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圣诞节诗歌敬拜,各位有好听的主题诗歌推荐吗祈望 与你重逢在圣诞节 思念像最美的白雪 夜也闪亮着 星星此时不在沉默 打开玻璃瓶子 绽放醇香的葡萄汁 已装满期待的杯子里 北极君诗歌集《思念像最美的白雪》 2.如何唱诗歌敬拜1、事先要有充分预备,要熟悉所选唱的诗歌,最好能背诵。 2、清楚交代诗歌的页码,眼睛不可紧盯诗歌,要环视全场。 3、如要选唱数首诗歌的话,第一首必须是大家都熟悉的。每次聚会只教一首新诗,简单扼要地解释、介绍,千万不要长篇大论,畅谈感受。 4、若只选唱一首短诗,就要采用多种方式去唱,使人产生兴趣。 5、要有幽默感,带动大家愉快地享受诗歌。 6、在唱诗之前,先请司琴弹“前奏”;若是新诗,要全首弹一遍。 7、要使每一位会众都开口唱,故要充满活力地带动气氛。 8、必须喜乐地面带笑容,以愉快地情绪感染会众。 9、配合聚会性质选择适合的诗歌,留意诗歌的性质,唱出精义。 10、控制时间,10至20分钟最适宜,若退修会则可以唱半小时。 11、记着这是神圣的工作,是荣耀神的属灵工作。领诗者必须谦卑、倚靠神。因为惟有神是配得颂赞、荣耀和尊贵。 12、预先与司琴配合,把自己要求的节奏告诉他,例如:轻松、庄严、快、慢。 注意: 十、领诗十大禁忌 1、事前没有准备好,只跟着司琴唱,以致“走音”或因音调太高而唱不上去。 2、不懂基本乐理,不晓得如何处理诗歌,唱得没精打采。 3、选诗没有配合聚会的主题与性质,没有中心信息。 4、不懂指挥,神态呆板,缺乏生气。 5、长篇讲论,唱诗时间很少。 6、等候、由众人各自选诗,没有意义的重复说话。 7、与司琴没有默契,或找不着琴谱,手忙脚乱,甚至没有预约司琴! 8、话病,例如:请“琴”先弹一次。 9、声音太小,含糊不清,或太紧张,说话急促。 10、身体摇摆不定,或摇头摆脑,予人轻佻感受。 3.怎样带敬拜赞美诗歌大全一、首先赞美是向神的礼拜,要围绕这个总的目的来带领。 二、带领者首先要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安静祷告,求主洁净并谦卑自己(天使长是如何堕落的?);除了顺服圣灵的带领选择以外,提供以下步骤以供参考: 选前:如果可以,先了解讲道题目及内容(便于选相关诗歌);确定时间(便于选定几首歌) 选中:以半小时,5首例: 第一首:破冰(一定要选大家都熟悉且喜欢的,穿插互动问候之类的引言、祷告等。目的是第一时间调节好氛围,好尽快进入合一的赞美)。 第二首:敬拜(有力的敬拜,以宣告神的宝座降临) 第三首:引子(和题目有关,或悔改求宝血遮盖等类) 第四首:感恩(将回转的心引向天父,做个安息的浪子) 4.诗篇的主题人在苦难之中──上帝施行拯救这就是《诗篇》从整体上所体现的主题。 在这些神圣的诗篇中,我们听到的不仅是希伯来人,而且是全人类向上帝发出求救的呼声:看见全能之主伸出来施行拯救的手。怪不得多世纪以来,《诗篇》一直为犹太人和外邦人提供了私下祈祷和公众礼拜的材料,用作希伯来圣殿和会堂的仪典,基督教会的赞美诗,上帝之孤独儿女的祈祷书,不论其种族和信仰如何。 谈一下希伯来人对《诗篇》的运用是很有意思的。《诗篇》很早就成为他们私人生活和公共礼拜献祷的用辞。 圣典崇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由圣诗班应答轮唱《诗篇》,或由唱诗班和会众以应启形式吟唱《诗篇》。大卫为此树立了榜样。 当约柜运进耶路撒冷新设立的帐幕时,大卫把一首“称谢耶和华”的诗交给亚萨和他的兄弟们(代上16:7-36)。根据密西拿和塔木德经记载,一周的每一天都规定了一首诗篇,在每日献祭结束,倾倒献祭的酒时吟唱。 