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的诗歌赵师侠

1.不慕名利的诗句及解析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1333335313763《木兰辞》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杜甫《曲江二首》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同上)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苏轼《满庭芳 蜗角虚名》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 抒怀》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瞻《诫子书》

实淡泊而寡欲兮,犹咍乐而长吟。——曹植《蝉赋》

淡泊:平静恬淡。咍(hai嗨)乐:快乐。这两句大意是:内心平静恬淡而没有多少私欲啊,依然快快乐乐地长声吟唱。这两句托物抒怀,借赞美蝉的“淡泊”、“寡就”、“咍乐”、“长吟”等习性,抒写自己不慕名利、不求富贵的襟怀和吟啸自如、怡然自乐的心境。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於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前赤壁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将进酒》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朱熹

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惠洪

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白居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赵师侠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僧尚颜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舒。——《幽窗小记》

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求扑蝴蝶宋赵师侠翻译及赏析

扑蝴蝶(1)【宋】赵师侠清和(2)时候,薰风(3)来小院。

琅玕(4)脱箨(5),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

园林绿阴初遍。景何限。

轻纱细葛(6),纶巾和羽扇(7)。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8)休羡。

【作者简介】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

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

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

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

有《坦庵长短句》一卷。【注释】(1)扑蝴蝶:词牌名,又名“扑蝴蝶近”。

(2)清和:①天气清明和暖。 ②清静和平。

形容升平气象。③清静和平。

形容人的性情。④声音清越和谐。

⑤诗文清新和顺。⑥农历四月的俗称。

(3)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吕氏春秋·有始》:“东南曰薰风。”唐 白居易《首夏南池独酌》诗:“薰风自南至,吹我池上林。”

明 李东阳《天津八景》诗之四:“层轩南向坐薰风,极目平畴远近同。”陈毅《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宁沪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4)琅玕:亦作“琅玕”。似珠玉的美石。

① 《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 孔 传:“琅玕,石而似玉。”

孔颖达 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诗:“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元 王旭 《离忧赋》:“佩琅玕而服明月兮,裁青霞以为裾;怀真符而欲献兮,顾君门而踌躇。” 清 孙枝蔚 《牛饥纪事二十二韵》:“兽医归部伍,柴药贵琅玕。”

② 传说和神话中的仙树,其实似珠。③ 《山海经·海内西经》:“服常树,其上有三头人,伺琅玕树。”

郭璞 注:“琅玕子似珠。” 晋 葛洪 《抱朴子·袪惑》:“﹝ 昆仑 ﹞有珠玉树,沙棠、琅玕、碧瑰之树。”

唐 杜甫 《玄都坛歌寄元逸人》:“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明 刘基 《江上曲》之四:“琅玕不是人间树,何处朝阳有凤凰。”

④ 指仙树之实。清 孙枝蔚 《寿李书云都谏》诗:“阿阁亘中天,其上巢凰凤。

饱食惟琅玕,亮音闻高罔。”⑤ 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比喻佳肴。《文选·张衡》:“揖让而升,宴于兰堂,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周翰 注:“羞,饮食也。琅玕,玉名,饮食比之。”

唐 陈子昂 《晦日宴高氏林亭序》:“列珍羞於绮席,珠翠琅玕;奏丝管於芳园, 秦 筝 赵 瑟。”⑥ 比喻珍贵、美好之物。

比喻优美文辞。唐 韩愈 《龊龊》诗:“排云叫阊阖,披腹呈琅玕。”

明 杨珽 《龙膏记·旅况》:“裁锦字,吐琅玕,有才无命说应难。”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七九:“手扪千轴古琅玕,笃信男儿识字难。”

⑦ 翠竹的美称,也形容竹之青翠,亦指竹。唐 白居易诗:“剖劈青琅玕,家家盖墙屋。”

唐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诗:“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仇兆鳌 注:“青琅玕,比竹簟之苍翠。”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新居栽竹》之二:“闻种琅玕向新第,翠光秋影上屏来。” 清 吴伟业 《又题董君画扇》诗之二:“ 湘君 浥泪染琅玕,骨细轻匀二八年。”

