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杨树的诗歌热爱生命 食指 也许我瘦弱的身躯像攀附的葛藤, 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 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 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 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我的碑文, 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 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 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 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 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 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 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 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 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 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 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2.赞颂白杨树 诗歌白杨礼赞 茅 盾 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3.废话诗歌的介绍废话诗歌是杨黎的命名。是把基本信息十年代“口语诗歌”及非非主义的延续和发展。杨黎认为我们生活中充满了官话、套话、假话,诗歌就是让我们说人话。人话常常被人称为“废话”。在这种观念下,于是产生了“废话诗歌”。这显然是和时下知识分子及学院派诗歌那种以修辞、形而上思想为主的诗歌的反拨,崇尚当下、平易、直白。废话诗歌和下半身及后来的垃圾派是有差别的,它更在乎语言的表达方式,而不是表达的内容。当然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 4.什么是台阁体诗歌台阁体是明代永乐至成化年间的 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杨士奇、杨荣、杨溥,号称“三杨”。 三人历事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都是当时的台 阁重臣,故其诗文有台阁体之称。“三 杨”位极人臣,备受皇帝宠信,发为诗文,饱含富贵福泽之气。 粉饰太平、歌 功颂德,“应制”和应酬之作,充斥在 他们的诗文集中。因此,台阁体貌似雍 容典雅,平正醇实,实则脱离社会生 活,既缺乏深湛切著的内容,又少有纵 横驰骤的气度,徒有其工丽的形式而 已。 这种文风由于统治者的倡导,一般利禄之士得官之后竞相摹仿,以致沿为 流派,文坛风气遂趋于庸肤,而且千篇 一律。台阁体萎弱冗沓的文风至成化以 后渐为时代所不容,先有茶陵诗派的崛 起,后有“前七子”的倡言复古,在复 古论的冲击之下,台阁体逐渐失去了往 昔的地位。 5.杨万里的其他描写童真童趣的诗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注释: 1.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2.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3.棹:船桨。 4.怪生:怪不得。 子弄冰 作者: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瓈碎地声。 【脱晓冰】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 【铮】古代一种像锣的乐器。 【玻瓈】古时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不是现在的玻璃。 白 莲 井花新抻白芙蕖, 坐看纷纷脱雪肤。 自拾落英浮水面, 玉舟撩乱满江湖。 花头素片剪成冰, 叶背青琼刻作棱。 珍重儿童轻手折, 绿针剌手却渠憎。 6.张继的诗 除枫桥夜泊以外的诗(?——约779),字懿孙,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天宝十二年进士。 大历末,检校祠部员外郎,分掌财赋于洪州。高仲武谓其累代词伯,秀发当时。 诗体清迥,有道者风。今编诗一卷。 有诗《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最为著名。还有以下诗篇。 郢州西楼吟 连山尽塞水萦回,山上戍门临水开。 珠栏直下一百丈,日暖游鳞自相向。 昔人受险闭层城,今人复爱闲江清。 沙洲枫岸无来客,草绿花开山鸟鸣。 登丹阳楼 寒皋那可望,旅客又初还。 迢递高楼上,萧疏凉野间。 暮晴依远水,秋兴属连山。 浮客时相见,霜雕朱翠颜。 春夜皇甫冉宅欢宴 流落时相见,悲欢共此情。 兴因尊酒洽,愁为故人轻。 暗滴花垂露,斜辉月过城。 那知横吹笛,江外作边声。 会稽秋晚奉呈于太守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 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 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题严陵钓台 旧隐人如在,清风亦似秋。 客星沈夜壑,钓石俯春流。 鸟向乔枝聚,鱼依浅濑游。 