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可以重字吗

1.诗词写作是否可有重字

印象中,貌似没有原则上关于重字的规定,但是一般来说,对于律诗,如无特别情况,都会做到不重字。

原因在于律诗篇幅短,格律严,最好做到节约用字,做到在有限的词汇中容纳尽可能多的内容。

若是犯重,常常意味着意思和形象的雷同,意味着贫乏和单调。容易成为瑕疵。

不过重字也有分修饰性重字与非修饰性重字。修饰性重字则是另一回事,比如说叠词,顶真等,这些修饰方法的前提就是重字。

另外有些重字是表达的主题词、中心词,其作用在强调或对比。比如一个答主提到的崔颢的《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此句一般的理解为:诗人的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导致了一种怅然若失,为之后的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另外“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则是典型的叠词。再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通过两年之间的比照,在“人”与“花”的重复中呈现出同与不同的情景,表述了物是人非的感情。是“复而不厌”的典型。

总得来说,非修饰性重字是不提倡的,修饰性重字的话则得看你用得妙不妙。

对于初学者来说,个人建议尽量实现不重字。原因在于,那些大家(特别是格律成型之后)在作诗时,应该都是权衡过重字带来的利的,也就是说,重字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妙处。而初学者的重字,大多是自身境界不够导致的。

2.如何看待诗词中的重字

重字即字词的重复使用, 在汉语古典诗词当中, 重字时有运用, 且极具美学效果。

谈起重字, 人们不免想起叠字, 但叠字只是重字的其中一种情况。换言之, 重字包括叠宇, 叠宇却不能包括重字。

在汉语古典诗词当中, 重字的使用, 概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简单重复。 如: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出自李白: 《静夜思》 三行两用“ 明”字, 两用“月”字, 三、四行“举头,“ 低头”中,两用“ 头”字。

一般说来, 在古诗绝句中, 因为篇幅短小, 应该尽量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 此诗中汉字的反复使用。

虽是简单重复, 却不显累赞冗余。 二、形成叠宇。

如: 漾漾带山光, 澄澄倒林影。那知石上喧, 却忆山中静。

出自皇前曾: 《山下泉》 反复使用的字, 不仅形式相连, 而且意义相等, 谓之叠字。叠字、叠句, 在诗、词、曲中并不少见。

两字重叠, 往往使原来平淡的句子, 境界开阔, 情趣横生。 叠字, 有的精微细致地描摹刻画了客观事物的动态, 有的深切真挚地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状物还是抒情, 均达到拟声、摹形、传神的境地, 使诗句音节琅琅, 形象栩栩欲活” 。

汉语语言单字成音的特征, 在叠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形成顶真。

如: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觉莺语太丁宁。

出自—杜甫: 《绝句漫兴九首( 其一) 》 “ 眼见客愁愁不醒”中, 按照节奏, 读作“ 眼见客愁—愁不醒”。这样,“ 愁”字就形成诗行内部的顶真。

四、形成叠词。 如: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来。 出自李白: 《山中与幽人对酌》 前两个“一杯”形成叠词, 兼与后面之“一杯”形成反复。

《峭阳诗说》云: 作诗用字, 切忌相犯, 亦有犯而能巧者。太白诗“一杯一杯复一杯”, 反不觉犯。

夫太白先有意立, 故七字六犯, 而语势益健, 读之不觉其长。 五、形成对比。

如: 沙上见曰出, 沙上见曰没。悔向万里来, 功名是何物。

出自岑参: 《曰没贺延碛作》 两个“沙上”, 联缀的却是“日出” 与“日没”, 对比之意, 自是昭然。关于刘诗, 《唐诗选》云: 两“自”字, 有情、无情之别 。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重字与汉诗英译。

3.诗词句末字个别情况是否可以重复

诗词详细一点说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及词。

古体诗比较自由,没有格律的约束,里面的字可以重复。

近体诗也就是律诗里面一般禁止用字重复,末字重复更是大忌。只有少数作品中间的字重复,当然作者运用了特殊的修辞手法的例外。

词并未强行要求用字不能重复,但是一般除了叠字叠韵,很少在末字重复,中间的字也要越少重复越好。

综合说来,诗词是一种语言极为精练的文字艺术,要在有限的字数里面表达最多的内涵,因此一般无论是古体和近体还是词都要在原则上尽力避免重复,当然有些特殊的诗词采用了特殊的修辞格除外,比如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还有唐伯虎的桃花仙人等等,但是末字重复的一般比较少见,短篇比如四句的肯定没有见过,长篇的古体可能会有重复

4.关于宋词的平仄,其中可平可仄的字有没有和唐诗一样的限制

个人体会,“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只是古代文贤为做律诗便利而定下的变通规则,既能充分发挥作者的意境和文采,又能保持律诗抑扬顿挫的韵调。但并不是宋词所必需。律诗的要点在于按律(包括允许的变格),而宋词的要点在于靠谱(变格属于自度曲。),故有“做诗填词”之说。在下看过一些词谱,虽然词谱中某个词牌或有数种变格,但一旦定格,则必须根据原谱平仄要求来填词,除非规定了允许可平可仄的字,其他的一旦改变了平仄,哪怕意境再好,也已经不是原调了。

另外,孤平和三连平是做律诗的忌讳。是错句,并非拗句,是无法拗救的。

而所谓的“三连仄”和“两仄夹一平”的“孤平”,似乎是现代人为了提高写律诗的难度而后创出来的规矩。看过些许古代诗词的爱好者一定会发现,含有“三连仄”和“两仄夹一平”这些现代律诗忌讳的诗句,在唐诗宋词中有很多。

顺便说一句,在百度上搜索来的律诗格律,七律似乎没有敢在第五位标明可变平仄的,五律则是第三位。其实,标准律句中只有“平平仄仄仄平平”那句第五位不能变,一变就错成了三连平之句。而“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句,第三和五位需要同时变;只变三位为仄,就错成了律诗忌讳的经典孤平。

祝您学习快乐!

5.填宋词可以一个字压两次韵吗

很多古代文学理论家认为,一篇格律诗歌作品中每个字都不能重复。

一般认为,有两种情况是特别不能重复的。一个是同句。

这里的句,就是一个句号为一句。同句中最好不要出现同样的字,当然,叠音词一类的不算。

另一种情况就是韵脚。我读了一些古代格律诗歌,发现古代名家的格律诗歌中也经常出现一篇中出现重字的情况,而且也偶尔可以看到一句中出现重字的情况,但是我还真的鲜见一个韵脚用两次的情况。

应该说,这种情况是可以算作硬伤的,但“伤”不是死,当然不是完全不可以,但我建议您最好慎重考虑,如果不是非用不可,非此不能成佳作,最好还是避免一下为好。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