⑧ 喻冰凌。宋 周邦彦 《红林檎近》词:“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旋融檐滴冻琅玕,风力如刀刮面寒。”⑨ 犹阑干,纵横散乱貌。

《隶释·汉成阳令唐扶颂》:“君臣流涕,道路琅玕。” 明 张煌言 《感遇》诗:“多少雄心空对酒,能无清泪滴琅玕。”

此形容泪珠。(5)箨:拼音tuò,竹笋外层一片一片的壳。

(6)葛:gé(形声。从艹,曷(hé)声。

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

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

如:葛屦(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

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夏衣的代称: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辛弃疾《水调歌头》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葛面(葛粉)。

(7)纶巾羽扇:读:guān jīn yǔ shàn〖解释〗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形容态度从容。

〖出处〗唐·吕岩《雨中花》词:“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太平御览》引《语林》:诸葛武侯与司马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视武侯,素舆葛巾,持白毛(羽)扇指麾,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

(8)浮名薄利: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赏析】上片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琅玕脱箨,方塘荷翠,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

3.淡泊名利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都相对田园诗中几乎都是吧,不为五斗米折腰)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李白的将进酒有一部分都是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他也是田园诗人,所以这种诗也比较多)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咏云〉。

4.关于淡泊的古诗

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运远,浮名薄利休羡(宋·赵师侠)

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明·洪自诚)

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明·洪自诚)

也笑长安名利处,红尘半是马蹄翻(唐·僧尚颜)

看破红尘,顿开名缰利锁(清·李汝珍)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唐·杜牧)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宋·朱熹)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三国·诸葛亮)

幽境自能外见,高怀独出世间痴(宋·惠洪)

谁知将相王侯外,别有优游快活人(唐·白居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李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

