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赞美大海的现代诗歌舒婷 《 致大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2.求一首关于赞美海的诗歌致大海 (舒婷) 大海的日出 引起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 大海的夕阳 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 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 还由海风日夜 日夜地呢喃 多少行在沙滩上留下的足迹 多少次向天边扬起的风帆 都被海涛秘密 秘密地埋葬 有过咒骂,有过悲伤 有过赞美,有过荣光 大海--变幻的生活 生活--汹涌的海洋 哪儿是儿时挖掘的穴 哪里有初恋并肩的踪影 呵,大海 就算你的波涛 能把记忆涤平 还有些贝壳 撒在山坡上 如夏夜的星 也许漩涡眨着危险的眼 也许暴风张开贪婪的口 呵,生活 固然你已断送 无数纯洁的梦 也还有些勇敢的人 如暴风雨中 疾飞的海燕 傍晚的海岸夜一样冷静 冷夜的山岩死一般严峻 从海岸的山岩 多么寂寞我的影 从黄昏到夜阑 多么骄傲我的心 "自由的元素"呵 任你是佯装的咆哮 任你是虚伪的平静 任你掠走过去的一切 一切的过去-- 这个世界 有沉沦的痛苦 也有苏醒的欢欣 3.歌颂大海的诗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滇海曲 杨慎 海滨龙市趁春畲, 江曲鱼村弄晚霞。 孔雀行穿鹦鹉树, 锦莺飞啄杜鹃花。 南海乱石山作 杜审言 涨海积稽天,群山高嶪地。 相传称乱石,图典失其事。 悬危悉可惊,大小都不类。 乍将云岛极,还与星河次。 上耸忽如飞,下临仍欲坠。 朝暾赩丹紫,夜魄炯青翠。 穹崇雾雨蓄,幽隐灵仙閟。 万寻挂鹤巢,千丈垂猿臂。 昔去景风涉,今来姑洗至。 观此得咏歌,长时想精异。 别陶副使归南海 王昌龄 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新月海亭秋。 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 题海图屏风 元和己丑年作。 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 钩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 屃赑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 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 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 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登天坛夜见海日 李益 朝游碧峰三十六,夜上天坛月边宿。 仙人携我搴玉英, 坛上夜半东方明。仙钟撞撞近海日,海中离离三山出。 霞梯赤城遥可分,霓旌绛节倚彤云。八鸾五凤纷在御, 王母欲上朝元君。 群仙指此为我说,几见尘飞沧海竭。 竦身别我期丹宫,空山处处遗清风。 九州下视杳未旦, 一半浮生皆梦中。始知武皇求不死,去逐瀛洲羡门子。 送从叔赴南海幕 马戴 洞庭秋色起,哀狖更难闻。 身往海边郡,帆悬天际云。 炎州罗翠鸟,瘴岭控蛮军。 信息来非易,堪悲此路分。 送吕郎中牧东海郡 马戴 假道经淮泗,樯鸟集隼旟。 芜城沙菼接,波岛石林疏。 海鹤空庭下,夷人远岸居。 山乡足遗老,伫听荐贤书。 送从叔重赴海南从事 马戴 又从连帅请,还作岭南行。 穷海何时到,孤帆累月程。 乱蝉吟暮色,哀狖落秋声。 晚路潮波起,寒葭雾雨声。 沙埋铜柱没,山簇瘴云平。 念此别离苦,其如宗从情!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①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②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③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④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 孟浩然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③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④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⑤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⑥ 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⑦ 岁暮海上作 孟浩然 仲尼既已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早望海霞边 李白 四明三千里,朝起赤城霞。日出红光散,分辉照雪崖。 一餐咽琼液,五内发金沙。举手何所待,青龙白虎车。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 李白 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莹禅师房观山海图 李白 真僧闭精宇,灭迹含达观。 列嶂图云山,攒峰入霄汉。 丹崖森在目,清昼疑卷幔。 蓬壶来轩窗,瀛海入几案。 烟涛争喷薄,岛屿相凌乱。 征帆飘空中,瀑水洒天半。 峥嵘若可陟,想像徒盈叹。 杳与真心冥,遂谐静者玩。 如登赤城里,揭步沧洲畔。 即事能娱人,从兹得消散。 4.赞美大海的诗歌希望对你有帮助: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 张九龄 2.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唐 钱起 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 4.