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能提供一下有关于描写李师师的诗句李师师与诗词 李师师是北宋末年色艺双绝的名伎,其事迹多见于野史,笔记小说。 李师师最擅长的是“小唱”,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宋代有多位著名词人曾经李师师有过交往,留下了多首跟她有关的词作。 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 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 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 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武功员外郎贾奕曾与李师师交情深厚,由于宋徽宗常去李师师处,别人去不大方便,颇有怨言。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 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 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被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秦观曾作《生查子》词写她的色容: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2.李师师诗句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闷闷不乐,时有高俅、杨戬在旁陪侍,高俅见了,便进言道:“陛下贵为天子,何事不可为!正可及时行乐,以期不负韶华,况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未免老大徒伤。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当排遣愁怀,力寻欢乐,以免辜负年华。”正说着,忽然一阵风飘过管弦之声。徽宗说:“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这样快乐。朕欲出观市廛景至,恨无其由。”杨戬立即说:“这个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样。我等装成仆从,自后窄门出去私行,就可以畅观市廛风景了。”就这样徽宗被两个奸里引出皇宫。一路穿大街、过小巷,但见到处是歌台舞榭,酒市花楼,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兴,天色将暮的时候,来到金环巷。这里的风趣又与他处不同,户户家家,帘儿底笑语喧哗,门儿里萧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来高俅常常在这里出入,尤其认得名妓李师师,特地把徽宗引来。有诗一首形容李师师的美貌: 嚲眉鸾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凤鞋半折小弓弓,莺语一声娇滴滴。 裁云剪雾制衫穿,束素纤腰恰一搦。 桃花为脸玉为肌,费尽丹青描不得。 欧阳修晏殊同时代的“张三中”(因其《行香子》词中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之句)“张三影”(因其曾自举平生得意之三词带影字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天仙子》];“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归朝欢》];“柳径无人,堕风絮无影”[《剪牡丹》)])之称的著名词人张先张子野,曾专门为李师师新创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曰: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于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苏门四学士”之一、善写男女情爱、“文丽而思深”的秦观秦少游,描写李师师妆容相貌的词作,就更加言简意赅,生动传神。一首《生查子》,广为传唱: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另一首赠给李师师的词作《一丛花》写出了一代名妓的风情韵致。词曰: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假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而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精通音律、享有“词家之冠”美名的周邦彦(字美成)的几首词。南宋张端义《贵耳集》记载:一天,风流皇帝宋徽宗赵佶突然驾临李师师寓所。先他而至的周邦彦避之不及,情急之下,便躲到了睡床底下。宋徽宗当时给李师师带去了一枚江南进贡的新鲜橙子,对坐享用,一番缱绻言谈。徽宗离去之后,周邦彦根据床下亲闻,写成一首《少年游》词,如下: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后来有一次李师师在徽宗面前唱起这首词,徽宗问是谁的作品,李师师不敢隐瞒,据实以告。宋徽宗听后,狎妓秘密被人窥知的恼怒和醋意兼而有之,心中不悦,很快便下令将周邦彦“押出国门”。一二天后,徽宗再到李师师寓所时,适逢李师师给周邦彦饯行去了。坐等至深夜初更的宋徽宗,见到愁容满面、脸带泪痕的李师师,怒问其何事晚归。得知是饯别被自己黜出京城的周邦彦去了,便问周邦彦离别之际有何词作,李师师告以有一首《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不料,听李师师唱罢此曲,徽宗龙颜大悦,随即下令召周邦彦回汴京,委以“大晟府乐正”一职——当时朝廷音乐机关的最高长官。 故事可能系附会演义而成,未必真有其事。但周邦彦跟李师师往来,写过跟她有关的词作,大约却是事实。