有一些诗篇是特别选出来供大节期使用:诗113-118篇用于逾越节;第118篇用于五旬节,住棚节和奉献典礼;第135篇用于逾越节;第30篇用于奉献典礼;81篇用于新月,并同29篇一起用于当日的晚祭;诗120-134篇用于住棚节的第一夜。在会堂中每日的祈祷代替了圣殿的献祭,每日的礼拜仪式尽量与圣殿的相似。 圣殿毁灭以后,诗篇就作为祷词与律法和先知书一起宣读,从而在公共礼拜中提供了与上帝不断交往的工具。一些诗篇特选作为特殊场合的用诗。 《诗篇》第7篇用于普珥节;第12篇用于住棚节第八日;第47篇用于新年;第98篇和104篇用于新月;第103篇和130篇用于赎罪日。百姓均能背诵以下伟大的诗篇,就是用作公共感恩之辞的诗篇104-106篇,111-113篇,115-117篇,135篇,及145-150篇。 在现代犹太会堂中,《诗篇》的使用因举行的庆典而异(东欧,西班牙,葡萄牙,也门,意大利等),但是在所有的仪式中,《诗篇》的地位极高。同样在正统的犹太人生活中,从早上醒来到晚上睡觉止,《诗篇》占了信徒每日祷告中很大的一部分内容。 基督徒在一定的程度上学了犹太人的样子。拿撒勒人耶稣引用《诗篇》和《以赛亚书》的次数比任何旧约经卷更多。 除了《以赛亚书》可能作为例外,旧约中没有一卷圣经在新约中比《诗篇》引用得更多。早期的基督徒把《诗篇》结合在他们的崇拜之中(见林前14:26;弗5:19;西3:16;雅5:13);以后的教会在多世纪中继续这种做法。 克里索斯托(约347-407)证实各种礼拜仪式中普遍采用《诗篇》。在中世纪教会中,神职人员每周都背诵全部《诗篇》。 据说圣帕特里克每天背整部诗篇一次。诗篇是天主教仪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罗马教会还是东正教会──并继续在英国国教和各福音派教会的礼拜仪式中占重要位置,这是实际情况所证实的。 在表现人类受苦和上帝拯救的主题时,诗篇取材于一个民族,个人和国家的生活。他们经历过许多忧伤和喜乐,挫折和成功,失望和满足。 诗篇取材于这样一等人的反应:他们有着最深刻的人生经历,以最丰富的感情,把自己表达出来。所以诗篇几乎反映了有限人类的每一种经验,表达了人类的每一种感情。 怀爱伦说:“大卫的诗篇描绘了属灵经验的全部过程,从良心自愧自责的深处直到最卓越的信心和与上帝交通的最崇高的境域”(《先祖与先知》754页)。这些诗篇述及疾病和复元,犯罪和赦免,悲伤和安慰,软弱和刚强,短暂和恒久,不拘小节和工于心计的行为等。 《诗篇》适应于各种心境和需要:有适应灰心失望的,有适应年老绝望的,生病犯罪的;有适应于年青,充满活力和希望之人的,有适应于忠心相信上帝的子民和胜利的圣徒。有一首诗篇流露着灰心失望的情调,有一首赞美之诗不仅仅是发出恳求的声音。 在有些诗篇里罪人藏身在他面前的“隐秘处”和他“翼”下倾心吐意,在有些诗篇中上帝的圣徒加入崇拜者庞大的集会,在各种乐器的伴奏下,高声赞美上帝。在整部《诗篇》中上帝被高举为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是最伟大的主:他是我们的希望,依靠,力量,胜利──是道成肉身的弥赛亚,他来带给我们救赎,带来在宇宙间公义永久的统治。 基督在整部《诗篇》中活动。从《诗篇》中我们可以预先瞥见他的神性(诗45:6;诗110:1),他作为儿子(诗2:7),他成为肉身(诗40:6,7),担任祭司(诗110:4),被卖(诗41:9),被拒绝(诗118:22),复活(诗16:9,10)和升天(诗68:18)。 “在被钉的手中拿着《诗篇》的金钥匙”(亚历山大语)。在诗人表现他伟大主题的许多侧面的几点重要提示 1.