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昆明池的诗句

1.关于昆明滇池的诗句

昆明池水战词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昆明池织女石(一作司马复诗)

朝代:唐代

作者:童翰卿

原文: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2.与昆明有关的诗句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 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

携手昨何时,昆明春水平。

金光门外昆明路,半醉腾腾信马回。

数日非关王事系,牡丹花尽始归来。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今来净绿水照天,

游鱼鱍鱍莲田田。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渔者仍丰网罟资,

贫人久获菰蒲利。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感君惠,独何人,

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愿推此惠及天下,

无远无近同欣欣。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等等

3.描写滇池的诗句

1、《昆明池水战词》——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汪汪积水光连空,重叠细纹晴漾红。赤帝龙孙鳞甲怒,

临流一盼生阴风。鼍鼓三声报天子,雕旌兽舰凌波起。

雷吼涛惊白石山,石鲸眼裂蟠蛟死。溟池海浦俱喧豗.

青帜白旌相次来。箭羽枪缨三百万,踏翻西海生尘埃。

茂陵仙去菱花老,唼唼游鱼近烟岛。渺莽残阳钓艇归,

绿头江鸭眠沙草。

2、《昆明池织女石》——朝代:唐代作者:童翰卿

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

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

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3、《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作者:储光羲 朝代:唐

昆明滨滇池,蠢尔敢逆常。天星耀鈇锧,吊彼西南方。

冢宰统元戎,太守齿军行。囊括千万里,矢谟在庙堂。

耀耀金虎符,一息到炎荒。蒐兵自交趾,茇舍出泸阳。

群山高崭岩,凌越如鸟翔。封豕骤跧伏,巨象遥披攘。

回溪深天渊,揭厉逾舟梁。玄武扫孤蜮,蛟龙除方良。

雷霆随神兵,硼磕动穹苍。斩伐若草木,系缧同犬羊。

馀丑隐弭河,啁啾乱行藏。君子恶薄险,王师耻重伤。

广车设罝梁,太白收光芒。边吏静县道,新书行纪纲。

剑关掉鞅归,武弁朝建章。龙楼加命服,獬豸拥秋霜。

邦人颂灵旗,侧听何洋洋。京观在七德,休哉我神皇。

4、《和虞部卢四酬翰林钱七赤藤杖歌》——作者:韩愈 朝代:唐

赤藤为杖世未窥,台郎始携自滇池。滇王扫宫避使者,

跪进再拜语嗢咿。绳桥拄过免倾堕,性命造次蒙扶持。

途经百国皆莫识,君臣聚观逐旌麾。共传滇神出水献,

赤龙拔须血淋漓。又云羲和操火鞭,暝到西极睡所遗。

几重包裹自题署,不以珍怪夸荒夷。归来捧赠同舍子,

浮光照手欲把疑。空堂昼眠倚牖户,飞电著壁搜蛟螭。

南宫清深禁闱密,唱和有类吹埙篪。妍辞丽句不可继,

见寄聊且慰分司。

5、《滇中词三首》——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

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4.关于保护滇池的诗句

《滇中词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宿旅舍题壁》

年代: 明 作者: 冯翁

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一个忠臣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

《岳阳》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千家树色浮山郭,七月涛声入郡楼。寺里池亭多旧主,城中冠盖半同游。明朝又下章华路,江月湖烟绾别愁。

5.昆明池的词语典故

《西南夷传》中记载说,天子遣使到身毒国去求市竹,受阻于昆明而未能到达,于是天子想征伐昆明。昆明国有滇池,方圆三百里,因此比照着开凿一池,以练习水战,称为昆明池。

《食货志》中说越意图与汉用战船进行水战,于是修建了昆明池。

《三辅旧事》中记载着昆明池,说它有三百三十二顷,池中有戈船数十艘,楼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三辅旧图》中提到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周围四十里。又说,昆明池中有豫章台,还有石刻的石鲸。石鲸的长度为三丈,一遇雷雨,石鲸常吼叫,鬐(qi)尾皆动。汉代祭这个石鲸以求雨,往往灵验。另有一说,甘泉宫南面有昆明池,池中建有波殿,以桂为殿柱,风一吹来,自己就放香气。又说池中有龙首船,常使宫女在池中泛舟,张凤盖,建华旗,作棹歌,杂以鼓吹奏乐,皇帝亲临豫定观看泛舟,听音乐。

