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典诗词或文言文的解释要求:一、MP3或视频的;二、读完诗词或《道德经》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很喜欢的一段话。 2.关于CCTV2开学第一课视频的观后感《开学第一课》作为一节中小学的必修课,无疑具有警世作用。 “知识守护生命”开学第一课对中小学而言,开宗明义地诠释了珍惜生命的意义所在。安全教育当前的确是每个学校的大事,但现在学生安全教育以学校老师灌输式为主,学生对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极差。 要提高学生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就要多开展宣传活动,尤其要开展校外宣传,但现在学校开展校外宣传严重不足,无疑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也是目前学生安全教育的一个“瓶颈”。 这次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上好《开学第一课》,将学生的安全教育放大到整个社会,较好地弥补了校内宣传安全教育的不足之处。 学生的安全教育问题,其实并不单纯是一个学校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 学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全社会来共同完成,缺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学生的安全问题都会存在隐患。 任何一个学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发生,宣传教育的缺失都难逃其责。 《开学第一课》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不仅要立足于学校,更要时刻处处警钟长鸣。 生命本身既不是祸,也不是福,而是盛载祸福的大容器,就看你将它变成什么。 我期待,《开学第一课》能成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催化剂”,成为安全教育的常态,迅速扭转只注重校内安全而罔顾校外安全的错误观念,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倍地珍爱自己宝贵的生命。 3.我记得有个讲堂视频,是讲中国古诗词的,一位女大学教授第一讲是1473年2月19日,哥白尼生于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托伦,18岁时考入克拉科夫大学。 1495~1496年,他在德国几所大学游学。1497~1503年,他赴意大利留学,先进入博洛尼亚大学,同时努力学习希腊文,攻读天文学。 1497年3月9日,哥白尼在博洛尼亚观测月亮掩金牛座α星(毕宿五),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一次观测记录。他在1500年1月9日和3月4日还观测了土星合月,并在罗马讲学期间观测过1500年11月6日的月食。 1512年,哥白尼定居在弗龙堡,弗龙堡城墙中的平台成为哥白尼的天文观测台,他自制了三分仪、三角仪、等高仪等器具。这座遗址被称为“哥白尼塔”,一直保留到今天。 哥白尼的毕生成果是其巨著《天体运行论》,全书分为6卷。在第1卷里,哥白尼讲述了地球的运动和宇宙的构造,驳斥了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论。 在后5卷里,他用精密的观察记录和严格的数学论证,阐明第1卷的主张。 哥白尼说:太阳屹立在宇宙的中心,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行。 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再次是地球。月亮绕着地球运行,是地球的卫星。 比地球离太阳远的行星,依次是火星、木星和土星。行星离太阳越远,运行的轨道就越大,周期就越长。 在行星的轨道外面,是布满恒星的恒星天。哥白尼错误地把太阳说成是宇宙的中心,他的宇宙模式是建立在肉眼观测基础上的太阳系构造图。 哥白尼的著作长期不能得到出版,后来由他的朋友们偷偷在德国纽伦堡排印。1543年5月24日,已经双目失明的哥白尼抚摸着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 7月26日,哥白尼逝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