古来芳饵下,谁是不吞钩。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衔獭?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洛阳作 洛阳天子县,金谷石崇乡。 草色侵官道,花枝出苑墙。 书成休逐客,赋罢遂为郎。 贫贱非吾事,西游思自强。 晚次淮阳 微凉风叶下,楚俗转清闲。 候馆临秋水,郊扉掩暮山。 月明潮渐近,露湿雁初还。 浮客了无定,萍流淮海间。 送窦十九判官使江南 游客淹星纪,裁诗炼土风。 今看乘传去,那与问津同。 南郡迎徐子,临川谒谢公。 思归一惆怅,于越古亭中。 酬张二十员外 前国子博士窦叔向 故交日零落,心赏寄何人。 幸与冯唐遇,心同迹复亲。 语言未终夕,离别又伤春。 结念湓城下,闻猿诗兴新。 江上送客游庐山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佳句向谁传。 会稽郡楼雪霁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望霁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飘纱。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冯翊西楼 城上西楼倚暮天,楼中归望正凄然。 近郭乱山横古渡,野庄乔木带新烟。 北风吹雁声能苦,远客辞家月再圆。 陶令好文常对酒,相招那惜醉为眠。 送邹判官往陈留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藩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氓。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酬李书记校书越城秋夜见赠 东越秋城夜,西人白发年。 寒城警刁斗,孤愤抱龙泉。 凤辇栖岐下,鲸波斗洛川。 量空海陵粟,赐乏水衡钱。 投阁嗤扬子,飞书代鲁连。 苍苍不可问,余亦赋思玄。 感怀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长相思 辽阳望河县,白首无由见。 海上珊瑚枝,年年寄春燕。 奉寄皇甫补缺 京口情人别久,杨州估客来疏。 潮至浔阳回去,相思无处通书。 枫桥夜泊 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阊门即事 耕夫召募逐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安公房问法 流连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上清词 紫阳宫女捧丹砂,王母令过汉帝家。 春风不肯停仙驭,却向蓬莱看杏花。 送顾况泗上觐叔父 吴乡岁贡足嘉宾,后进之中见此人。 别业更临洙泗上,拟将书卷对残春。 留别 何事千年遇圣君,坐令双鬓老江云。 南行更入山深浅,岐路悠悠水自分。 送张中丞归使幕 独受主恩归,当朝似者稀。 玉壶分御酒,金殿赐春衣。 拂席流莺醉,鸣鞭骏马肥。 满台簪白笔,捧手恋清辉。 华州夜宴庾侍御宅 世故他年别,心期此夜同。 千峰孤烛外,片雨一更中。 酒客逢山简,诗人得谢公。 自怜驱匹马,拂曙向关东。 赠章八元 相见谈经史,江楼坐夜阑。 风声吹户响,灯影照人寒。 俗薄交游尽,时危出处难。 衰年逢二妙,亦得闷怀宽。 城西虎跑寺 石势虎蹲伏,山形龙屈盘。 寺开梁殿阁,坟掩晋衣冠。 出涧泉声细,斜阳塔影寒。 近城多战鼓,栖息此中安。 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 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奉送王相公赴幽州 黄阁开帏幄,丹墀拜冕旒。 位高汤左相,权总汉诸侯。 不改周南化,仍分赵北忧。 双旌过易水,千骑入幽州。 寒草连天暮,边风动地愁。 无因随远道,结束配吴钩。 重经巴丘 昔年高接李膺欢,日泛仙舟醉碧澜。 诗句乱随青草落,酒肠俱逐洞庭宽。 浮生聚散云相似,往事冥微梦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风回首泪阑干。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游灵岩 灵岩有路入烟霞,台殿高低释子家。 风满迥廊飘坠叶,水流绝涧泛秋花。 青松阅世风霜古,翠竹题诗岁月赊。 谁谓无生真可学,山中亦自有年华。 河间献王墓 汉家宗室独称贤,遗事闲中见旧编。 偶过河间寻往迹,却怜荒冢带。 7.关于橡皮的诗歌我读了戴玮写的一首诗歌: 橡 皮 小小一块橡皮, 性格温柔坚定。 为了捍卫真理, 粉骨碎身也行。 只要错误改正, 宁愿舍弃生命。 常人看来是十分普通的学习用品——橡皮,通过作者的描绘、抒情。作者把一件无生命的小东西,拟写成了一个具有高尚品格,完美精神的人。 全诗以拟人的写作手法,从落笔一开始就形象地写出了它的性格,接着又生动地描绘了它的精神风貌,最后以宁愿为他人做出最大的牺牲——舍弃生命来尽情讴歌橡皮的崇高品格。 全诗虽是在说橡皮,但我们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它是以物喻人,人活在世界上就要像一块橡皮一样,不断改正错误;不断献身世界;不断献身人类吗?是的,就要像橡皮! 读了这首诗还可以让人体会到,作者是化用了南宋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的诗歌《过零丁洋》和宋·于谦《咏石灰》这两首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沉浮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所以《橡皮》这首诗,思想性很强,富有感染力,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写出了橡皮的风格、品格、人格,它不正是我们小朋友学习的榜样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