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诗句

1.【用什么诗句来歌颂林则徐虎门硝烟】

我觉得应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林则徐自己写的)还有几句靠谱的,我也写一下吧……不对勿怪“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石诗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2.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名句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名句:

一、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白话解释:只要鸦片一天没有消灭,我就一天不回,势必要和这件事杠到底,绝对不中断。

二、儿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儿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白话解释:我的子孙若和我一样,那留钱给他们干嘛?圣贤之人有太多钱只会损害他们的志气;我的子孙要是不如我,那留钱给他们干嘛?又蠢又有钱,只会让他们变得更糟。

扩展资料: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地点是在虎门海滩,由于鸦片数量巨大,因此整个销烟的过程一直持续了二十三天才结束。

这次禁烟引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但是这次销烟的历史意义不容忽视,最大历史意义就是解决了鸦片对我国的危害,开启民智,让民众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对中国今后的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的时候,不仅仅面对着外国列强的压迫,还要应对清朝内部那些为了一己私利,不断使用阴谋诡计来阻止林则徐进行禁烟运动的官员。

但是林则徐无畏强权,一边对抗外来势力,一边抵御内部的压力,成功地将禁烟运动进行下去。几乎将虎门所有的鸦片都销毁了,成功的守护了虎门地区的安宁。

虎门销烟之后,清政府迫于压力,贬谪了林则徐。因为人才难得,因此又被朝廷启用,不断的到陕西、甘肃、云南、广西等地做官,处理一些非常棘手的事情。林则徐在这些地方不但参加了一些军事镇压,而且还大力的发展了当地的经济,真的是哪里需要林则徐,林则徐就往哪里跑。

最后,在广西地区,因为长途奔波,再加上瘴气的感染,所以林则徐最终死在了广西。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林则徐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虎门销烟

3.用什么诗句来歌颂林则徐的虎门硝烟

《赴戌登程口占示家人》 林则徐

力微任重六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则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参观林则徐纪念馆>>

虎门硝烟震帝京, 帝惧罪徐充伊宁.

庙堂江湖皆如此, 忠臣终生忧黎民.

湟渠滚滚千古流, 林公滔滔爱民心.

为民思想古耒重, 精神万载溜后人!

七律·伊宁林则徐纪念馆

林公大名蜚中外,

巍巍雕像肃清高。

谪放边疆心不死,

忧国为民境情豪。

皇渠龙口闪智慧,

万里跋涉传技招。

男儿报国当效以,

中华崛起在今朝。

瞻仰福州林则徐故居

旧瓦颓垣陋巷中,鸡鸣犬吠与民同。不是南天春雷动,谁识柴门卧蛟龙?

炮吼虎门惊天下,砥柱中流看督衙。但教斯人英灵在,西夷不敢小中华!

漫天风雪花飘零,楼台不见月再明。盖世英名沉冤死,我为林公倍伤情。

临终犹呼新豆栏,马革裹尸心未甘。中华英魂终不死,堂堂正气是汉关!

4.用什么诗句来歌颂林则徐虎门硝烟

我觉得应该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林则徐自己写的)

还有几句靠谱的,我也写一下吧……不对勿怪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

“千磨万击还坚韧 ,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石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金错刀行》陆游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报国家。(清?秋瑾《失题》)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5.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令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后来由中华民国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6.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资料

道光1839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

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驭极其复杂的局面。

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

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虎门销烟前,林则徐了解到,过去用火焚烧鸦片,鸦片油渗入土中,一些人就将这些土挖去,熬炼成烟膏.因此他派人在虎门海滩挖出长宽各15丈的2个大池,灌入海水,然后把鸦片投入池内,泡透后放石灰.再打开涵闸让鸦片末泄入茫茫大海。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

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

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

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降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3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

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

虎门销烟意义 [编辑本段]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被撤职查办。他是我国鸦片战争前期的民族英雄。

虎门销烟纪念碑 [编辑本段] 新中国成立前,虎门要塞司令曾在当年销烟的地方立了一座高约一米的“林文忠公销烟处”的纪念碑。但无人管理,整个销烟池旧址杂草丛生,荒芜不堪。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虎门销烟这一大义凛然的壮举,纪念林则徐这一伟大的民族英雄,党和政府于1957年在销烟池旧址上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树起了“林则徐纪念碑”。

1972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将“林则徐纪念馆”改名为“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馆”,把“林则徐纪念碑”改成“鸦片战争虎门人民抗英纪念碑”。这无疑是不合建馆的原意。

于是,在1985年,重新定名为“虎门林则徐纪念馆”,为了更好地收集、研究鸦片战争历史的文物资料,保护鸦片战争遗址,向人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再增加一个馆名“鸦片战争博物馆”(现在两个馆名,一套班子,一个馆址)。1987年,东莞市人民政府先后从海军部队接管了沙角炮台和威远炮台,并分别成立沙角炮台管理所和威远炮台管理所,交由该馆管理。

随后,1989年把原有。

7.谁有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面描写

1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 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洗耳恭听,连声称是. 两万多箱鸦片,23天才全部销毁.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