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宋诗人尤袤 尤袤的诗作有哪些尤袤(mào),南宋诗人。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尤袤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 主要成就: 尤袤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诗歌创作和收藏了大量图书,并编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 元朝的方回曾谈到,南宋“中兴以来,言诗者必曰尤、杨、范、陆”。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可惜,尤袤的大量诗稿和其他著作以及三万多卷藏书,在一次火灾中全被焚毁。见到的他的五十九首诗是由他的清朝后裔尤侗从一些方志、类书中搜集到的。从这些残留诗篇的思想内容上看,尤袤与陆、杨、范三位诗人一样,都对当时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对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异族压迫是十分忧愤的。如从《落梅》一诗中就可以看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南宋朝廷不思恢复、陶醉于歌舞升平之中的愤懑:“梁溪西畔小桥东,落叶纷纷水映红。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尤袤的诗歌写得平易自然,晓畅清新,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生辞的典故之句。《青山寺》可称为他现存诗歌中的代表作:“峥嵘楼阁扦天开,门外湖山翠作堆,荡漾烟波迷泽国,空蒙云气认蓬莱。香销龙象辉金碧,雨过麒麟驳翠苔。二十九年三到此,一生知有几回来”。 主要作品(诗作)列表: 瑞鹧鸪·梁溪西畔小桥东、瑞鹧鸪·两行芳蕊傍溪阴、送提举杨大监解组西归、张公洞、大暑留召伯埭、驻目亭、淮民谣、别李德翁、别林景思、落梅、台州四诗、浮远堂二首、海棠盛开、和渭叟梅花、梅、 重登斗野亭二首、次韵渭叟蜡梅、匿峰亭、入春半月未有梅花、送晦庵南归、题米元晖潇湘图、送赵子直帅蜀得须字二首、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霞起堂、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参云亭、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双岩堂、蒙杨廷秀送西归朝天二集赠以七言、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玉霄亭、次韵德翁苦雨、蜡梅、题秋霜阁后山泉、雪、易帅守、游合皂山。以上供参考。 2.南宋四大诗人的尤袤尤袤于绍兴十八年(1148)举进士,任泰兴县令。 当时宋室山河破碎,偏安江南。泰兴处于南宋边区,金兵时常入侵,“县旧有外城,屡残于寇”。 尤袤上任后,一面为民请命革除苛捐弊政;一面率领军民整修城廓。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月,金兵大举南侵,扬州、真州(今仪征)等城都被攻陷,只有“泰兴以有城得全”。 金兵蹂躏两淮地区后,淮南人民死伤枕籍,流离失所。尤袤在诗作《淮民谣》中,描述了当时淮南人民的悲惨处境:“流离复流离,忍冻复忍饥;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淮南丧乱后,安巢亦未久,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荒树日西斜,抚摩力不给,将奈此忧何?” 全诗长达60句,通过一个流离失所的淮民的口气,如泣如诉地将淮南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悲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宇字句句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全诗未作雕饰, 语言朴实无华,用白描的手法将诗人的激情表达出来,十分感人。 尤袤在泰兴有政绩,后奉调入京,任秘书丞兼国史院编修官和实录院检讨官,质又升任著作郎兼太子侍读。乾道八年(l172)二月,尤袤因参与一些大臣反对孝宗任用安庆军节度使张说执政,于次年冬被赶出京城,任台州(今浙江临海)知州。 尤袤在台州期间,曾减免了一万多户无地贫民的税收,继续加厚和加高了前任知州修筑的城墙。后来,台州发生洪水时,城区由于城墙高、厚而未受淹。 当尤袤在台州作出政绩时,一些奸诈之辈就散布流言蜚语对他进行中伤,引起了孝宗的怀疑,特派人对尤袤进行秘密调查,使者在台州听到的是民众对尤袤的一片赞誉声,回京如实作了回报,并抄录了尤袤在台州所作的《东湖》诗四首呈送孝宗。