5.有关灯火澜珊的诗词

《柳梢青·料峭馀寒》

年代: 宋 作者: 赵师侠

料峭余寒。元宵欲过,灯火阑珊。

宿酒难醒,新愁未解,摇兀吟鞍。

深林百舌关关。更雨洗、桃红未干。

野烧痕青,荒陂水满,春事何堪。

《生查子》

年代: 宋 作者: 洪适

廉纤小雨来,噤罥轻寒乍。

丝竹送迎时,灯火阑珊夜。

铜壶漏故迟,银烛花频灺。

怀我独醒人,健笔方飞洒。

《浣溪沙》

年代: 宋 作者: 王千秋

灯火阑珊欲晓时。夜游人倦总思归。更须冰蛹替挼丝。玉篆古文光灿烂,花垂零露影参差。月寒烟淡最相宜。

6.写柳和梅的诗词句帮我解答

1、柳眼未开梅萼小(宋·欧阳修·《玉楼春》)2、江梅已过柳生绵(宋·李清照·《浣溪沙》)3、柳眼梅腮(宋·李清照·《蝶恋花 离情》)4、恰逢梅柳动(宋·范成大·《临江仙》)5、柳悭梅小未教知(宋·姜夔·《鹧鸪天》)6、柳悭梅小未教知(宋·姜夔·《鹧鸪天》)7、凄惶柳柳与梅梅(宋·张孝祥·《浣溪沙》)8、野梅官柳春全透(宋·张孝祥·《菩萨蛮》)9、柳颦梅笑(宋·王之道·《点绛唇》)10、满眼春生梅柳意(宋·韩淲·《临江仙》)11、梅柳渡江春(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12、也无梅柳新标格(宋·朱淑真·《菩萨蛮》)13、柳底梅边只欠、那人人(宋·张孝祥·《虞美人》)14、凭春约住梅和柳(宋·张孝祥·《虞美人》)15、柳岸梅溪春又生(宋·石孝友·《浣溪沙》)16、柳与梅都发(宋·刘辰翁·《念奴娇》)17、多在梅梢柳上(宋·赵彦端·《清平乐》)18、梅外柳边官事了(宋·李曾伯·《贺新郎》)19、梅梅柳柳闹新晴(元·元好问·《江城子》)20、寻梅问柳(宋·葛长庚·《沁园春》)21、柳眼梅心渐欲春(唐·元稹·《寄浙西李大夫四首》)22、梅柳依稀笛断魂(宋·刘辰翁·《减字木兰花》)23、梅柳约东风(宋·张纲·《好事近》)24、野堂梅柳尚春寒(宋·张孝祥·《南歌子》)25、便熏梅染柳(宋·辛弃疾·《汉宫春 立春》)26、柳眼梅心(宋·朱敦儒·《诉衷情》)27、柳颦梅惨空回首(宋·石孝友·《蝶恋花》)28、梅梅柳柳斗纤秾(宋·辛弃疾·《江神子/江城子》)29、东风著意催梅柳(宋·侯置·《踏莎行》)30、粉梅欺黛柳(宋·石孝友·《念奴娇》)31、都是梅和柳(宋·韩淲·《生查子》)32、先归御柳宫梅(宋·刘一止·《望海潮》)33、梅柳都开了(宋·丘崈·《蝶恋花》)34、柳际梅边腊雪乾(宋·黄机·《鹧鸪天》)35、梅柳冻全醒(宋·无名氏·《水调歌/水调》)36、肯殷勤、访梅寻柳(宋·刘镇2·《水龙吟》)37、雪梅风柳(宋·杨无咎·《探春令》)38、柳浅梅深鬓影松(宋·韩淲·《采桑子》)39、正梅柳、弄香逞色(宋·赵善括·《满江红》)40、御柳宫梅动春意(宋·毛滂·《春词》)41、梅柳蛾蝉斗济楚(宋·赵师侠·《洞仙歌》)42、江梅吹尽柳桥西(宋·韩元吉·《江神子/江城子》)43、冬梅夏柳(宋·俞国宝·《满庭芳》)44、怜它梅柳(宋·史达祖·《东风第一枝》)45、江城梅柳(宋·丘崈·《洞仙歌》)46、粲然梅柳(宋·赵善括·《醉蓬莱》)47、到处柳金梅雪(元·刘敏中 ·《木兰花慢 元夕后小雨》)48、梅出疏篱柳拂池(宋·陆游·《岁晚幽兴》)49、穿梅入柳曾莫逆(宋·王安石·《次韵酬朱昌叔五首》)50、暖日江南梅柳(宋·崔敦礼·《西江月》)51、梅发柳依依(唐·贾至·《对酒曲二首》)52、故园梅柳尚馀春(唐·骆宾王·《畴昔篇》)53、柳梅浑未觉(唐·元稹·《生春二十首》)54、楚柳吴梅(宋·高观国·《声声慢》)55、零落逋梅苏柳(宋·柴望·《念奴娇》)56、野梅官柳(元·蒲道源 ·《点绛唇 次杜仲正经历怀古韵》)57、天寒发梅柳(唐·李益·《送襄阳李尚书》)58、梅梢柳眼弄春娇(宋·张耒·《感春三首》)59、日烘梅柳竞(宋·丘崈·《千秋岁》)60、梅柳争春无了时(宋·仇远·《立春》)61、看柳眼梅金(宋·游子蒙·《满江红》)62、西湖梅柳月(宋·陈造·《苦雨》)63、野梅官柳渐攲斜(宋·苏轼·《餈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十首》)64、水边梅柳倍精神(宋·仲并·《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65、东风变梅柳(唐·李适·《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66、间梅遮柳不胜芳(唐·罗隐·《桃花》)67、送东风、柳烟梅麝(宋·赵彦端·《茶瓶儿》)68、压尽一番梅柳(宋·臧馀庆·《感皇恩》)69、向柳稍梅萼(宋·芮烨·《念奴娇》)70、梅柳夹门植(魏晋·陶渊明·《腊日》)71、柳梅消息年时侯(宋·杨道居·《蝶恋花》)72、几度长安发梅柳(唐·陈陶·《水调词十首》)73、春樊乱梅柳(宋·王安石·《蒙亭》)74、新梅嫩柳未障羞(隋·江总·《怨诗》)75、淮南梅柳想春还(宋·张耒·《福昌官舍后绝句十首》)76、春近也、梅柳频看(宋·陈三聘·《宜男草》)77、野梅官柳何时动(宋·苏轼·《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78、梅压乌云柳压眉(宋·陈世崇·《元夕八首》)79、柳眼梅梢正索诗(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十首》)80、梅梢柳萼未全工(宋·司马光·《早春》)81、薰梅染柳将赠君(唐·李贺·《瑶华乐》)82、宫梅殿柳识天情(唐·崔日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83、绿意红情在梅柳(宋·严抑·《洞仙歌》)84、争春梅柳无三月(宋·黄庭坚·《次韵答马中玉三首》)85、雨过梅柳净(宋·王安石·《奉酬约之见招》)86、二月柳争梅(隋·江总·《雉子斑》)87、萧条梅柳春如许(宋·曹勋·《宫词三十三首》)88、柳与梅争春(唐·李白·《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89、柳岸梅洲胜往年(唐·蔡孚·《郊庙歌辞·享龙池乐章·第二章》)90、看。

