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焦尾琴的诗句

1.有关焦尾琴诗句

1、桐尾烧焦岂望琴

白居易

《除忠州寄谢崔相公》

2、此琴等焦尾

顾况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3、焦尾琴思换蜀弦

杨朴

《秋日闲居》

4、佩君以峄阳焦尾之琴

黄公度

《送弟士季赴永春》

5、焦尾曾收更家琴

李新

《游寂照院》

6、桐尾烧焦敢望琴

宋祁

《将道洛先寄太师文相公》

7、伯牙家有焦尾琴

曾丰

《载欣》

8、架上枯琴尾半焦

周文璞

《题尧章新成山堂》

9、琴罢思焦尾

多炡

《池上纳凉履方履中二侄挟琴携酒索临禊帖醉后》

2.焦尾琴的由来是怎样的

一天,蔡邕在房里抚琴长叹。

隔壁女房东在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蔡邕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 了几秒钟,不由得心头一惊,大叫一声 “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

他 顾不得火势燎人,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上等材料!”蔡邕的手烧 伤了也未曾察觉。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惊喜地在桐木上又 吹又摸,并将它买了下来。

然后他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举世无双。

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为世间罕有的珍宝,因琴尾被烧焦了,所以人们叫它“焦尾琴”。

3.焦尾琴翻译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翻译:吴地(今江浙一带)有个人烧梧桐木做饭,蔡邕听到火烧木材发出的巨大声响,知道这是一块好木材,因此讨来做成一把琴,果然声音很好听,但是木头的尾部依然被烧焦了,所以当时人们叫它焦尾琴”。起初,蔡邕住在陈留,他有个邻居准备了酒菜请他来赴宴,他去的时候邻居已经喝得兴起了。坐上有个客人在屏风后面弹琴,蔡邕到了邻居门口偷偷一听,说:“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气,这是问什么?”于是回去了。请他的人告诉主人说:“蔡先生刚来,到门口又走了。”蔡邕向来被乡里人尊崇,主人赶紧追赶并问起原因,蔡邕把事情都告诉了他,大家都感到扫兴。弹琴的客人说:“我刚才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蜋正要扑向鸣蝉,蝉将飞走还没有飞走,螳蜋的动作一前一后。我的心感到耸然,只担心螳蜋丧失了机会,这难道是杀气通过声音表达出来吗?”蔡邕莞然而笑说:“这足以表明了。”

4.“高山流水觅知音”全诗是什么

《高山流水觅知音》 作者:伯牙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这首诗伯牙在子期死后写的诗。

扩展资料: 作者伯牙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 经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书》与《荀子》、《琴操》、《列子》等书中均为“伯牙”。

东汉高诱注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现代的《辞源》也注曰:“伯姓牙名”。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

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斜”,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

《吕氏春秋·本味篇》记有伯牙鼓琴遇知音,钟子期领会琴曲志在高山、流水的故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伯牙碎琴。

5.关于“缘份”的诗句

红尘紫陌

黄泉碧落

前世茫茫因缘错

芳草连天

绵绵脉脉

今生痴更与何人说

流云千丈堪醉卧

是谁月下独酌

起舞弄清影叹华年转眼成蹉跎

浮生谁能一笑过

明灭楼台上灯火

回首但见扬花纷纷泛烟波

我有红酥手 徒夸好颜色

当时弦上相思重按歌遍彻

我有焦尾琴 弦断无人和

昔人已去高楼谁与歌

幽露如啼眼

烟花不堪剪

当时眼底兰舟悠悠去天边

梦魂无拘束

隔世也缠绵

恍然独坐一帘风月闲

临水照花

花容易谢

此恨绵绵谁能解

云飞雾散

琼碎玉裂

望不尽殊途奈何嗟

莫非梦里迷蝴蝶

春雨小楼一夜

花外偶遇柳下初逢竟是三生结

千山冥冥恨离别

青裳渺渺人去也

他年再续前生来世因缘劫

他年再续前生来世因缘劫

不知道算不算咯,推荐hita唱的。

潇潇漫天雨暮江山何处

我凌波看尽这七海龙旋舞

弹剑长歌且诉风流如故

天涯路 已作靡不有初

辞龙江 别楼怀孙楚 白鹭洲 遍芳草盈目

栖霞烟岚 碧山云树 道莫愁 却泪落无数

曾逍遥 赏晴云钟阜 长干住 戏青梅一簇

神乐仙都 松鸣灵谷 燕子矶头 望夕暮

将天地(这天地)潜心收记(默然收记)

待归来时 从新相忆

若朱颜已去 这白衣

似细雪无痕绘别离

Ha……

我将举世荣华换一纸书

阅尽后但含笑临风不回顾

我以锦绣青春走这一步

风波中 只忍泪向天祝*

天苍苍 笼群雄射鹿 水茫茫 逝半生争逐

叹晓梦承恩 春几度 珠箔开 谁低翠幕

银筝停(银筝冷)红檀未谱(红檀怎谱)