虔诚的人知道,没有什么福气比在上帝面前更大的了,也没有什么祸患比离开他面前更加严重的了。 2.创造天地,统治宇宙的上帝同时也是他儿女的慈父,他羊群温柔的牧者。3.真正的信仰是一种十分快乐的经验,充满各种表达的方式,要求运用人的一切才赋赞美上帝:“我要一心称谢耶和华”(诗9:1)。 4.恳求和感恩,祈祷和赞美是结合在一起的。诗人一方面向上帝求福气,一方面赞美他丰盛的福气,把福分当作已经领受而感谢他。 5.思考大自然会使虔诚的人赞美上帝为创造主,而决不会闭口不言。6.既然上帝子民的。 5.诗歌要怎样敬拜才有气氛视频赞美敬拜是神喜悦的服侍,我总结了自己几年的经验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看到这篇文章的肢体带来帮助。 如何带领赞美敬拜的整个流程,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 领会前的预备:花时间祷告来寻求神,祷告内容: 1. 感谢赞美并认罪(因为我们在台上如同一位祭司一样) 2. 为弟兄姊妹的需要代求和感谢。 3. 求神赐下当唱的诗歌来帮助弟兄姊妹。 4. 为讲员祷告:主题是什么,使敬拜中的诗歌、信息与会众的需要完全吻合。 5. 平日的灵修生活与神有亲密的关系。 二. 如何选诗歌。 选歌不是选择自己喜好的诗歌、节奏、或特定方式,而是要等候神的引导和神的恩膏。选歌要看讲员的主题信息,会众的程度和需要,但重点还是祷告求神感动,目的是使会众能遇见神。 一般大体的思路是祷告完后确定主题,根据主题内容再从调子、速度、拍子、各方面综合考虑来选歌。一般快歌与快歌接在一起,慢歌接慢歌,切勿忽快忽慢。 思路:感谢--赞美--敬拜--聆听神的声音--献身回应 赞美:主要指神的作为,以欢快为主。(象征在外院圣所) 敬拜:是赞美上帝的伟大、真实、直接表现神的本性。 (在至圣所) 聆听神的声音:主要是默想祷告亲近神,以慢歌为主。 献身回应:奋兴、奉献、舍己、爱神。 三. 带领者与司琴及伴唱的和谐配搭。 1. 注明内容方向、诗歌曲目、调号(曲调的更换等一切程序上应与司琴沟通好) 2. 不会唱的诗歌要先与伴唱同工事先唱几遍,熟练至不出差错。 3. 接歌的部分最好是同一调号,除非你在不同诗歌调号上有特别的安排,与司琴一定要配搭得当,还要有把握接好。 4. 副歌的重复,最后一句的重复一定要让会众,特别是司琴清晰明白,达到让伴唱司琴和会众清楚理解。 (可用手势或说词) 5. 不要自我陶醉迷失,忘记在带领敬拜,要注意会众是否不经心或赶不上,要将诗歌打在人的心上而不是墙上。 四. 领会者在会众面前的榜样和示范。 1. 举止颜面大方,表情要喜乐平安。 2. 穿着整齐,不要太夸张,说话清楚,敏感于会场气氛。 3. 领会者话不要太多,太长。串下首诗歌时最好引用经文或祷告。 因为神的道是活泼的有功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快,甚至魂与灵骨节与骨髓都能刺入剖开。 五. 同心合一的配搭。 (带领者、司琴、伴唱…) 1. 开始前要有一起的祷告。 2. 保持心情平静。 3. 记住不是在台上表演或炫技,而是与会众一起敬拜神。 六. 不住地沟通,评估和调整。 注意事项: 敬拜者的条件:1.音、节奏要精准。 2.喜欢唱诗歌 3.喜欢敬拜神。 (最基本而且最起码的条件) 4.有信心有胆量。 5.谦卑。 (神抵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 带领敬拜如何不断的突破和进步: 1. 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感觉(多听音乐,培养乐感) 2. 