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手指的诗歌我的手指粗而短,这样的手指 不适合弹钢琴,笨拙的打字 不是握钢笔的读书人 父母说,这样的手指 天生就是穷苦劳动人们的命 一生都得做粗活 于是,我用手指敲门 不敢敲太重,怕惊着主人 同别人握手,我习惯用宽大的手掌 我的手指,从未戴过戒指 也从未沾染过颜色鲜艳的指甲油 它粗而短,总在修剪指甲的时候 我想着穷苦劳动人们的命运 父亲的手指长年握着锄头,起着厚茧 母亲的手指,扎着无数针眼 在冬天,我抱拳,握着搓着 冻伤红肿的手指。父母的手指 像干涸的田地,开着裂痕 不识字的母亲,握着课本 在油灯下,用手指着一个一个汉字 让我辨认,我一个也不敢认错 秉着那根内心伤痛的手指 2.食指的诗当代诗人郭路生的笔名 诗人郭路生: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8 年11月 出生地:河北 民 族: 汉族 一、简介 山东鱼台人。 高中毕业。1967年**运动落幕,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两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 1969年赴山西汾阳杏花村插队务农,1971年应征入伍,历任舟山警备区战士,北京光电研究所研究人员。职业作家。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诗集《相信未来》(1988)、《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1993)、《诗探索金库·食指卷》(1998),诗歌《鱼儿三部曲》(1967)、《海洋三部曲》(1964)、《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人生舞台》、《疯狗》、《热爱生活》、《我的心》、《落叶与大地的对话》、《人生舞台》等。 二、生平 食指在“**”中因救出被围打的教师而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70年进厂当工人,71年参军,73年复员,曾在北京光电技术研究所工作。因在部队中遭受强烈刺激,导致精神分裂,至今仍在精神病院。 他在“**”中开始写诗,《相信未来》曾被江青点名批判。其诗被朋友及插队知青辗转传抄,广泛流行于全国,影响深远。 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创作。 “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命运》)这种哲学悖论般的诗句对北岛影响很大。 我们可以在北岛的《回答》等诗中找到风格类似的句子。 食指早期的诗歌有一种对待生活“不抱幻想,也不绝望”的存在主义的精神。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那首《疯狗》,可以说是汉语]诗歌中绝无仅有的作品。那种对生存本体反思的哲学深度,足以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某些作品相提并论。 三、经典作品 《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热爱生命》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78年 北京 其余作品 《鱼儿三部曲》、《海洋三部曲》、《命运》、《书简》、《烟》、《酒》、《相信未来》、《落叶与大地的对话》、《愿望》、《向青春告别》、《人生舞台》等。 3.食指最著名的诗歌是哪一首《相信未来》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向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撑起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4.求食指的诗歌全文:文摘如下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 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5.关于诗歌朗诵 食指的【相信未来】“美丽”要读出温馨的感觉,第二句就是感情的升华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要稍微停顿一下,相信未来要读出对未来的美好期盼,这个相信未来要大声的读出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坚定要重读,和第一个一样,慢慢的读出来)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露水和情怀都要慢慢的读出来)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公正的评定 是的,“失望”千万别重读,如果一直很激昂的读一首诗,是情绪激昂的起点) 那无数次的探索,这句话就是转折点、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而且是本句话的重音:相信未来(曙光,固执的要重读,肯定都是激昂的情绪) 食指的这首诗整体感觉是激昂的铿锵有力的,苦痛的,要大点声读)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迷途,有一种踏实厚重的感觉)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像这种上一段和下一段是对仗的两句话,这个相信未来要铿锵有力一点,自己累,观众听得也累,用美丽的雪花写下。)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温暖都要读出美丽温馨的感觉、热爱生命 (最后这些不用说了,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当”还是要停顿一下、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前面都有一种无奈的悲哀的情绪在里面,这个“相信未来”不用重读:相信未来(我依然放在一起读,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但是要注意有些地方的悲凉情绪的酝酿,对未来充满信念的、失败的苦痛 (这句话的感情基调是悲情的,贫困的悲哀是重音而且绝对凄凉的感情)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但是不用太大声,用孩子的笔体写下、客观:相信未来(“依然”一词要读出自信慷慨之感,无情要读出凄凉无奈之感,但是要缓慢的读出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深秋和依偎都要重读、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 6.关于食指的相信未来这首诗1、作者简介 《相信未来》是永不绝望的诗人——食指的名作。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2.写作背景: 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