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文《风情雅韵在宋词》1000字表面看,是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盛行的文学形式。 唐朝的唐诗,宋代的宋词,元朝的元曲,明清的小说。 但纵观作者的整篇文章,不难看出。 除了这表面的意思之外。还有一份潜藏的隐忧。 宋词,那是可以与唐诗相媲美的文学形式。但是当今呢?当今盛行的文化形式是什么?是否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光芒? 这就是作者不断的反思。 接着他还从歌曲方面谈到。无非也就是现代的歌曲越发的粗俗,已失去了文雅的气息。 套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一代不如一代。想必是作者担心的事情。 但我觉得社会还是在进步当中的,只不过作者太了解以前,太不了解现在,更没看到未来。 2.雍城风韵作文我喜欢我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环境优美、小家碧玉、精致旖旎并且时时刻刻荡漾着浓浓的蜀西风情,每天这座城市不知会演绎着多少人的梦与故事。 我越来越爱生我养我的这座流淌着古蜀风韵,又具浓厚人文风情的西蜀小城。我为我能生活在这座城市而感到自豪与幸福。 筏子河的水日日夜夜流淌在城市的环抱中,从过去流到现在,再从现在流到将来。有了水就有了灵性,城市也一样。 筏子河将雍城分为东边和西边两块,穿梭在城市中央的这条小河不知流淌过无数纤纤年华,荡涤过多少的难忘岁月。光阴的故事、时光的容颜全都融入了这悠悠流水之中。 在这条小河上有很多石彻的小桥便于行人来往。如果说水是一位温婉的少女,楚楚动人;那么石桥就应该是一位刚毅的小伙儿,憨厚稳健。 有了桥,流水就显得更加的富有生机与诗意。小桥,流水两岸就是人家。 很温馨、很美好的西蜀城市画卷在雍城徐徐展开。黄昏后、街灯下、小河边三三两两散步的人群来来往往就像筏子河的水一样有节奏的有韵律的流动着。 有的行色匆匆,有的闲情逸逸,不管是谁都会被这如梦如幻的城市风光所打动,所牵引。筏子河的南岸就是什邡著名的园林区竹溪公园,清凉而宁静,古色古香,芳草凄凄,蝉唱鸟鸣,在繁华的闹市营造一份宁静,一份自然、一份惬意、一份温馨。 园内古木参天,小径通幽。湖石、亭台、楼榭、草坪、回廊错落有致。 在这里可以听鸟雀唱歌,观花开花落。寻找属于心灵的那份雅致。 真是件美好的事。竹溪公园门口就是宽阔的竹溪广场,“中国矿泉水之乡”的美誉在这里铭刻传颂。 在这里观光,喝茶、做操、散步最好不过了。两块钱一杯的山间小茶,可以伴你度过一个下午,热情的茶摊老板,清香可口的片片绿韵足以让你忘记一切烦恼。 雍城有悠久的历史,从这座城市的意像分明读得出几分古韵流芳,几分沧桑。古老的印月井、西川佛都罗汉寺发出的袅袅梵音、留春苑里的别致建筑都在诠释着这份悠远,沧桑的城市风韵。 外地人都喜欢叫这座城市为休闲城市。因为雍城的环境宜人、天更蓝、水更清;城市建设日趋完美。 很适合居住,这座美丽的小城又被一些人称作成都的后花园。我想都是人们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的深刻体现与真诚表达。 雍城的人们闲暇之余很喜欢看书、大大小小的书店像夜晚的星星一样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购书、看书仿佛已经成为一种时尚。 人们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在日趋提高。不但要看书,还要看好书。 这座城市荡漾着一股浓浓的书香。一缕缕书香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同时又用另一种方式梳理着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信在远方的游子一定非常思念这座温婉、儒雅、风趣、美丽的城市。雍城近几年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在此扎根拼搏,筏子河的水将会流淌着更多人的故事。 雍城这座西蜀小城有太多太多的内涵,这座城市就像一首歌一首越唱越动听的歌,一首镌刻有悠久历史故事的歌,一首远方游子心间最醇香的歌。雍城的风韵在于筏子的河,在于竹溪园林的静,在于雍城人的勤,在于那一弯弯灵动的流水,一幢幢别致的小楼,一缕缕浓浓的书香,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3.