多祷告,多听多看别人,但不模仿。 3. 带领敬拜时不要闭眼,注意会众的反应和圣灵的带领,灵里一定要敏锐,整个敬拜过程不可间断。 4. 不要故意用自己的情绪影响激动会众。 5. 领会者、伴唱、司琴要专一配搭,平时和神要有亲密的关系,领会者最好找时间与其他二者先一同敬拜赞美。 6. 平时多看谱子,常训练自己的识谱能力。 敬拜赞美的拦阻: 1. 罪 2. 个性:拘谨、内向。 3. 骄傲。 4. 有负罪感,不相信自己是因信成为神所爱的人。 6.如何带领诗歌敬拜一、带领诗歌敬拜流程的安排: 1. 带诗歌的时间大约为20-25分钟。 2. 采用合宜的诗歌顺序逻辑。可参考以下两种方式: 方式一:由兴奋热情的赞美诗歌开始,进入较深沉的敬拜,再以坚定信心的诗歌作结。 方式二:由慢歌进入,在完结时以坚定信心或盼望的诗歌作结。这类型处理较着重深入的敬拜,或在后段着重激情及澎湃感情的表达。 注意:避免快、慢歌曲交叠的安排,这使人的情绪高低波动。中断与宁静时间,领诗者不一定要说太多话或不必要的解释,也不要恐惧宁静的气氛。 3. 可以用相关的经节和歌词作为过渡。 4. 在整个敬拜过程中,应一直以祷告的心带领聚会。 二、唱圣诗的作用 1. 使心灵与神协调 历代以来,所有圣诗都是众多基督教学者思想、勉励、属灵经验的精炼表达,是合乎圣经和教义的。当我们唱圣诗时,圣经的活泼真理、神的良善、主的庄严华美和救主耶稣持久的恩典得以表彰,我们就会觉得自己与神是完全和谐的,这种经验所带来的,是平安、喜乐、洁净、苏醒和对生活重担的重新得力。 2. 使会众同享参与 唱圣诗是出席聚会的全体会众都有份参与的程序。藉着唱诗,各人响亮地表达了自己对神的赞美、感谢、奉献、见证和祷告的感受;当每一位信徒扬声歌唱那些纯净的圣诗,他们彼此的心灵合一,流露出一种灵的温暖,并且预备心灵来领受讲坛信息。 3. 使会众表现个人的感受 正如圣经有适合每一种需要的篇章,同样,圣诗也切合灵性各种需要。当你分析一首心爱的圣诗时,当中的信息正是你心灵深处的感受。 有些诗歌能把心头的重担挪开;有些诗歌在赞美、颂扬、奉献和恳求中,诉出心曲;有些则表现个人见证;此外,一些使心情轻松的诗歌,更可令一切挂虑烟消云散。一首能解决个人需要的诗歌,实在给予我们无限力量与安慰。 4. 培养歌颂者的品格 当我们熟悉了一首诗歌后,诗歌中的观念、理想和哲理,潜移默化地渗进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品格。 三、领诗者的责任 1. 预备听道者的心; 2. 增加聚会的属灵气氛; 3. 使会众进入与神相交的领域; 4. 使会众从诗歌中领受信息; 5. 使会众自觉有份参与聚会; 6. 以音乐敬拜神。 四、诗歌敬拜的目的 1. 颂赞神: 我的心哪,你要称颂耶和华,凡在我里面的,也要称颂他的圣名!(诗篇103:1) 2. 造就人: 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地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歌罗西书3:16) 众人预备安静的心来到神的面前,思想的对象是神自己。 大家同心同声,齐心颂赞,心被恩感,歌颂神。 拓展资料: 敬拜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从思想、感觉、行为上对人、天使或神灵的尊崇、敬畏与钦服。 【词目】敬拜 【拼音】jìng bài 百度百科-敬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