《庙记》中记载着昆明池中建豫章大船,可载万人,又于池旁建宫室。池中养鱼,供祭祀诸陵之用,剩下的给长安人食用。

《关辅古语》一书中说,昆明池中有两个石人,为牛郎织女立于池的东西两边,以为天河的象征。

《西京赋》说,汉武帝开池的时候得到了黑土,问东方朔,东方朔答复说西域的胡人知道这是什么,于是询问胡人,胡人回答说这个黑土是劫烧后的余灰。

《三秦记》记载说,昆明池中有灵沼,名为神池,尧帝治水时曾于此停泊船只。池与白鹿原相通。白鹿原有人钓鱼,鱼拉断钓线连钩一同带着逃走了。汉武帝夜里梦见有条鱼求他把钩摘下去,第二天在池上游玩时看见一条大鱼嘴上挂着钩连着线,就摘去钩和线,把大鱼放走了。过了三天,汉武帝又在池上游玩,在池边上得到了一对明珠,武帝说这是那条鱼报恩来了吧。镐池在昆明池的北面,该地为周朝的故都。《庙记》中记载着,长安城西有镐池,位于昆明池之北,周围二十二里,灌溉土地三十三顷。

汉武帝挖掘昆明池,挖到根深的地方,全是灰墨,不再有泥土。整个朝廷的人都不能解释这种现象,汉武帝就把它拿来询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笨得很,凭我的见识还不能够知道它是怎么回事。皇上可以去问问西域来的人。”汉武帝因为东方朔都不知道,所以很难再拿它来问别人了。到东汉明帝的时候,西域的僧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回想赵东方朔的话,就尝试用汉武帝时出现灰墨的事来问他。那僧人说:“佛经上说:‘天地在大劫将要结束的时候,就会有毁灭世界的大火燃烧。’这灰墨是那大火烧下来的馀烬。”人们才知道东方朔的话是有一定意图的。

原文:

汉武帝凿昆明池,极深,悉是灰墨,无复土。举朝不解。以问东方朔。朔曰:“臣愚不足以知之。”曰:“试问西域人。”帝以朔不知,难以移问。至后汉明帝时,西域道人入来洛阳,时有忆方朔言者,乃试以武帝时灰墨问之。道人云:“经云:‘天地大劫将尽,则劫烧。’此劫烧之余也。”乃知朔言有旨。《搜神记》

6.形容昆明的诗句

1、《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唐代:宋之问 原文: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译文:春天在昆明池聚会,苍茫的水波前帐门开。

船好像一头巨大的鲸鱼,在转息之间就来回了。 2、《冬日临昆明池》唐代:李世民 原文: 石鲸分玉溜,劫烬隐平沙。

柳影冰无叶,梅心冻有花。 译文:石雕的鲸鱼被冰冻像玉一样,历经劫难隐藏在俗世中。

只有柳树的影子却看不见叶,冰冻的梅树上还能看见花朵。 3、《和东观群贤七夕临泛昆明池》唐代:任希古 原文: 秋风始摇落,秋水正澄鲜。

飞眺牵牛渚,激赏镂鲸川。 译文:秋风开始吹拂,秋天的水碧波荡漾

眺望水中的小块陆地,只看见水波荡漾。 4、《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唐代:沈佺期 原文: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译文:天子车驾跟随春天的步伐,池边的石象在汉代就有了。

在斗转星移间旧石崩落,孤单的月色隐去了残灰。 5、《昆明春-思王泽之广被也》唐代:白居易 原文: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红奫沦。 译文:昆明的春天啊,昆明的春天啊,池上岸边春色盎然。

南山的浸影在水中荡漾,落日在深水中没有了踪影。

7.有关滇池的诗词

《滇中词三首》 年代: 明 作者: 范汭 秀海海边葭菼秋,滇池池上云悠悠。

人心恰似此中水,一道南流一北流。 《宿旅舍题壁》 年代: 明 作者: 冯翁 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

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

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一个忠臣九族殃,全身远害亦天常。

夷齐死后君臣薄,力为君王固首阳。 《岳阳》 年代: 明 作者: 何景明 楚水滇池万里游,使车重喜过巴丘。

千家树色浮山郭,七月涛声入郡楼。寺里池亭多旧主,城中冠盖半同游。

明朝又下章华路,江月湖烟绾别愁。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