮咚 (响叮咚) 白塔山的白塔入云中 (入云中) 刘家峡的电机轰隆隆隆隆 (轰隆隆隆隆) 雁滩的果子是脆个生生 (脆个生生 脆个生生 脆个生生) 说起这瓜果我心里头zou 那个同志说这个zou是个啥意思 (啥意思) 这个意思就是我很自豪 兰州的土话那就叫个zou (对 对 说我zou我就zou zou的我一个劲的把头摇) 注:zou 两个“男”字中间一个“云”字,是按兰州方言拼写的。 3.关于“兰州”的诗词有哪些关于“兰州”的诗词有 1.《四月初二日游兰州小西湖》 年代: 现代 作者: 洪传经 四月槐枝始吐芽,春光竟不到龙沙。 一泓真觉西湖小,怕见山中洞里家。 2.《关山曲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金甲耀兜鍪,黄云拂紫骝。 叛羌旗下戳,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月,关河碛气秋。 箭疮殊未合,更遣击兰州。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 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 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3.《相和歌辞·关山曲》 年代: 唐 作者: 马戴 金锁耀兜鍪,黄云拂紫骝。叛羌旗下戮,陷壁夜中收。 霜霰戎衣故,关河碛气秋。箭创殊未合,更遣击兰州。 火发龙山北,中宵易左贤。勒兵临汉水,惊雁散胡天。 木落防河急,军孤受敌偏。犹闻汉皇怒,按剑待开边。 4.《送刘子极归饷兰州》 年代: 明 作者: 汤显祖 刘生西笑出兰州,饷道封轺即昼游。 雁势连云侵岳影,蝉声隔树见河流。 龙门泛雪谁邀赏,骑省吟秋我独留。 生长羌中惯横笛,落梅疏柳讵关愁。 5.《兰州》 年代: 明 作者: 王祎 洮云陇草都行尽,路到兰州是极边。 谁信西行从此始,一重天外一重天。 4.描写兰州的诗词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紫骝马》-卢照邻 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谭嗣同《和景秋坪侍郎甘肃总督署拂云楼诗》 “金城置郡几星霜,汉代穷兵拓战场。 岂料一时雄武略,遂令千载重边防。” 清代兰州人江得符的《我忆兰州好》: 我忆兰州好,熏风入夏时。 踏花寻竹坞,醉日泛莲池。 泉石多清趣,园林尽古姿。 晚来水车下,凉意沁诗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