宋代无名氏《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周邦彦有一首《玉兰儿》,记录了他初见李师师的印象,“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宋人陈鹄《耆旧续闻》记载,周邦彦到过李师师家后,写了一首《洛阳春》,“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湿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3.关于李师师的故事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4.寻找一些关于青楼的诗句忆青楼 破砖残瓦似相识, 孤燕细语亦相知。 犹记纸醉金迷时, 秦淮河水尽胭脂。 叹青楼 抬头望, 饭已凉, 残雪遍木床, 昔日青丝尽白霜, 人老珠黄, 晚景更凄凉。 旧时多少痴心汉, 山盟海誓皆相忘, 问苍天! 我辈何罪? 所遇尽为负心郎!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几时好? 1.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韩君平,他在安史之乱中与妻子柳氏失散。战乱之后,他不知道妻子是否还活着,更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改嫁?于是请人带了一袋黄金和一页诗文去寻访妻子的下落。 而与丈夫失散若干年之后的柳氏已经削去头发作了尼姑,呜咽之余回信是一首《杨柳枝》:“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后有以章台柳比喻妓女 2. 欢寝方浓,恨鸡声之断爱;ؤ 思怜未洽,叹马足以无情。 ؤ 使我劳心,因君减食;ؤ 再期后会,以结齐眉。 长安名妓刘国容,国色天香,才思敏捷,常与诗人们迭吟递唱。 她与新科进士郭昭述情浓似酒,离别时赠情郎的一首短诗。 虽写离别,但却是何等风光旖旎。 3.遣怀 作者:唐·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追忆扬州岁月之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转掌书记,居扬州。 当时他三十一、二岁,颇好宴游。从此诗看,他与扬州青楼女子多有来往,诗酒风流,放浪形骸。 故日后追忆,乃有如梦如幻、一事无成之叹。 小杜也算是唐诗人中的风流才子 表面放荡不羁,留连胜色,可其实他诗忧国忧民吧。 他另一首写歌女的诗: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这说到后庭花,不得不说南朝陈后主的贵妃张丽华,她本是歌妓出身,发长七尺,光可鉴人,陈后主对她一见钟情,据说朝堂之上,还常将其放在膝上共商国事。当时杨坚正积蓄兵力,有夺取天下之心,而陈后主并不在意,还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陈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临春”、“结绮”、“望仙”三阁,自居临春阁,张丽华住结绮阁,龚孔二贵妃同住望仙阁,整日只作饮酒赋诗之事。 陈后主曾做一首《玉树后庭花》: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 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 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5.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亦有几句: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倒像是写青楼女子的一生。 6.李贺的将进酒里有: 琉璃钟,琥珀浓, 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 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 皓齿歌,细腰舞。 (可用作青楼酒宴描写) 7.淫词滥调: 幸因今日,得睹娇娥。 眉如初月,目引横波。素胸未消残雪,透轻罗。 朱含碎玉,云髻婆姿。 两眼如刀,浑身似玉,风流第一佳人。 及时衣着,梳头京样,素质艳丽青春。善别官商,能调丝竹,歌令尖新。 十指如玉如葱,凝酥体雪透罗裳里。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以上虽然恶俗,有点低级趣味,但可用作青楼女子描写的说。 以上是本人平时积累和刚刚的寻找,希望能帮上忙。 其实应该还蛮多的,你可以多找找那些经常留连青楼的诗人、词人的作品。 5.有关李师师和宋徽宗的故事迷住宋徽宗的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三岁时父亲把她寄名佛寺,老僧为她摩顶,她突然大哭。 老僧人认为她很象佛门弟子,因为大家管佛门弟子叫“师”,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师师。过了一年,父亲因罪死在狱中。 她又邻居抚养长大,渐渐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肤白皙,被经营妓院为业的李媪将她收养,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一时间李师师成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 最后连宋徽宗也闻其名而想一亲芳泽。高俅、杨戬自然怂恿宋徽宗,并信誓旦旦地保证不会走漏消息。 一见到李师师,宋徽宗就觉得这些年简直是白活了。李师师不卑不亢、温婉灵秀的气质使宋徽宗如在梦中。 李师师与高俅早就相识,见位高权重的高大人竟然对这位陌生的客人毕恭毕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确定这也是得罪不得的达官显贵,于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还没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与高俅杨戬赶回去上朝。 从此宋徽宗对后宫佳丽视若无睹,隔三差五就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来李师师这里寻欢作乐,有时还叫着大学士王黼同去。