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湖水的诗句有那些>-----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苏轼《夜泛西湖五绝》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底。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辅发滇菏鄄孤殿酞东喀,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的诗句。诗句集中描写了苏堤醉人的景色。“西湖风景六条桥,一株杨柳一株桃。”每到阳春三月,柳丝轻扬,翠浪翻空,碧桃吐艳,红霞满地,十里长堤,弥漫着绿烟彩雾,馨香馥郁,令人陶醉。明代张宁《苏堤春晓》诗道:“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陆游也有 “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可见,写苏堤都离不开烟柳、红桃、歌莺。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 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郑清 2.形容湖泊的诗句描写湖泊的诗句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2、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4、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6、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7、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8、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9、舟如空里泛,人似镜中行。()——释惠标《咏水》 10、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1、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12、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宋·杨万里《小池》 13、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张宁 1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1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16、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17、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 1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19、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描写湖水的诗句,急用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花摇情满江树。 <<;谒金门>>;-----冯延巳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捋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4.关于古诗词中描写湖泊与沙漠的名句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流传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5.有关描写山水,湖水中的鱼的诗句有那些山 :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水 :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鱼:1、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张志和《渔歌子2、竟说田家风味美,稻花落后鲤鱼肥.——清��朱凤翔《村处闲吟》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小石谭记》。 6.描写山水湖泊的诗句一、山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三国 曹操《观沧海》)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5、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宋 苏轼《题西林壁》)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 杜甫《望岳》) 二、水 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 李白《将进酒》)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宋 苏轼)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 李白) 三、湖 1、苏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唐代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3、宋代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4、唐代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5、《登岳阳楼》 唐代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四、山水 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 李白《望天门山》 3、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 唐 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4、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唐 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5、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 王维《汉江临泛》 6、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宋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宋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元 张养浩《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