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秋的意境的诗词金风抽丰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金风抽丰辞》 金风抽丰萧索天色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家声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物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葱茏,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声万户竹,冷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寒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景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云路鹏程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火食寒橘柚,秋景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在即,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行珠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金风抽丰 唐。窦巩《秋夕》 重逢不消忙回去,时过境迁蝶也愁 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斜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偶然飞独鸟,斜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淡漠,残照当搂 宋·。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几多斜阳中。知为那个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尤物》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景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几多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金风抽丰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 杂 咏九首》 孤村夕阳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白朴《天净沙·秋》 2.那些关于秋天的宋词《苏幕遮·碧云天》——宋代·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白话译文: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扩展资料: 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名句。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苏幕遮·碧云天 3.求描写秋天的古诗,要多,很有意境的那种《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描写秋天的词: 《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波媚 【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4.求一首关于深秋的有诗意和意境的诗词金风抽丰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 刘彻《金风抽丰辞》 金风抽丰萧索天色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晋。 陶渊明《酬刘柴桑》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家声 南朝梁。 范云《别诗》 树树皆秋景,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物异,秋似洛阳春 唐。 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葱茏,秋水日潺湲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秋声万户竹,冷色五陵松 唐。 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 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寒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景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 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云路鹏程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火食寒橘柚,秋景老梧桐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 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 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在即,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唐。 钱起《题苏公林亭》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唐。 杜牧《秋夕》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行珠 唐。 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金风抽丰 唐。窦巩《秋夕》 重逢不消忙回去,时过境迁蝶也愁 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斜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 秋景偶然飞独鸟,斜阳无事起寒烟 宋·。 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 渐霜风凄紧,关河淡漠,残照当搂 宋·。 柳永《八声甘州》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宋。 柳永《八声甘州》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宋。黄庭坚《念奴娇》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宋。 秦观《秋日》 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宋。·秦观《木兰花》 绿荷几多斜阳中。 知为那个凝恨、背西风 宋。秦观《虞尤物》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景 宋。 ·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几多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金风抽丰吹白波,秋雨呜败荷。 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 杂 咏九首》 孤村夕阳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元。 ·白朴《天净沙·秋》。 5.描写秋天的古诗带诗意秋词(二首)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其一:自古以来的人们都说秋天是悲凉的,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里晴空,一只仙鹤飞在云上, 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其二:秋天来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焦黄色,其中却有几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像春色那样使人发狂。 赏析 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他指引人们看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说,“便引诗情到碧霄”。“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诗的主题思想。 这两首《秋词》主题相同,但各写一面,既可独立成章,又是互为补充。其一赞秋气,其二咏秋色。气以励志,色以冶情。所以赞秋气以美志向高尚,咏秋色以颂情操清白。景随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妆,见性情,显品德。春色以艳丽取悦,秋景以风骨见长。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诗人只是如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质彬彬的君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这是两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诗人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表达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蕴,也有艺术魅力,发人思索,耐人吟咏。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艺术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唤起人们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飘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红艳艳胜过二月的花。 赏析 诗歌通过诗人的感情倾向,以枫林为主景,绘出了一幅色彩热烈、艳丽的山林秋色图。远上秋山的石头小路,首先给读者一个远视。山路的顶端是白云缭绕的地方。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白云缭绕而不虚无缥缈,寒山蕴含着生气,“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这只是在为后两句蓄势,接下来诗人明确地告诉读者,那么晚了,我还在山前停车,只是因为眼前这满山如火如荼,胜于春花的枫叶。与远处的白云和并不一定看得见的人家相比,枫林更充满了生命的纯美和活力。 6.特别有意境的宋词【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