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描写蚕结茧的诗句

1.蚕要结茧了作文

总评:小作者在文中以时间为序,抓住自己的心理描写比较细致地展现了蚕宝宝吐丝结茧的情景(用丰富的心理描写串联全文是本文最大的亮点),文字朴实却不乏生动,语句通顺,字里行间表现出了小作者对“蚕宝宝”们的喜爱与呵护,以“梦”结尾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加了作文精彩。

是篇三年级的好作文,建议转为精品。点评人:泉州晓婷前天晚上,我打开养蚕的盒子,发现里面的桑叶还好好的,蚕宝宝一口也没咬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顿时感到很奇怪,“以前蚕宝宝一天就要吃掉好几片桑叶”。

于是,我仔细地端详起蚕宝宝,这一看可让我吓了一跳,蚕宝宝在角落里,头一摇一摇地,嘴巴里还一直吐着像丝线一样的东西,白白的。(用好奇的心理描写引出文章主体内容,好!)看到这情景,(很好的过渡)我忙忙地叫爸爸过来,问:“这蚕怎么搞的,不吃桑叶,嘴里一直在吐东西?”爸爸一听,笑了说:“它要结茧了。”

爸爸的话让我更加疑惑了:“你不是说蚕宝宝要到小拇指那么大才结茧吗?”爸爸用手指着蚕宝宝说:“你看蚕宝宝嘴里吐出的东西就是用来结茧的丝。”我还是不相信爸爸说的话:“明天再来看看蚕宝宝是不是真的要结茧。”

(神态、心理描写真实而贴切,也可以看出小作者的确经过了细致的观察才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字来。)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盒子,看见蚕宝宝真的在吐丝结茧,我想:我的蚕宝宝都开始吐丝结茧了,但官冰月的还没有,一定是我照顾得更好。”

以前,为了让蚕宝宝吃得更好,我就请林小妍帮忙从农村带来又鲜又嫩而且还是蚕宝宝最爱吃的三角桑叶,到了晚上我还把它放进被窝里,怕它冻着。(下划线标识字词,把一个喜爱蚕的孩童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第三天,我急匆匆地打开盒子,惊喜地看见蚕宝宝已经把茧结好了,那茧的样子是椭圆形的,和鸽子蛋一样大小,它的颜色有两种:白色和黄色,美丽极了。(文字朴实,但我们还是能感受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蚕茧的外型描写准确。)看着蚕茧,我真希望蚕宝宝快快破茧成蛾。

(“破茧成蛾”这个自创词真是太形象、贴切了!)当天晚上,我又小心翼翼地把蚕宝宝放进被窝里,陪我睡觉、一同做美梦。(下划线标识的语句形象生动,好句!)晚上,我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蚕宝宝变成蚕蛾后,用尖利的嘴巴把茧咬了一个窟窿,慢慢地爬了出来,张开翅膀,“扑腾”几下飞向了蓝天……。

(很生动的“梦”。以“梦”收束全文,反衬出了自己对蚕的喜爱之情,通过本段的描写看得出小作者是个很有思想的孩子。)

2.关于桑蚕的诗句

《野蚕》

——唐·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作茧》

——元·王冕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簇蚕辞》

——唐·王建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描写蚕的诗句5首

1、《咏蚕》唐代: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译文:辛勤劳苦获得的蚕茧不满筐,深夜里煮蚕抽丝恨比丝更长。

贵人们穿绫罗哪知道养蚕苦,他们只是贪恋衣上的绣鸳鸯。 2、《田家行》唐代:王建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译文: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男人们的话语里充满了喜悦,女人们的脸上也洋溢着笑容,家家户户再也没有怨言,说的话也和往常不一样了。

虽然五月天气炎热,此时的麦风却给人以清凉的感觉。在村中的屋檐下,妇女们正忙着用缲车缫丝,缲车上发出一阵阵倾细的声音。

家蚕丰收,野蚕做的茧再也没有人来收取,于是这些茧在树上就变成了秋蛾,在树叶间扑扑地飞舞着。麦子收割以后一筐一筐地堆放在麦场上,绢布织成后一匹一匹地缠在轴上,农民们可以确认今年的收成已足够缴纳官府的赋税了。

不指望还有入口的粮食,也不指望还有绢布剩下来做件衣服穿在身上,只是暂且可以免除去前往城中卖掉自己的小黄牛了。农民家庭的衣食实在谈不上什么好与坏,只要家里人不被捉进县衙门,便是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3、《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代: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译文: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4、《鹧鸪天·送廓之秋试》宋代: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译文:廓之你在这初秋微凉的天气、穿着白色苎麻织成的新衣、离开我去参加科举考试。

我仿佛看到了你以后参加考试的情景,你将与其他考生们一道在考场里专心致志地书写,犹如春蚕啃食桑叶,回廊里沙沙有声。乡试放榜时飘拂的桂花香已经先散向了月殿,你一定能名登桂榜,蟾宫折桂;不仅如此,连下一年桃花浪涌起时像鱼跃龙门一样考试得中的会试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

