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古诗词中的生物知识

1.蕴含生物知识的古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的是生物与海拔的关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昆虫变态发育。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发光。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物趋光性。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生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物质的循环。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植物的光周期。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植物的繁殖。

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种子的传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的种间竞争。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园中一朵奇葩,她以其绚丽的色彩,迷人的风姿,醉人的芬芳,一直为炎黄子孙所瞩目,那大家是不是知道呢?诗词中还有许多描述生物学现象的句子。我们小组通过收集整理找到了这些,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欣赏吧。“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是描述柳树阿娜多姿的,听到这样的诗句,在校园及城市绿化中,侈能不选柳树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描写秋叶的,大家都知道,叶子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叶绿素,但叶子中不只有叶绿素,还有一些其他的色素,就拿枫叶来说吧,秋天时叶绿素分解,叶子中的花青素呈现出来,所以叶子就变成了红色。同学们都知道白居易的那首《忆江南》吧,“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多么美啊。可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色彩是怎么形成的吗?让我来说吧,前半句大家好理解,后半句就是咱们的生物学现象了,那是由于大量藻类繁殖,而使江水呈现的颜色,总之,通过我们的调查,诗词中有好多都是描述生物学现象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中描述了这样的情景,山下的桃花都已经开败了,可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说明开花要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其实还有描述这种生物学现象的诗句。例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燕草如碧丝,春风吹又生”。我们还找到了这样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说落叶落下后,溶入土中,被土中的细菌分解成无机物,被植物体重新吸收,为植物体提供营养。我们小组最大的感受是,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生物学现象,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物的美丽。

“鹅,鹅,鹅,由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大家是不是看到了白鹅在水中游动的美景。这是骆宾王六岁时写的诗句。大家都知道,那你们知道吗?它其实属于鸟的一种,大雁是它的祖先。大家对李白的《下江陵》也不陌生吧,“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那谁知道为什么猿猴叫个不停呢?其实很简单,那是它们寻求配偶的信号,是动物的语言。其实还有描写动物行为的诗句,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这里我们小组更喜欢那们老渔翁,他不畏严寒的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诗人把人-鸟-风雨-花巧妙联系起来,让我们不难想象这样一个生态环境: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气候宜人。让我们体会到了生物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之美。其实这样的诗句实在太多了。“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为我们勾画出一派乡村田园风光之景色。但是现在这样的景象我们却很难见到和听到。因为我们的生态环境日益被破坏。这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啊。所以在这里我们倡议,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把我们的环境治理得更好,更美。

2.蕴含生物知识的古诗词

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及物质的循环)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草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3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植物的向光性)

4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青蛙冬眠过后鸣叫与交配、繁殖)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植物开花受温度和光照影响)

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山上温度较低,是影响桃花迟开的主要生态因子)

7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温度对叶绿体色素及花青素的影响)

8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王禹偁《村行》(棠梨落叶的颜色;荞麦秋天开花)

9 藤花紫蒙茸,藤叶青扶疏。谁谓好颜色,尔为害有余。下如蛇盘曲。上若绳萦纡。可怜中心树,束缚成枯枝。——白居易《紫藤》(藤本植物的附生现象)

10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食物链、天敌、保护青蛙对农作物丰收的作用)

11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苏麟《献范仲淹诗》(温度和光照对植物发育的影响)

12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农作物与杂草的种间竞争)

13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动物的保护色)

14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应激性,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15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雁思归雁南翔,年君客游思断肠。——曹丕《燕歌行》(生物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草木落叶,候鸟迁徙)

1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诗》(生物的繁殖现象)

17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张籍《田家行》(野蚕的发育过程,变态发育)

18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觅食、交配、产卵和蜻蜓点水产卵,一触即飞)

19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早春气候还冷,黄莺为向阳的树枝而相互争斗,实际上是繁殖中的一种占区行为;燕子用喙衔泥草,并混以唾液在屋檐下的筑巢行为)

20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江南春绝句》(同种动物因觅食、防御、繁殖等原因而生活在一起的群聚现象)

3.古诗词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彰显出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请将下

(1)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讲的是③苔藓植物,其特征是⑦有叶、茎,无根;(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讲的是④藻类植物,其特征是⑨无根、茎、叶的分化;(3)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讲的是①蕨类植物,其特征是⑥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分化出了输导组织;(4)春色苍茫看劲松,乱飞云渡仍从容,讲的是②裸子植物,其特征是⑧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讲的是⑤被子植物,其特征是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故答案为:(1)③⑦;(2)④⑨;(3)①⑥;(4)②⑧;(5)⑤⑩.。

4.许多古诗文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下表中的古诗文与所蕴含生物科

①凡是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特性.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细菌和真菌,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影响柳树长出新叶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④“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黄蝶与菜花颜色相近都是黄色的,不易被人或其他动物发现,是一种保护色,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

故表中的古诗文与所蕴含生物科学知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②③.

故选:B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