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山中才一日人间已千年的诗句

1.描写山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

9.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1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2.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送别》)

13.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14.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故山下》)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王安石《登飞来峰》)

1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17.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8.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2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2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3.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

2.描写山的诗句大全

《描写山的诗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钱塘湖春行》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饮酒·其五》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送桂州严大夫》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登庐山五》

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早秋单父》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双调》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3.形容“桃花林”的诗句有哪些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2、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释义: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3、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庵歌》

明代:唐寅

释义:桃花坞里有桃花庵,桃花庵下有桃花仙。

4、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桃花》

唐代:元稹

释义: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5、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唐代:刘禹锡

释义:玄都观里的桃树有上千株,全都是在我被贬离开京城后栽下的。

6、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桃花》

唐代:周朴

释义:桃花在渐暖的春色里先于百花绽放,谁能忍住不去看那明媚美丽的颜色?

7、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庆庵寺桃花》

宋代:谢枋得

释义:当年的桃源人为了避秦之乱,找到这么一个男耕女织的佳地,但他们没有年历记载,只是看到桃花盛开,才知道是新的一年来到了。

8、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释义: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释义: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宋代:苏轼

释义: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4.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哪里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下面的事,不同出处我都引一下:

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