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赞美金台观的诗歌

1.作文金台观游记

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去过金台观,但是因为时间太久,且对一些知识知道得太少,只记住那是张三丰曾经的修道地,加之爷爷经常说的“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一拃半”,除此,便没有别的记忆了。

其实每次去北坡都会经过这里,但是却没有机会下来走走。今天,难得的休息日,索性出来走走,看看这个已经几百年的道观是如何的。

午后的时空里,光阴似乎放慢了脚步,阳光肆意洒播,让许久以来的雾霾都隐匿于尘世之外,昨日里还对天气的寒冷畏惧不已,今天却带着想要去赴约的欢喜,不忍让流年这样浪费,所以一路内心如兔。清亮的蓝天下飘洒着几见朵白云,如若银丝,让人眼目神怡。

那轮太阳在不远处以柔和温馨的姿态悬挂,这样宁静美丽的时刻,谁又忍心将她辜负。走在青色的台阶上,觉得天地间的距离也好象缩短,手一伸,便可以采撷到自己的愿望,又似乎验证了金台观离天很近的说法。

顺着坡底往上走,老远就看见在整个山坡之间,金台观静守矗立。整个建筑的南边,一座较大的牌楼,红柱金瓦,颜色亮丽,绘有龙的图腾,“金台观”三字遒劲有力,厚重的金色将它镶裹。

牌楼的左右两侧,是长达30米左右的道德经,并刻有老子讲经的壁画,画里的老子额宽须长,众学生在下恭敬作揖,正是古时风气的展示。右边的墙壁之上,是张三丰的塑像,一股道骨仙风之气。

金台观的正门位于整个建筑的西侧,顺着大门进入,只见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因是周内的原因吧,里面游客甚少,于是我有幸在这种清静里,感受一份肃穆和凝重之气。 据史料记载,金台观创建于元朝末年,公元1433年和1550年分别重修,后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

观内分中院和东、西偏院三部分。 我由西院而入,顺着幽静的小路前往中院。

中院的台阶之中,有一面青砖砌成的墙,墙壁上有太极图案。一阵微风吹过,只听见观内的风铃声层叠四起。

观内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沿着院内建筑,依次看到观内许多殿,玉皇阁、吕祖殿、圣母殿、三清殿、三丰洞等,各位道仙依次而住,门口的牌子简单的记叙着他们的故事,道观在一片寂静中更加障显了他的神秘。我闭口缄默,生怕自己的粗心和鲁莽打扰这份清静。

想观中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十月初十的庙会时刻,香客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带着希望和虔诚,来此烧香求卦,以此让自己对生活充满期许,这观里萦绕的香火,想是被托付了多少重任,所以香烟袅袅,香火不断。每月的初一十五,就近居住的人也都会来此,祈求生命无恙,凡事皆顺。

观中的龙爪愧上系了许多红符,在微风中起伏,象是一个个已经完成的愿望在欢喜雀跃。登临观中,远望对面秦岭深处,只见山峰叠嶂,壮观如画,俯视又见渭水萦绕,如丝如带,市区高楼林立,万千景象,一览无余。

眼前好像闪过一道岁月长卷,站在这寂静的观中,想想人的缈小与无知,只觉古人才清澈如水,远去的近来的,都在这空旷深远中留下些许墨迹。 相传多年以前,张三丰居住在此。

附近乡民偶遇张,深知三丰善长丹青,不料没备笔墨,张就用一瓜皮沾着锅灰在白布上给乡民写诗,诗曰:“泉引藕花束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字体笔走龙蛇,遒劲飘逸,游转飞动,奇异独特。

另一则是这样的故事:张三丰在金台观居住时,常帮助乡民干活,亲如一家,有天有位姑娘送饭至张,三丰吃完,见罐内还有米粒,便双手捏罐耳,边捏别舔,瓦罐便象皮囊一样,被捏个里朝外,如今这个翻耳瓦罐还存于三丰殿,与其人一起供人上香瞻仰。 人说字里见乾坤,书中见岁月,这简单的故事却形象的把张三丰的才华品行展露。

我们想象道士张三丰通儒学、善书画,工诗词,余生里和众弟子一起在金台观里诵经文、习武艺,帮乡邻,渡众生,为后人留下许多思想之宝。观内一面墙壁,专门写有古代人的孝贤故事,跨年代之久远,故事之理深,让人于感动中惭愧不已,我想这也就是修观人的初衷吧,将张三丰的“仁慈悲悯,忠孝信诚”的思想传承,让中国古文化在民众的身边流淌。

“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这样伟大的才思,放在哪个朝代也不会过时。

时间淹没了岁月,但历史却不会漏掉其中的精彩。内容广泛的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内容包罗万象,以道学、仙学为主旨,融入医学、文学、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讲求半空度世救人,长生成仙,并与其他宗教一起,受岁月浸染,为人类思想中保持和发扬了许多美好。