杨柳岸 晓风残月 柳永的《雨霖铃》全诗寒蝉凄切①,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②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 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④。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⑤, 更与何人说。 【作者简介】 柳永,字耆卿,初名三变,福建崇安人。他一生仕途坎坷,到晚年才中进士。在北 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 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能自制新曲,音律谐婉。他的词,铺叙展 衍,不事雕饰。 在宋词的发展中,有开疆拓土之功。他的词通俗浅近,旖旎近情。深受人们的喜爱。 【注释】 ①凄切:凄凉急促。 ②都门:指汴京。 帐饮:设帐置酒宴送行。 ③凝噎:喉咙哽塞,欲语不出的样子。 ④经年:年复一年。 ⑤风情:风流情意。 【评解】 柳永仕途失意,四处飘泊。这首词就是他离汴京、前往浙江时“留别所欢”的作品。 词以悲秋景色为衬托,抒写与所欢难以割舍的离情。上片写送别的情景,深刻而细致地 表现话别的场面。下片写设想中的别后情景,表现了双方深挚的感情。全词如行云流水, 写尽了人间离愁别恨。词人以白描手法写景、状物、叙事、抒情。感情真挚,词风哀婉。 【集评】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千里烟波”,惜别之情已骋;“千种风情”,相期之愿 又赊。真所谓善传神者。 贺裳《皱水轩词筌》: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 句。 周济《宋四家词选》:清真词多从耆卿夺胎,思力沉挚处,往往出蓝。然耆卿秀淡 幽艳,是不可及。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写别情,尽情展衍,备足无余,浑厚绵密,兼而有之。 宋于庭谓柳词多“精金粹玉”,殆谓此类。词末余恨无穷,余味不尽。 俞文豹《吹剑录》: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以下问题送友游吴越颈联着眼于写水乡市镇的繁荣。(1分) 夜市是吴越物产丰富、商业繁荣的一大标志,而桥边夜市,更是水乡特有风情。 独取一“火”字,既可使人想象夜市繁荣、热闹的景象,又能与桥下的水相映照,波光粼粼,更增添诗情画意。(2分) “春风寺外船”,令人想见春风吹拂、临水寺前游船辐辏的景象,这是水乡又一特色。 (1分)(意思对即可)2。全诗借送友游览吴越一事,(1分) 抒发了作者对吴越水乡美好风光的热爱和向往。 (1分) 也热切地期望友人能尽兴饱览和体味吴越水乡的美好风情。(1分)(如写到抒发作者对友人离去之后的思念、牵挂之情的也可给分。 )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第三联的内容,先分析诗句中所写的具体形象,再做总体概括(先概括后具体分析也可)。 此联中写了桥边热火的“夜市”,写了寺庙外春风吹拂的小船。描写的是一片水乡市镇的繁荣景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回答此题,要结合诗句内容和诗的题目分析。 诗的题目是“送友游吴越”,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诗。再根据全诗内容分析,可知全诗借送友游览吴越一事,抒发了作者对吴越水乡美好风光的热爱和向往,表达了作者热切地期望友人能尽兴饱览和体味吴越水乡美好风情的愿望。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南宋婉约词派的简介中国宋词流派。 明确提出词分婉约、豪放者,一般认为是明人张詅。婉约,即婉转含蓄。 词本为合乐而歌,娱宾遣兴,内容不外离愁别绪,闺情绮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间集》和李煜词为代表的香软词风。 北宋词家承其余绪,晏殊、欧阳修、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虽在内容上有所开拓,运笔更精妙,并各具风韵,自成一家,但仍未脱离宛转柔美之风。故明人以婉约派来概括这一类型的词风。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但内容比较狭窄,人们形成了以婉约为正的观念。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皆受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