其中二首:三日瑶霖己渺漫,未晴三日又言干。 从来说道天难做,天到台州分外难。百病疮痍费抚摩,官供仍傀拙催科。 自怜鞅掌成何事,赢得霜毛一倍多。孝宗对尤袤勤奋政事和忧国忧民的品德十分叹赏。 不久就提升尤袤为淮东(今淮扬一带)提举常平,后又调任江东(今南京、广德一带)提举常平。尤袤在江东任内,适逢大旱,他率领人民抗灾,并设法赈济灾民。 后被题升为江西转运使兼隆兴(今江西南昌)知府。淳熙九年(l182),尤袤被召入朝,授吏部郎官、太子侍讲,后又提升为枢密检正兼左谕德。 在朝时,他直言敢谏。淳熙十年(1183)夏大旱,尤袤便上书皇上, 对当时政治上的黑暗作了无情的揭露,书中说:“催科峻急而农民怨;关征苛察而商旅怨;差注留滞,士大夫有失职之怨;给浚削,而士卒又有不足之怨;奉谳不时报,而久系囚者怨;幽枉不获伸,而负累者怨;强暴杀人,多特贷命,使已死者怨;有司买纳,不即酬价,负贩者怨。” 他要求孝宗革除弊政,以弭民怨。宋淳熙十四年(l187)十月,尤袤被任用为太常少卿,他对朝廷礼制和人才使用提出了很多正确的意见,深受孝宗的赞许,进官权礼部侍郎兼同修国吏侍讲,后又被任命兼权中书舍人和直学士院之职,尤袤力辞并推荐陆游替代,但孝宗不同意。 宋光宗于淳熙十六年(l189)二月即位,即位后,尤袤再三谏劝,要他“谨初戒始,孜孜兴念” , 告诫他 “天下万事失之於初,则后不可救”。并对光宗即位后即任用亲信和滥施爵赏的做法十分忧虑。 他引用唐太宗登基后不私秦王府旧人的故事,想引起光宗的重视,但尤袤的这番忠言不仅没有打动光宗,反而被一些奸臣从旁诽谤, 说他是已经下野的周必大的党羽。绍熙元年(l19Q)尤袤再次被逐出京城,出任婺州(今浙江金华)、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的知府。 后又被召入朝任绘事中兼待讲。此时他又要求光宗“澄神寡欲”、“虚己任贤”。 并对光宗帝继续滥施爵赏的做法一再进行劝阻。光宗有时也能采纳尤袤的意见,如撤销了一些升迁近臣的决定等等。 但有时仍固执己见, 甚至对尤袤的上谏大发脾气。有次光宗帝又对不应提升的官员委以重任。 尤袤上奏谏阻,光宗大怒,当即把尤袤的奏章撕得粉碎。尤袤对于光宗朝令夕改、反覆无常的做法非常不满,曾数次要求致仕归田,并以不愿为官、隐居山林的晋代名士孙绰撰写的《遂初赋》的“遂初”二宇以自号,光宗帝一面书写“遂初”二字赐给尤袤;一面又不同意他致仕,还迁升尤袤为礼部尚书。 尤袤年七十,方致仕归家。在无锡束带河旁的梁溪河畔造了园圃,题名乐溪。 园内有万卷楼、畅阁、来朱亭、二友斋等。嘉泰二中(1202),尤袤病逝, 终年76岁。 尤袤一生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诗歌创作和收藏了大量图书,并编写了中国最早的一部版本目录。元代的方回曾谈到,南宋“中兴以来,言诗者必曰尤、杨、范、陆。” 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可惜,尤袤的大量诗稿和其他著作以及3万多卷藏书,在一次火灾中全被焚毁。 我们现在见到的他的59首诗是由他的清代后裔尤侗从一些方志、类书中搜集到的。从这些残留诗篇的思想内容上看,尤袤与陆、杨、范三位诗人一样,都对当时南宋小朝廷一意偏安、屈膝投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对山河破碎、人民遭受异族压迫是十分忧愤的。 如从《落梅》一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南宋朝廷不思恢复、陶醉于歌舞升平之中的愤懑:梁溪西畔小桥东。 3.南宋尤袤雪的古诗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雪尤袤 睡觉不知雪,但惊窗户明.飞花厚一尺,和月照三更. 草木浅深白,丘塍高下平.饥民莫咨怨,第一念边兵. 简单翻译下:睡梦中,不知道天下雪了,只是很惊奇窗户怎么会变的这么明.纷纷飘落的雪花在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和着月光,把三更天照的通明.被雪覆盖的草木高低不平,地面像铺了层起伏的白毯.隆起的小丘也变平缓了.饥民们没有嗟叹怨恨,都最先想到了在边疆服役的亲人…… 此诗前面描写的雪后的景像.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社会背景. 赏析:下雪了,洁白无暇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宛如美丽的银蝶在翩翩起舞,像柳絮,像鹅毛,铺天盖地,像美丽的飞花,悄无声息地从高空飘落下来。此时,诗人正在香甜的睡梦之中,毫无察觉。诗人一觉醒来,惊讶地发现窗外一片通明。他推开窗户,只见大雪下了足足一尺厚。抬眼望去,雪花给大地铺上了晶莹洁白的银毯。给房屋、树木、山川披上了玉丝银线织成的素装。天空上挂着一轮明月,洁白的积雪在月光笼罩下闪耀着清冷的光辉。诗人尤袤描写的雪后夜景是多么美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