李师师渐渐也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万岁爷驾临,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师师可非往日可比,身份虽然仍是名妓,却也“名花有主”,有权势的王公贵族也只能望“师”兴叹。 可是偏有武功员外郎贾奕以前与李师师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师师,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发,写了一首讽刺宋徽宗的词: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珲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宋徽宗听说后大怒,差点杀了他,最后还是贬到琼州做了个参军。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 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彦趁着这个空儿前来看望李师师。二人正在叙阔之际,忽报圣驾前来,周邦彦躲避不及,藏在床下。 宋徽宗送给李师师一个新鲜的橙子,聊了一会儿就要回宫,李师师假意挽留道:“现已三更,马滑霜浓,龙体要紧。”而宋徽宗正因为身体没全好,才不敢留宿,走了。 周邦彦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词: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岂知宋徽宗痊愈后来李师师这里宴饮,李师师一时忘情把这首词唱了出来。 宋徽宗问是谁做的,李师师随口说出是周邦彦,话一出口就后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彦也一定在屋内。 脸色骤变,过了几天找借口把周邦彦贬出汴京。 李师师为其送行,并将他谱的一首《兰陵王》唱给宋徽宗听: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 登临望故国,谁谶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桑条过千尺,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映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凄侧。 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记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也觉得太过严厉了,就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 宋徽宗玩物丧志,对边境上的危机满不在乎,终于在靖康之难成了俘虏。 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家产抗金,自己遁入空门。 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6.李师师为什么被称为“飞将军”李师师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京城名妓。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对当时开封繁盛的京瓦伎艺也有所记载,并把李师师排在四大名妓首位。李师师是歌妓,能歌善舞,擅长诗词歌赋,与她往来的多是宋代的社会名流、文人雅士。 但一个女流之辈,为什么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们称之为“飞将军”呢?“飞将军”一名,本来是指汉代的李广。 李广擅长骑马射箭,快速如飞,其功夫在当时匈奴人之上,所以匈奴人不敢与李广交战,称之为“飞将军”。 《史记•李广列传》记载:“天子乃召拜广为右北平太守……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当时的文人们称李师师为“飞将军”,实际上是一种文人化的调笑式的戏称。 《东京梦华录》记载:“李师师,汴京角妓,有侠气,号飞将军。”所谓有侠气,就是说李师师慷慨重情义,有男儿之志,巾帼不让须眉。 因为李广是慷慨大气的人,而李师师与社会上三教九 流交往,既有风流儒雅的文人,也有江湖上的人物宋江等,也与 当时的圣上过往,均能落落大方,也确实不容易。 说李师师是“飞将军”还因为她身轻如燕,长得十分苗条。 秦观在《生查子》中这样描述李师师:“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 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看 遍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说的就是李师师苗条如柳枝,婀娜动 人。宣和七年,宋徽宗将皇位传给太子钦宗,自己躲进太乙宫, 自号道君教主。 李师师失去靠山,沦为平民。靖康元年,宋钦 宗还下令抄了李师师的家。 《大宋宣和遗事》一书记栽李师师 被抄家后,就流落到南方,嫁与商人为妻。从历史上关于李师 师的文献记载来看,李师师没有生下子女,其中一个主要的原 因可能是她太苗条了,生育力就自然下降了。 以“环肥燕瘦”著 称的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也因为太苗条而一直没有给汉成帝生 下子女。在这个意义上,文人们称李师师为“飞将军”还真有点 戏谑恶搞的意思。 7.李师师李师师作为一个名满京华、色艺冠绝的名妓,住在金线巷。 宋徽宗听说她的名声之后,竟微 服私寻至金线巷。常常坐着小轿子,带了几名内臣与李师师来往。 虽是微行,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很快被传得满城风雨。《翁天脞语》云:“山东巨寇宋江,将图归顺,潜入东 京访师师。” 后来,宋徽宗见事既已为人所知,便不再偷偷摸摸,干脆把她弄到皇宫内,封为瀛国夫人(有人说是封为李明妃),公然过起了名正言顺的快活神仙日子。可惜好景不长,不久,金兵进逼京师,徽宗害怕,便将皇位让给太子钦宗,自己躲进太乙宫,做起了“道君教主”。 李师师失去了靠山,被逐出宫门,地位一落千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