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的以江为景的诗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早发白帝城 》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4、《将进酒》 李白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1]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鲁迅以牛自喻的诗句是鲁迅先生曾说过:“我好像一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血.” 牛很普通,在乡村里经常可以看见它的身影,但它同样也很伟大.年轻力壮的牛可以拉犁,奶牛可以产奶,牛皮可以做鞋,牛肉还可以吃.在乡间,随处可见它的身影.牛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人们,却在牛棚的角落边默默地死去,而不求回报.没有人会注意一头牛的死去,更没有人会在它死去后,想起它曾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它默默无闻地诞生在世上,又默默无闻地离去,但却给人们留下了许多东西. 这默默无闻的牛让我想起了许多生活中像它一样的人:种地的农民、工厂的工人、学校的老师……他们就像牛一样,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求多大的回报.而社会缺少了他们,又怎么可能像现在这样呢?没有了农民,人们就没有粮食蔬菜吃;没有了工人,就没有了高楼大厦;没有了老师,学生就学不到知识.这又使我想起了那些参加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他们忍受着天寒地冻,忍受着干旱洪水,为祖国的西部换来了繁荣昌盛.那么艰难的事,他们都坚持下来了.然而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回报呢? 然而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常把老师的奉献比作"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间最伟大的奉献也在于此.教师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学生,一批批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而奔赴社会建设的洪流.当老师们放下手中的粉笔,满头银丝时候,感叹桃李满天下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感触到奉献之后的欣慰. 3.有没有以涂和毅字开头的诗句涂字开头诗句: 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涂足油应尽,干陀帔半隳。 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 涂刍去国门,秘器出东园。 涂山来去熟,唯是马蹄知。 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草草门巷喧,涂车俨成位。 草草闾巷喧,涂车俨成位。 涂山烽候惊,弭节度龙城。 涂泥亲杖屦,苔藓渍衣襟。 涂穷始解东归去,莫过严光七里滩。 涂涂沟塍雾,漠漠桑柘烟。 涂刍联法从,营骑肃旌门。 涂刍随昼哭,数里至松门。 淮水源流远,涂山礼命升。 涂山已见首诸侯,麟阁终当画元老。 晰晰窥晓星,涂涂践朝露。 涂山间来上,敬爱如登龙。 地接幽王垒,涂分郑国渠。 一朝事鞞鼓,策马度涂山。 涂山横地轴,万里留荒服。 毅字开头诗句: 俾我雄子魄动,毅夫发立,怀恩不浅,武义双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