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唐 岑参 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唐 岑参 6. 蔚蓝的海面雾霭茫茫,孤独的帆儿闪着白光! 下面涌着清澈的碧流,上面洒着金色的阳光…… (俄)莱蒙托夫《帆》 7. 啊大海——你多么慈祥,博爱—— (美)狄金森《蓝海》 8. 水何澹澹,山岛耸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5.歌颂山海的诗歌《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 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6.赞美大海的古诗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作品:观沧海 内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注释: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 “ 夏门” 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 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 《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 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 · 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 行》。 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 “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解(章)。 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 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 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 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 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 弟和乌桓。 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 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 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 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 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 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 不符,不可置信。 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 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 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 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 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 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 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 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以下十 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 像绘画的粗线条。 “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 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 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 它们点缀在平阔 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 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 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 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 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 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 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 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 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平面 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 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 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 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 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 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 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 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 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 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 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 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 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 7.激情大连,歌颂辽宁的诗歌太平洋的风挽着我的手 去追赶你奔跑的身影 沧桑变幻美妙瞬间 我期待同你一样年轻 你的蔚蓝如诗如梦 你的芬芳从春到冬 我用生命对你承诺 黄金海岸耸立我们的成功 太平洋的风挽着我的手 去追赶你奔跑的身影 沧桑变幻美妙瞬间 我期待同你一样年轻 千里万里走不出爱的时空 大连是我心中的永恒 千里万里走不出爱的时空 我是大连灿烂的笑容 太平洋的风挽着我的手 去追赶你奔跑的身影 沧桑变幻美妙瞬间 我期待同你一样年轻 8.谁有赞美营口的诗歌 谢谢营口赋 文/清秋124 十月塞北,携秋共醉。 新月丰盈,营口多情,渤海之滨,漫临胜境。营口地处辽东半岛。 北接海城;东邻岫岩;南望大连;西临渤海;背靠东北腹地。辽河入海,经此而注。 却道营口,沿海城市,开放前行。四区两市(1),二十六个民族,一市两港(2),物富民丰。 中国东北第二大港口,城市殊荣,海岸线长,近海滩涂丰富,历史渊源甚广。 物华天宝,营口傲然而立。 与时俱进,百业充隆;政通人和,祥云馥郁。百年老港,风采更盛;鲅鱼圈新港,气势如虹,深水海港,不淤不冻,四季通航;镁都大石桥(3),物产丰富,瓜果久负盛名,水乡香米,塘池蟹肥鱼欢。 雁恋长空,别意浓情;眷恋之味,绘舞苍穹;时空荏苒,频绘馨景。 百年营口,史迹流传。 何以为营?清朝起源,没沟营韵。三国时其为辽口,两晋称历抹口,明朝称梁房口,清代以没沟营相称。 1866年既清同治五年,改称营口,延续至今。 欣哉营口,雅韵流芳。 有桃源静谧,亦有繁华锦香。聚财宝地,旅游胜乡。 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堪叹,独具特色,自然景观,山海泉林,并河交相辉映,休闲度假,值得一游,佳景去处,忘返欲留。白羽摇风醉,恰恰金秋。 金风玉露,蟠龙引凤,双泉古寺,白沙碧湾。辽南宝地,卧虎藏龙;辽南风土,追溯遗址,系金牛山;西炮台上(4),烽烟旧事;秀才岭前,文章千古;望儿山下(5),深情永远。 美哉营口,镶嵌渤海湾之璀璨明珠。据考证,黄河吾华夏母亲河,辽河则为吾神州之祖母河。 此说引言,古史深研之老者,数年所累而得,有根有据,成为佐证。秋光山色,翠树金风,五谷丰登,心湖葳蕤。 巍然收获之盛景,喜谢天成。雅士文人,国之栋梁,多出于斯。 每每思及,如沐春风。物尽其用,缘定营口。 “凭”水相逢,赖依“山”而逅。一走一行,皆出本意,但依缘字而来,岂不美呼?噫吁兮! 陶情冶性,辽南嘉兴。 邀尔一醉,漫斟漫饮,人杰地灵。王子牌钢琴清音袅袅兮,弹营口妩媚;盼盼防盗门安民乐户兮,守营口平安。 城之兴旺,倚市民之心力;城之富强,赖天时、地利、人和。 雅言传承文明,青史浸润人生。 古今对北方皆有特殊印象,塞北之人并未蛮夷,古之辽、金、契丹等丰史留驻,尤其契丹,让至今许多外国仍依此相称吾中国。豪爽热情、豁达不羁、为朋友古道热肠相助、重情重义、舍生取义、仗义疏财、狂傲不羁。 追溯营口,位列封疆。辽宁延用古之“辽”字,乾坤艮兑,借水以示聪明。 辽南营口系历史悠久古城。名垂青史大辽萧太后,一代女杰,惊天伟地;营口地理位置险要,亦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要隘海口。 营口政绩,治市有方。识国家之大体,谋市民之小康。 发展宏图,涉猎八荒,官民同心,时时相学,岁岁荣光。团结一致,心情和畅。 广招五湖四海志士,天涯衔情,胸怀坦荡。人才济济,地北天南。 或切磋,或求贤。朝夕辛勤,纳物质精神给养。 全市上下,共谋发展良方。 内外兼修筑文明,绿山惠水酝深情。 秉持党之正确坐标,欣迎十七大之历史方略。时代赋予中国庄严使命,更赋予营口,挑战至高境界之激情。 高举发展进步团结奋斗大旗,旗帜指引方向,凝聚力量。营口一笑,审时度势,四位一体,笑谱和谐乐章。 盛哉营口,妩媚不失铿锵,写光辉岁月。良辰美景,笑伴欣颜;素心婉言,风姿灿烂;饮醇一醉,梦也香甜。 一树梨花一溪月,捭阖云洋。秋随风动,海正扬波。 营口胜景,贵在和谐。全市同心,孜孜求索,兼收并蓄,何惧山高水长。 在上运筹帷幄,在下同心携力。 秉情如日月,苍穹鉴营口。 溢彩流芳,辉煌成就;为民惠民,德施高山水长。招商引资,开放发展;地北天南,济济一堂。 团结奋斗创伟业,继往开来写新篇。今日营口,看准灯塔指引,力绘宏图,继往开来。 正若鹰击长空;更似鱼翔浅底。乘十七大盛世强风,举小康社会千秋大义,笑语欢歌,与时俱进。 注释: (1)两市:指的是营口包括大石桥市和盖州两座城市。 (2)一市两港:指的是营口老港和鲅鱼圈新港。 (3)镁都大石桥:大石桥市素以产镁石而著称,亦称镁都。是辽宁省重要铁路交通枢纽。 (4)西炮台:西炮台遗址位于营口市区的西端,辽河入海口处的左岸,是清王朝在东北修筑的一座近代海防军事工程。它始建于1882年,今年5月被**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望儿山:全国有名的母望子归山。旅游圣地,闻名遐迩。 系辽南名山,位于古城熊岳2公里处。山顶有一臧式青砖塔,建于明末清初,远看如一位老妇伫立山头,日夜眺望大海,盼望远行的儿子归来。 望儿山以美丽的母爱传说得名。 七律·晨别营口 文 / 渔家子 ??风来别馆叶婆娑。 雁叫辽河掠水过。 ??坝上红衫回笑靥,池前紫雾暂停车。 ??遥观鹤发东篱钓,又遇学童南陌歌。 ??莫说孤家登路早,且看千舸踏晨波。 ?? ??一九九○年十二月五日写于营口 ??二○○五年九月三日校正于锦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