紫砚已枯 玉墨难濡

算一世聪明 雪融处

恨金翠韶光去何速

Ha……

我撷日月交辉作一盏烛

空照亮那人间沉浮幻虚无

我洒千斛明珠铺这一路

梦醒时 都归入尘与土#

我不哭 不值怜惜最是这无辜

将孤独 蘸饱一笔恢宏血如注

满纸错金书

Ah……

Reprise*

终不负 这一纸错金书

6.有思琴二字的古诗词

1、琴调思长和泪鼓(明·王逢元·《和人无题(二首)》)

2、玉轸琴边兰思远(宋·谢逸·《浣溪沙》)

3、离堂思琴瑟(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4、琴思诗情当却(宋·蒋捷·《贺新郎》)

5、抱孤琴思远(宋·张炎·《暗香》)

6、思苦秋弦琴(唐·白居易·《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

7、夜思琴语切(唐·孟郊·《题韦承总吴王故城下幽居》)

8、高琴时以思(南北朝·谢朓·《奉和随王殿下诗 七》)

9、瑶琴多远思(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10、宵闲琴思通(唐·张籍·《奉和舍人叔直省时思琴》)

11、闲琴开旅思(唐·沈颂·《旅次灞亭》)

12、室静琴思深(唐·刘禹锡·《早秋雨后寄乐天》)

13、?钱塘僧思聪总角善琴(宋·苏轼·《赠诗僧道通》)

14、孤思琴先觉(唐·武元衡·《闻相公三兄小园置宴,以元衡寓直,因寄上兼》)

15、松轩思别琴(唐·李群玉·《送秦炼师》)

16、几多离思入瑶琴(唐·刘沧·《入关留别主人》)

17、琴里思归曲(宋·苏轼·《次韵奉和钱穆父蒋颍叔王仲至诗四首》)

18、思君罢琴酌(唐·宋之问·《下桂江县黎壁》)

19、娇思入琴心(唐·卢仝·《卓女怨》)

20、讫春归思满琴心(宋·王安石·《寄余温卿》)

21、正思玉鹘?琴(宋·苏颂·《次韵刘莘老学士惜别言怀兼呈次中察院二首》)

22、思贤听琴瑟(唐·袁朗·《和洗掾登城南坂望京邑》)

23、禅思何妨在玉琴(唐·杨巨源·《僧院听琴》)

24、听琴知思静(唐·杨巨源·《上刘侍中》)

25、抽琴试抒思(南北朝·鲍照·《采桑》)

26、思挟琴高汗漫游(宋·程公许·《一高亭二首》)

27、千秋琴调思娇娆(宋·孔武仲·《蕲春听琵琶五首》)

28、琴中劳别思(唐·钱起·《送包何东游》)

29、琴上曲、休弹秋思(宋·马子严·《月华清》)

30、琴寓山水思(宋·李处权·《陪张巨山谒清献公祠》)

31、夏日长思玉馆琴(宋·王致·《题袁学士像》)

32、不思五弦琴(唐·李群玉·《穆天子》)

33、焦尾琴思换蜀弦(宋·杨朴·《秋日闲居》)

34、揽将奇思援孤琴(宋·董嗣杲·《泊韶村》)

35、如御琴瑟思更张(宋·释宝昙·《送楼尚书》)

36、幽斋琴思静(唐·姚合·《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

37、琴思中散人何在(宋·郭磊卿·《挽张都谏文肃公》)

38、谁将幽思入瑶琴(宋·胡寅·《题铨德秋声堂》)

39、引琴弹秋思(唐·白居易·《和尝新酒》)

40、夜语思忧琴(唐·鲍溶·《窃览都官李郎中和李舍人益酬张舍人弘静,夏》)

41、瑶琴漫鼓思归引(宋·洪皓·《次李韵》)

42、却思岩窦负琴归(宋·王钦若·《送天柱冯先生》)

43、琴思秋翻鹤帐清(元·张翥·《听松轩为丹丘杜高士作》)

44、弋水鸣琴有去思(宋·胡寅·《魏漕彦成昔宰弋阳政绩上闻召对改秩予适当词》)

45、对琴思古意(宋·宋伯仁·《雨中》)

46、琴里思归曲(宋·苏轼·《藉田》)

47、琴罢思焦尾(明·多炡·《池上纳凉履方履中二侄挟琴携酒索临禊帖醉后》)

48、原思坐鸣琴(明·袁凯·《题东斋壁》)

49、语少渐知琴思苦(唐·卢纶·《春日卧病示赵季黄(时陷在贼中)》)

50、夜久孤琴思(唐·辨才·《设缸面酒款萧翼,探得来字》)

51、闲思播琴里(宋·魏野·《谢孙状元寒食见赠》)

52、且未烧琴思煮鹤(明·程嘉燧·《周敏仲同客过拂水庄阻风山厨萧寂戏作》)

7.形容陶笛的句子

形容陶笛的句子

蔡邕救琴 cài yōng jiù qín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法:

解释: “蔡邕救琴”形容伯乐难求。

出处: (出自《后汉书·蔡邕列传》)

例子:

谒后语:

谜语:

成语故事: 蔡邕救琴

蔡邕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臣名叫蔡邕。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