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于夕阳和秋天的诗句

1.描写秋天夕阳的诗句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双霜叶红于二月花.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 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储嗣宗《南陂远望》

2)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

3)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李端《春游乐》

4)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5)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

6)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杜甫《晚晴》

7)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杜牧《秋霁寄远》

8)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崔峒《登蒋山开善寺》

9) 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10)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

11)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陆龟蒙《京口》

12)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

13)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14)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15)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16)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17)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18)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19)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杜牧《西江怀古》

20)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

21)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皎然《山雪》

22)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李咸用《湘浦有怀》

23)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刘长卿《送韩司直》

24)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岑参《暮秋山行》

25)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王昌龄《灞上闲居》

26)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李山甫《南山》

2.描写“秋天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1、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储嗣宗《南陂远望》

释义: 一个人望着远方秋天的荒草, 野地里有人耕种,伴着夕阳

2、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

释义:东风浅浅的强了,夕阳慢慢斜下西方;一棵桃树上长满了花朵,陆陆续续的开了几天。但是今晚,要掉落了,不知道落下的花瓣会和月光落在谁的家呢?

3、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李端《春游乐》

释义:在春节的小路上采摘桑叶,在夕阳下踏青而行。

4、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释义:在夕阳落花出现的时候朋友忧愁的坐在船中。

5、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

释义:记忆里满满都是新安那个地方,万重山中夹杂着夕阳的光辉。

6、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杜甫《晚晴》

释义:夕阳照射着细草,湿气升腾;雨后清新明丽的江景映入眼帘。

7、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杜牧《秋霁寄远》

释义:秋高气爽,空气澄净,秋水宁静庄重,可是弥散的青烟平添朦胧的画影.

8、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崔峒《登蒋山开善寺》

释义:客人朝着朝阳去寻找,僧侣背对着夕阳回来。

9、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释义:秋天光明的黄河水到了水边岸地,把门关上面向夕阳观望。

10、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

释义:夕阳染红的树上蝉声不断、白发的人啊送别诗格外的悲伤。

11、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陆龟蒙《京口》

释义:非常寒冷的风吹着我朋友的帆船渐行渐远、落叶和夕阳相染慢慢的天亮了。

秋天夕阳时间:

秋分日后除回归线之间的国家.北半球越向北,夕阳越早,均在18点之后.南半球则是相反的.

秋分日,昼夜等长18点、秋分日之前,北半球在18点之前、秋分日一般以9月23日算。

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

总之,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是先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果,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

3.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形容秋日的夕阳的诗句有:

1.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2.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3. 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4.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5. 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上述诗句全文如下:

(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2)《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3) 《登阊门闲望》白居易

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阖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4)《南陂远望》储嗣宗

闲门横古塘,红树已惊霜。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孤烟起蜗舍,飞鹭下渔梁。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乡。

(5)《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耿湋

古树汾**,悠悠东去长。位卑仍解印,身老又还乡。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音书须数附,莫学晋嵇康。

4.描写秋天夕阳的诗句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刘长卿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双霜叶红于二月花.《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1) 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储嗣宗《南陂远望》2)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3)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李端《春游乐》4)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岑参《还东山洛上作》5)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6)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杜甫《晚晴》7)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杜牧《秋霁寄远》8)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崔峒《登蒋山开善寺》9) 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10)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11)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陆龟蒙《京口》12)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13)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14)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15)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16)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17)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李商隐《白云夫旧居》18)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19)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杜牧《西江怀古》20)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21)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皎然《山雪》22)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李咸用《湘浦有怀》23)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刘长卿《送韩司直》24)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岑参《暮秋山行》25)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王昌龄《灞上闲居》26)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李山甫《南山》。

5.描写秋天和落日的诗

刘禹锡《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写诗背景:

“诗言志”。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写的,但他虽被贬谪,却不悲观消沉,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选候骑,都护在燕然。

[背景介绍]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本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乐府纪闻】:“张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作[渔歌子]。”按张志和所作“西塞山前白鹭飞”一词,亦名[渔父词],其调之曲拍,不传于后世。而唐宋词人,又多有[渔家乐]之作,其为描写渔人生活之词则同。至范希文乃有本调之创,题义盖与[渔家乐]无二致也。【东轩笔录】云:“范文正守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曲,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边镇之劳苦。欧阳公尝呼为‘穷塞王’之词。及王尚书素出守平凉。文忠亦作[渔家傲]一首以送之。”是此调之创自希文,已可证明;惟所咏则渐涉于泛耳。

〔作法〕 本调六十二字;前后阕相同,完全惟七言仄韵诗两绝合为一。其所不同者仅有第三句协韵,以及下添一个三字句而已,但此三字句亦须协韵。[惜香词]后段三字句不协韵,实系错误。七言句第一三字平仄虽可通融,故如杨慎词,于后半第三句作仄平平仄平平仄,则非初学者所宜法矣。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背景:《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6.描写秋日黄昏诗句

暮立

【唐】白居易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

春村

【唐】白居易

二月村园暖,桑间戴胜飞。

农夫舂旧谷,蚕妾祷新衣。

牛马因风远,鸡豚过社稀。

黄昏林下路,鼓笛赛神归。

望江州

【唐】白居易

江回望见双华表,知是浔阳西郭门。

犹去孤舟三四里,水烟沙雨欲黄昏。

紫薇花

【唐】白居易

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

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

沙上月

【唐】鲍溶

黄昏潮落南沙明,月光涵沙秋雪清。

水文不上烟不荡,平平玉田冷空旷。

独坐

【唐】杜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返照

【唐】杜甫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返照入江翻石壁,

归云拥树失山村。衰年肺病唯高枕,绝塞愁时早闭门。

不可久留豺虎乱,南方实有未招魂。

归燕

【唐】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唐】杜牧

扰扰复翻翻,黄昏扬冷烟。

毛欺皇后发,声感楚姬弦。

蔓垒盘风下,霜林接翅眠。

只如西旅样,头白岂无缘。

残花

【唐】韩偓

余霞残雪几多在,蔫香冶态犹无穷。黄昏月下惆怅白,

清明雨后寥梢红。树底草齐千片净,墙头风急数枝空。

西园此日伤心处,一曲高歌水向东。

乌栖曲

【唐】李端

白马逐朱车,黄昏入狭斜。狭斜柳树乌争宿,

争枝未得飞上屋。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

登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落花

【唐】李中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

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

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摇落

【唐】韦庄

摇落秋天酒易醒,凄凄长似别离情。

黄昏倚柱不归去,肠断绿荷风雨声。

江亭晚望

【唐】宋之问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鸟归沙有迹,帆过浪无痕。

望水知柔性,看山欲断魂。纵情犹未已,回马欲黄昏。

长溪秋望

【唐】唐彦谦

柳短莎长溪水流,雨微烟暝立溪头。

寒鸦闪闪前山去,杜曲黄昏独自愁。

春愁

【唐】韦庄

自有春愁正断魂,不堪芳草思王孙。

落花寂寂黄昏雨,深院无人独倚门。

7.描写秋天和夕阳句子

暮色苍苍,起身凝视远方葱苍茂密的树,它们似乎都带着凄清的秋色,沉浸在日落后萧瑟里。一景一情,如此静穆,祥和。岁月悠悠,物是人非,夕阳西下,一切无法从头。忽见一鸟归巢去,不免想起古人的感叹。眼看天色渐黑,不如归去。..

秋末的黄昏来得总是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村庄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