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爆竹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气如雷, 能使妖魔胆尽催.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头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2.描写玩烟花的句子火树银花不夜天。 东风夜放花千数,更吹落星如雨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一声炮竹庆民安国泰安 三杯美酒祝人寿年丰 忽然,吼一声,一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出现在天空。我抬头望去,一枝枝美丽的花朵瞬间就消失了。 正当我看的如痴如醉的时候一声震撼人心的巨声爆炸了。 一些小火花慢慢的降下来。 我拍手叫绝,当今科技真发达 过了一会儿,妈妈宣布:“现在开始放!”我们争先恐后地上楼去拿烟花,下来时,弟弟已是满头大汗了。我先拿出“魔术弹”让小叔叔帮我点着,我闭着眼、手向高空举着,只听见“吱”的一声,我忙睁开眼,可烟花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这时,只听见“呼”的一声,吓得我赶忙捂住耳朵,我想:这真是虎啸狮吼呀!原来是大叔叔放起了“龙吟花雷”,虽然开始虎啸狮吼,但过了一会儿,却是五颜六色、秋雨潇潇。 说到花,自然会想到幸福。 爸爸放起了“幸福花筒”,刚开始就五彩缤纷,仿佛出现了一朵朵花,咧开了嘴,好像幸福的事全在它肚子里。 “喷”的一下,使我们都注意着它----“富士之樱”,它是所有烟花中最贵的。 过了一会儿,一个大约30米高的火花垂直地升向高空,好像在和别的烟火比高低呢! 这时,“噼卟”、“噼卟”的声音传过来,原来是爸爸在放“美丽的冬天”,真是五颜六色呀。 虽然名字上说是冬天,却有温暖如春的感觉,让人感到现在就是春天。 弟弟开始不耐烦了,便拿起“电火花”跟我们打起烟火大战。他趁大家不注意时,拿出“龙吟花雷”准备吓人,正好被我发现了,便拿起“魔术弹”往弟弟的烟花上一射,弟弟连忙蹲下,起来时,看到“龙吟花雷”要爆炸,他连忙跑了。 这时我再发一弹把“龙吟花雷”弹到空地上,没吓到人,大家也平安了。 看着大家欢快的情景,我心里象烟花一样也乐开了花。 我立刻走进自己家里,拿出自己到街上买回来的三个彩珠筒,还叫上了爸爸陪我一起放。 走出屋子,来到场地中间,爸爸用火柴点燃了彩珠筒上的引线。 不一会儿,那只彩珠筒里就放出了黄色的火花。过了一会儿,彩珠筒里面放出了一个金色的大圆圈。 那圆圈升到半空中,“啪”的一声变成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菊花。然后,彩珠筒里又放出了三个脸盆大的圆圈。 中间的圆圈一升空就开了花,旁边的两个圆圈继续升上天空。慢慢地它们也放出了一朵朵小花。 不知不觉中,这一根烟花放完了。 我拿起第二个烟花正想放,可是却找不到这一根烟花上的引线。 引线怎么不见了?爸爸接过我手中的烟花,仔细看了起来。接着,他小心翼翼地把一张纸撕开,把里面的引线拉出一点。 爸爸让我拿住棒的下端,他点燃了引线。这一根烟花和上一根烟花不同。 这一根烟花放出来的都是一个个胖乎乎的大圆圈,后面拖着一群群小星星。大圆圈飞上了天空变成了菊花,小星星好象下雨似的落了下来,又像流星雨一样翻滚落下。 这一根放的速度比较快,很快就放完了。开始,我比较担心,害怕烟花会烧到手上,害怕烟花会提前爆裂……可是,等到放完,我看到没有一点事。 我就安心了。 接下去,我放了第三根烟花……这第三根烟花放出来的火花,五颜六色,真是美丽极了。 我想再放,可是,家里没有烟花了。爸爸说:“今年算了,明年多买几根,让你放个够!” 过年了,放烟花是每个人都会做的是。 小孩放眼花为的是追快乐;情侣放烟花为的是浪漫;老人放烟花为的是和谐,每个人都融入在一场快乐的烟花雨中。 一个人独自在阳台上看眼花,漆黑的天幕被烟花添上一层色彩。 看着烟花,心里却莫名其妙陷入一股悲伤中。 眼花的命运永远都是昙花一现,还没来得及观赏它的美丽,在“嘭”的一声中一切烟消云散。 不知道眼花对自己的命运是否不满,因为一切来得太突然,一切有走得太快了,在这世界是只留下一瞬间的美丽,最终沉淀在无际的天穹。 烟花就像一个人的生命,比一场雨都短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东西吗?是不是永恒太唐突了? 带着一切的疑问,我做了一个梦,梦中烟花告诉我,它有短暂的生命他从不后悔,以前是,现在是,未来也是如此。 因为在它以在向往以久的舞台,抹上了辉煌的一笔,也是生命中、的最后一笔。 人的生命就如烟花,只要在自己生命中留下自己认为最美的一件事,那么就不枉费一生。 我明白了,在烟花消失的瞬间却留下了永恒的存在。 的确,烟花是永远的,因为它在我心里刻在了永恒的美丽。 烟花是幸福的,因为它自己对留下的瞬间肯定了自己的美丽。 如果可以选择,我倒愿意变为烟花,在这世界上留过美丽又永恒的一笔。 它的生命短暂但精神去永远存在 。 3.与“爆竹”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3、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投送拜贴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名片”,表示礼数到了。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赏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来了,要在苏杭一带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取来竹竿分截成五尺长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烧,当火力足够时,竹节间水分像流汗一样渗透出来,这时卜人急忙取走,孩童们纷纷躲在远处站立一旁。竹筒在门庭的阶梯上撞落,噔时响起雷霆大吼。一声两声百鬼惊怕,三声四声把鬼怪吓的倾巢逃去,十声百声牛鬼蛇神全都吓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来。从床下拾起的焦碳中还存有可驱赶厉鬼的余威。现在可以把药汤都存放一边改换酒杯了,尽日的游玩终于可安稳睡一觉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春节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4.关于爆竹的诗歌关于爆竹的诗歌: (唐 来鹄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红楼梦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现代诗 咏炮花) 是璀灿的珠宝溢光流彩, 是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 真想不到呀, 小小的纸筒里, 有着那么美的灵魂? 火一般的热烈, 花一样的迷人, 它把迅息的一生, 献给了新春…… 5.描写鞭炮的古诗青玉案 元夕 年代:【宋】 作者:【辛弃疾】 体裁:【词】 类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代】:唐 【作者】: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内容】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6.关于爆竹的诗歌畲田行 【唐】刘禹锡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岳州守岁二首 【唐】张说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失调名 【宋】晁补之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玉楼春 【宋】李处全 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一翦梅 【宋】韩淲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鹧鸪天 【宋】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喜迁莺 【宋】史浩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柳梢青 【宋】宋无名氏 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