现在你携带着书和剑走向应试的辽远广阔之路,就像鲲鹏从北海展翅翱游到南海,又像凤凰飞向东升的太阳。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5、《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宋代: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译文:贡院里香烟缭绕,春天的和风又暖又轻,宽阔的庭中一清早就坐满了各地来应试的精英。举子们紧张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疾走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首先重视的是品德操行,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选拔超群的英才,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

4.关于蚕的诗词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蚕的一生——春蚕吐丝,到死方休。现一般指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在古代丝同思,有思念的意思,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

扩展资料:

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

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是李商隐。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张采田准确地概括了无题诗的形式与表达的情感。

5.关于春蚕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唐·李商隐·《无题》)

2、悟人世、正类春蚕(宋·辛弃疾·《贺新郎》)

3、春蚕得衣耕得食(宋·陆游·《短歌行》)

4、春蚕吐尽一生丝(宋·无名氏·《九张机》)

5、春蚕既无食(魏晋·陶渊明·《拟古 其九》)

6、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诗》)

7、人生如春蚕(宋·陆游·《书叹》)

8、时闻铙鼓赛春蚕(宋·陆游·《初夏》)

9、满怀离绪过春蚕(宋·吕渭老·《小重山》)

10、簌簌乡春蚕(元·朱唏颜 ·《满庭芳》)

11、咏春蚕(清·蒋士铨·《水调歌头》)

12、春蚕起中闺(唐·李白·《赠从弟冽》)

13、春蚕忽忽都成茧(宋·黄庭坚·《古乐府白紵四时歌》)

14、妾似春蚕抽缕(宋·王沂孙·《如梦令》)

15、春蚕昨夜眠方起(宋·赵子发·《采桑子》)

16、杀尽春蚕税亦无(唐·薛能·《吴姬十首》)

17、春蚕口吐丝(宋·王之望·《杂诗四首》)

18、春蚕有余功(宋·王之望·《杂诗四首》)

19、宁忆春蚕起(南北朝·沈约·《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诗》)

20、摘叶喂春蚕(唐·宋之问·《相和歌辞·江南曲》)

古诗:

《蚕丝歌》

——南北朝·鲍令晖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野蚕》

——唐·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作茧》

——元·王冕

6.关于写蚕结茧的作文

在我的精心喂养下,蚕宝宝一天天长大,越来越白,越来越胖,越来越透明了。我知道蚕宝宝要结茧了。于是,我往盒子里放了一些树枝,让它在蚕山上做茧。我看见快要结茧的蚕身上有跟黑黑的脉搏。

有一天,我把桑叶擦干,准备给它为桑叶。我发现它懒洋洋的躺在盒子里,桑叶也不吃了。还有几只蚕在盒子里蠕动着,寻找结茧的最佳位置。有一只蚕,只见它昂着头,挺着胸,头慢悠悠的晃来晃去,一条银丝从它嘴里吐了出来。蚕宝宝不停地扭动身子,变换角度,把丝绕成一个椭圆形,把它自己裹在里面。它肚子里好像有一团永远抽不完,扯不断的丝。慢慢地,蚕丝越绕越厚,把蚕儿整个儿绕在里面。一个雪白的、鸽子蛋一般大小的茧结好了。

看到这个情景,我不禁想到了“作茧制缚”。我觉得这个词语对蚕不公平。在生活中,这个词是贬义词,是形容人自作自受。蚕儿吐得丝可以做衣服,这种为人类自我牺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

过了十多天,裹在蚕茧里面的蚕蛹变成了飞蛾。它把蚕茧咬了个洞,从洞里钻出来。又过了两三天,飞蛾产下卵后就默默的死去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蚕没有华丽的外表,也没有美丽的名字,但它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是令人赞叹的。它要求人们的甚少,仅仅十几片桑叶,给予人们的却甚多。它为人们吐出宝贵的丝,一直吐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们要学习蚕的精神。

7.还有哪些描写蚕的诗句

《蚕丝歌》

——南北朝·鲍令晖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野蚕》

——唐·于濆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咏蚕》

——唐·蒋贻恭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蚕作茧》

——元·王冕

老蚕欲作茧,吐丝净娟娟。周密已变化,去取随人便。有为机中练,有为琴上弦。弦以和音律,练以事寒喧。其功不为小,其用己为偏?作诗寄蚕姑,辛苦匪徒然。

《簇蚕辞》

——唐·王建

蚕欲老,箔头作茧丝皓皓。场宽地高风日多,不向中庭燃蒿草。神蚕急作莫悠扬,年来为尔祭神桑。但得青天不下雨,上无苍蝇下无鼠。新妇拜簇愿茧稠,女洒桃浆男打鼓。三日开箔雪团团,先将新茧送县官。已闻乡里催织作,去与谁人身上著。

8.关于蚕的诗词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蚕的一生——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现一般指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但在古代丝同思,有思念的意思,形容忠贞不渝的爱情。 扩展资料: 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

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这样的诗,往往寄托着作者难言的隐痛,莫名的情思,苦涩的情怀,执著的追求等。

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是李商隐。

古人张采田曾说“无题诗格,创自玉溪,且此体只能施之七律,方可婉转动情。”张采田准确地概括了无题诗的形式与表达的情感。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