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花令:含"春"字的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 宋·朱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长恨歌》 唐·白居易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长恨歌》 唐·白居易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长恨歌》 唐·白居易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长恨歌》 唐·白居易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 唐·白居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长恨歌》 唐·白居易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长恨歌》 唐·白居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 / 柳枝词》 唐·贺知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 宋·王安石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唐·杜甫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近代·**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卜算子·咏梅》 近代·**……。 2.飞花令,你知道多少含春的诗词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6.红酥手。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7.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8.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9.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10.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11.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14.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17.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18.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19.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20.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2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2.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24.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25.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2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2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29.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3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 3.飞花令中带春花山风雨月字的诗词带“春”的诗句: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4、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阁一首》 5、春风春雨花经眼,江北江南水拍天。 ——宋·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带“花”的诗句: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清·李清照《醉花阴》 2、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唐·李白《清平调 》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唐·孟浩然《春晓》 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唐· 李白《花间独酌》 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 杜甫《春望》 6、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唐· 翁宏《春残》 带“山”的诗句: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晋·陶渊明《饮酒》 带“风”的诗句:1、大风起兮云飞扬。 ——汉 刘邦《大风歌》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 志南《绝句》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凉州词》 5、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 晏殊《蝶恋花》 6、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宋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带“雨”的诗句:1、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唐 · 白居易《长恨歌》 2、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宋 · 陆游《卜算子·咏梅》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宋 ·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唐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 宋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6、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带“月”的诗句: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 唐·王维《酬张少府》 2、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 唐·李商隐《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3、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 唐·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4、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 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6、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唐·李白《关山月》。 4.飞花令,你知道多少含春的诗词1.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7.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8.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9.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10.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1.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12.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4.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 15.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6.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 17.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8.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9.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0.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21.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2.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24. 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25.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6.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7.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28.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29.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30.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受字数限制,以上供参考。 5.古诗词《飞花令》常用字及例句有哪些花: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山中》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