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阵子》、《满江红》的词谱破阵子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海上蟠桃易熟 人间秋月长圆 惟有擘钗分钿侣 离别常多会面难 此情须问天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蜡烛到明垂泪 熏炉尽日生烟 一点凄凉愁绝意 漫道秦筝有剩弦 何曾为细传 中仄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句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此调始自此词,宋词俱照此填。 前段起句,晏词别首“湖上西风斜日”,湖字、斜字俱平声,又一首“忆得去年今日”,去字仄声;第二句,陆游词“放教昨夜浮名”,放字、昨字俱仄声;第三句,程垓词“簇定熏炉酥酒软”,簇字仄声,熏字平声;第四句,苏轼词“醉里无何即是乡”,醉字仄声,赵善扛词“陌上晴光收翠岚”,收字平声;第五句,晏词别首“歌长粉面红”,歌字平声,粉字仄声;后段起句,晏词别首“巧笑东邻女伴”,东字平声,女字仄声,又“斜日更穿帘幕”,斜字平声;第二句,晏词别首“采桑径里逢迎”,采字仄声,程垓词“歌声轻度红儿”,轻字平声;第三句,晏词别首“疑怪昨宵春梦好”,疑字平声,昨字仄声;第四句,晏词别首“元是今宵斗草赢”,元字平声,赵善扛词“梦绕清江江水南”,下江字平声;第五句,晏词别首“笑从双脸生”,笑字仄声,双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 举例 格律对照例词:【南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中平中仄平(韵)。 沙场秋点兵。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中平中仄平(韵)。 可怜白发生!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 格律使用粗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 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 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1] 满江红词牌格律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 后阕起始两个三字句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具体如下: 上阕: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下阕: (仄)(平)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注:括号表示可平可仄,加粗表示韵脚)。 2.满江红宋词您好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等闲:轻易,随便。 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 天阙: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愤怒得头发冲掉了帽子,挡着栏杆的地方,纷纷的大雨刚刚停下。抬头远望,仰望着天空发出声音,雄壮的报国之心在怀中激荡。三十岁来的所得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路上经过多少风云。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到头发白了,才知道后悔。靖康之变的奇耻大辱,至今也还没有昭雪。大臣和人民的愤恨,何时才能消除啊!我要驾上战车,(像汉朝卫青一样)踏破贺兰山口。在实现雄心壮志的时候饿了就吃敌人的肉充饥,开玩笑的时候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等到向从前一样,收复旧日山河,穿着朝服向朝廷报告胜利的消息。 3.请帮我找到"满江红"词牌的词谱格式以平仄韵律格式《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望采纳 , 谢谢。 4.谁有满江红的词谱满江红,此调唐人名《上江虹》,以后改今名。《词谱》以柳永“暮雨初收”词为正格。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用入声韵者居多,格调沉郁激昂,前人用以发抒怀抱,佳作颇多。 另有平声格,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八句四平韵,后片十句五平韵。本调尚有异名作《念良游》《伤春曲》。 词牌如下: *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 (仄)(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 △ 例作: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①,凭栏处,潇潇②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③,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④,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⑤,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⑥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5.请帮我找到"满江红"词牌的词谱格式以平仄韵律格式《满江红》又名《上江虹》、《念良游》、《伤春曲》。 双调九十三字,前阕四仄韵,后句五仄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后阕三字四字也用对仗,此调例用入声韵脚。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仄)(平)仄,平(仄)仄(韵);(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望采纳 , 谢谢。 6.满江红"词牌的词谱格式以平仄韵律格式是这样吗钦定词谱录此调,云,此调有仄韵平韵两体,仄韵词宋人填者最多,其体不一,今以柳永词为正体,其余各以类。 列乐章集注仙吕调,元高拭词注南吕调,平韵词只有姜词一体,宋元人俱如此填。 满江红 柳永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韵)。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几许渔人横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韵)。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仄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 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韵)。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韵)。 7.满江红的词牌格律1、满江红的词牌格律是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中中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2、例如: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 中仄平平,平中仄、中平中仄。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仄。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中中仄,平仄仄。 桐江好,烟漠漠。 平仄仄,平平仄。 波似染,山如削。 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仄。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平平仄。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扩展资料满江红,词牌名,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 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 姜夔改作平韵,附着于后,则情调俱变。 例:姜夔《满江红(仙姥来时)》平韵格 平仄平平,中仄仄、平仄仄平。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中仄平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向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平中仄,平仄平。 神奇处,君试看。 中中仄,仄平平。 奠淮右,阻江南。 仄仄平平仄,中仄平平。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仄中平、中仄仄平平,平仄平。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8.《满江红》诗词满江红,著名的词牌名之一。 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怒发(髪)冲冠,凭栏(一作“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暮雨初收》柳永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桐江好,烟漠漠。 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满江红·万恨千愁(柳永)万恨千愁,将年少、衷肠牵系。残梦断、酒醒孤馆,夜长无味。 可惜许枕前多少意,到如今两总无终始。独自个、赢得不成眠,成憔悴。 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 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不会得都来些子事,甚恁底死难拼弃。 待到头、终久问伊看,如何是。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苏轼)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满江红·飘尽寒梅(张先)飘尽寒梅,笑粉蝶游蜂未觉。渐迤逦、水明山秀,暖生帘幕。 过雨小桃红未透,舞烟新柳青犹弱。记画桥深处水边亭,曾偷约。 多少恨,今犹昨;愁和闷,都忘却。拼从前烂醉,被花迷著。 晴鸽试铃风力软,雏莺弄舌春寒薄。但只愁、锦绣闹妆时,东风恶。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辛弃疾)笳鼓归来,举鞭问、何如诸葛。人道是、匆匆五月,渡泸深入。 白羽风生貔虎噪,青溪路断猩鼯泣。早红尘、一骑落平冈,捷书急。 三万卷,龙韬客。浑未得,文章力。 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镝。金印明年如斗大,貂蝉却自兜鍪出。 待刻公、勋业到□云浯溪石。满江红·敲碎离愁(辛弃疾)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 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 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 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满江红·送汤朝美自便归金坛(辛弃疾)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春正好、故园桃李,待君花发。 儿女灯前和泪拜,鸡豚社里归时节。看依然、舌在齿牙牢,心如铁。 治国手,封侯骨。腾汗漫,排阊阖。 待十分做了,诗书勋业。常日念君归去好,而今却恨中年别。 笑江头、明月更多情,今宵缺。满江红·拂拭残碑(文征明)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岂不念,封疆蹙;岂不念,徽钦辱,念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满江红· 小住京华(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折磨。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