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家的诗句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七步诗》) 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木兰辞》)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6.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曰忆山东兄弟》)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杜牧:《归家》) 2.和家有关的诗句《示儿》 年代: 宋 作者: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满庭芳·诗礼传家》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诗礼传家,不名则利,谁能袖手安常。惟君宽厚,无较短论长。且自深居简出,清闲处、管甚炎凉。年未老,方逾强仕,家富更平康。秋声,风欲作,蓂留一荚,伏暑将藏。大贤初度日,对此称觞。叹凤帏虽冷落,喜御兰、得宠专房。见说宁馨少长,螟雏箕、学更高强。得闲趣,山中宰相,何必事侯王。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年代: 唐 作者: 韦庄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 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 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3.描写“风铃”的诗句有哪些1. 《过三山寺》 唐代:唐彦谦 三山江上寺,宫殿望岧峣.石径侵高树,沙滩半种苗。 一僧归晚日,群鹭宿寒潮。遥听风铃语,兴亡话六朝。 2. 《游南明山》 唐代:唐彦谦 久闻南明山,共慕南明寺。几度欲登临,日逐扰人事。 于焉偶闲暇,鸣辔忽相聚。乘兴乐遨游,聊此托佳趣。 涉水渡溪南,迢遥翠微里。石磴千叠斜,峭壁半空起。 白云锁峰腰,红叶暗溪嘴。长藤络虚岩,疏花映寒水。 金银拱梵刹,丹青照廊宇。石梁卧秋溟,风铃作檐语。 深洞结苔阴,岚气滴晴雨。羊肠转咫尺,鸟道转千里。 屈曲到禅房,上人喜延伫。香分宿火薰,茶汲清泉煮。 投闲息万机,三生有宿契。行厨出盘飧,担瓮倒芳醑。 脱冠挂长松,白石藉凭倚。宦途劳营营,暂此涤尘虑。 阄令促传觞,投壶更联句。兴来较胜负,醉后忘尔汝。 忽闻吼蒲牢,落日下云屿。长啸出烟萝,扬鞭赋归去。 3. 《秋宿青龙禅阁》 唐代:李洞 前山不可望,暮色渐沉规。日转须弥北,蟾来渤海西。 风铃乱僧语,霜枿欠猿啼。阁外千家月,分明见里迷。 4. 《满庭芳》 宋代:黄庭坚 修水浓青,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苹。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 堪听。微雨过,CE3F姗藻荇,琐碎浮萍。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沁,山露佛头青。 5. 《谒金门》 宋代:沈端节 寻胜去。湖色净涵疏树。欸乃一声何处起。风铃相应语。 目断遥林修渚。画出江南烟雨。山水照人人楚楚。锦肠生秀句。 6. 《浪淘沙(丰城道中)》 宋代:金淑柔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4.有关家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贫病转零落,故乡不可思。 薄暮寒蝉三两声,回头故乡千万里。 故乡眇千里,离忧积万端。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更待临轩陈鼓吹,星轺便指故乡归。 雁声故乡来,客泪堕南洲。 故乡何处在,更道向天涯。 故乡千里楚云外,归雁一声烟雨中。 一夜塞鸿来不住,故乡书信半年无。 因君故乡去,遥寄式微吟。 蝉吟高树雨初霁,人忆故乡山正秋。 5.关于家的诗句和名言家”的名言警句 ○家园,世界的乐园(德国) ○鸟自爱巢人爱家(英国) ○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任何一只害鸟不会弄脏自己的窝巢(英国) ○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伏泰) ○我的房屋对于我如同一座城堡,法律也无法将我从那里赶出去---(威·斯汤福德) ★ 唐诗中的“家”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储光羲《采菱词》)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刘长卿《赠元容州》)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回答者:乖宝宝_瑶瑶 - 秀才 三级 9-9 21:10 ★ 唐诗中的“家” ○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旧宅二首》) ○我家柱石衰,忧来学丘祷。(李昂《题程修己竹障》) ○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李白《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王建《杂曲歌辞·辽东行》)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张志和《杂歌谣辞·渔父歌》) ○我家吴会青山远,他乡关塞白云深。(陈子良《于塞北春日思归》) ○黄裳元吉,邦家以宁。(卢照邻《中和乐九章·歌储宫第六》)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卢照邻《春晚山庄率题二首》) ○山川只询物,宫观岂为家。(张九龄《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 ○林塘花月下,别似一家春。(王勃《山扉夜坐》) ○浦口多渔家,相与邀我船。(储光羲《采菱词》) ○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王昌龄《浣纱女》) ○万里依孤剑,千峰寄一家。(刘长卿《赠元容州》) ○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李白《江夏行》)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田家已耕作,井屋起晨烟。(韦应物《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6.描写家的诗句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白居易思乡诗三首 望驿台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苏遮幕》[宋]周邦彦 江水三千里, 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 只道早还乡。《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