7.自创描写江南的诗歌

描写江南的诗词(一)

1、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忆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3、忆江南 ——唐·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丛兰裛露似沾巾,独坐亦含嚬。

4、望江南 ——宋·苏东坡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5、双调望江南 寿秋水 ——宋·刘辰翁

齐眉举,彩侍紫霞记。天上九朝岛冉冉,尊前一笑玉差差。人唱自家词。

篱下菊,醉把一枝枝。花水乞君三十斛,秋风记我一联诗。留着晚香时。

6、双调望江南 寿张粹翁 ——宋·刘辰翁

七日后,董会是垦前。二月之间泽以此,余年河止万三千。日拟醉华筵。

歌白雪,除是雪地传。看取长生部屡倒,眼前橘粟术何直。自唱鹊桥仙。

7、江南好/忆江南 ——宋·赵师侠

天共水,水远与天连。天净水平寒月漾,水光月色两相兼。月映水中天。

人与景,人景古难全。景若佳时心自快,心远乐处景应妍。休与俗人言。

8、望江南 ——宋·朱敦儒

炎昼永,初夜月侵床。露卧一丛莲叶畔,芙蓉香细水风凉。枕上是仙乡。

9、望江南 ——宋·周邦彦

游妓散,独自绕回堤。芳草怀烟迷水曲,密云衔雨暗城西。九陌未沾泥。

桃李下,春晚未成蹊。墙外见花寻路转,柳阴行马过莺啼。无处不凄凄。

10、忆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1、江南柳 ——宋·张先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12、望江南 ——唐·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13、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4、梦江南 ——清·屈大均

悲落叶,叶落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15、宿新市 ——宋·杨万里

春光多在柳梢头,拣得长条插酒楼。便作家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16、题觉海寺 ——宋·黄庭坚

炉烟郁郁水沉犀,木绕禅床竹绕溪。一暇秋蝉思高柳,夕阳原在竹荫西。

17、十景塘散步

横塘如带障底田,十景名今久不全。只有菜花秋稼好,黄云黄锦似当年。

18、韶村夜泊 ——明·谈应祥

芦苇弄秋声,轻舟泊晚汀。客情成鹤梦,人迹似流萍。

横渡炊烟暗,障川渔火明。倚樯闲眺处,片月逼人情。

19、春梦——唐岑参

洞房昨夜春风起,故人尚隔湘江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20、江南——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8.【赏绝妙好词】谒金门南宋•赵师侠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语言的赏析,注意首先分析字词的原义,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写出的内容,最后分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案:选“横”.都有停止、静止的意思,但“泊”和“驻”人为痕迹重,说明是有意为之,而“横”有随意、任由之意.沙外水边,只有一二小舟随意而安静地横卧在清冷的水面之上,勾画出一幅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寂寥心境,并以清淡之景衬托出作者浓厚的离愁别情.参考译文:一天傍晚,词人去耽岗接一位陆姓县尉.陆尉许是坐船来的,还未到,词人便沿着江边的沙滩小路信步徐行.江上岸边的种种景物,引起了词人的沉吟:“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夕阳西下,暮霭四起,远方的小路显得迷濛不清了;荒野渡口,小船横漂,四周一片寂静.红梅吐艳,鸥鹭游翔,(梅)红(竹)绿(水)清(鸥)白,四色分明,不禁令人视线一亮,心头一振.江水的那头就是亲爱的故乡,江水流走了,愁却没有能载走.。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