阳光依然明媚,只是已在这观中浅浅的走过一遍,有些东西依然还是一知半解。我从仰望中走进,从敬畏中走出,走出这一院的凝重。

看庭院深深,放眼长空,一阵轻风走过,几片叶子沙沙作响,想这院内的树木花草真是幸运,不仅得日月清辉之照料,同时也因了这样思想的熏陶长的苍翠挺拔。百年的古槐,在蓝天的照映下,沐浴着盛世和风,它该是吸取了多少岁月的精华,直到茁壮,叫人对它也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那老去的枝,粗糙的杆,是否可以了悟人世的代谢;那似乎触手可及的太阳,是否能读懂诸多信众的心。“天地合一, 顺其自然,”我也愿我和所有人。

2.宝鸡开元,写诗歌,散文,感悟

宝鸡赋 作者:惠雨 古谓陈仓,仓储天下霸气、九域雄魂;气贯日月,魂统六合1。

今名宝鸡,鸡鸣神州赤县、曙光升腾;天下破晓,晓白四方2。 洪荒针泉,人文牙根3。

华夏之母,女娲之孙4。启母系氏族之源,陈遗迹北首之岭5;领仰韶文化之先,开石器文明之河6。

芸芸先祖,漫漫其衍;泠泠一脉,浩浩九州;五千年华林修茂,深植故土;十万亿族孙勤淳,裔传有序7。 炎帝生姜水,制耒耜( lěisi)以耕稼8;神农难天台,尝百草而疗民。

耕德医泽,火恩布惠9;蛮荒桥渡文明,兽体嬗变人身10。族之大者,莫过炎黄;史之远者,翘楚神州11。

周公发于斯而东征,立国分封诸侯12;秦伯养于斯而西战,力拔著戎称霸13;建国统域,缺补金瓯14,远交近攻,炎黄翼丰15。立国不止一朝,统天每由此出16。

雄王而雌霸,帝王之社柄17。扼甘陕而镇西域,接南岭而提北疆18。

望京之锁钥,祖庙之门户19。取天下则必攻,守基业则必戍20。

明修暗度,高祖之神谋,英君建业之奇途21。散关难进,孔明之鬼策,智星折戟之雄关22。

斯于宝地,王师流连23。英杰星列,俊才云陈24;横刀立马,诗书金风25;即便农夫平民,亦尚耕读传家26。

依终南而揽秦川,挎北塬而带渭水。壁立千仞,昂首柱天,耸龙脊以高瞻,腾飞有时27;叠岭屏翠,峰峻雾紫,围福泽于宗族,兴旺绵延28。

风牧瑞云,时得佳雨润田畴;雪被沃野,长护稼穑越苦寒29。秦川八百里,流翠生金,宽胸怀之博达,盛五谷之丰登,千代粮仓30;渭水九千漩,生土育灵,延浩淼之柔情,结秦晋之良缘,百世其昌31。

凤翔东北,百鸟来朝之仪32;璜孕东南,太公辅天之象33。仰鸡峰,参昊天魁斗34;听渭水,闻金戈铁马。

大散关万夫莫开,枕戈以待旦35;金台观独留玄机,真人多隐修36。法门寺德馨,佛塔颂来祥云霭霭,善普人间37;五丈原情苦,两表诉尽忠心拳拳,鞠躬尽瘁38。

张载祠前,训留万世开太平,天地立心39;东湖柳下,喜雨亭记苏子士,文心雕龙40。 石鼓山起石鼓阁,南依鸡峰,北锁渭水。

石鼓不敲而声震寰宇,刻词难解魅惑后世41;铜镜型塑青铜馆,曦映朝霞,辉瑞故里。钟鼎有铭而名享内外,铸文铿锵首命“中国”42。

望石鼓,常鼓国风民气,面铜镜,对镜自鉴臧否43。 渭水流金以迎阳,峻岭藏黛以养阴。

蒙蒙兮烟阁千树,油油兮日光万畴44。太白皓首以俯视,闲看翻云覆雨,藐群峰而轻圣贤45。

起兵君王,树为民请命之帜,江山得手,榨百姓黎民之膏46;渭塬横亘以阵列,嘘叹更朝换代,厚庶民而藏朝骸。黄土千里,岁奉麦黍以养生,陵丘似山,穴葬帝王之淫奢47。

偎水黄沙,尽掩东征西战之血气48;遮雾苍岭,轻浮春种秋收之汗腥49。桃李红颜之甜笑,谷黍金灿之欢心。

社火喧天鼓震日颤,秦腔搏命嗓惊云飞50。北西凤玉液千池,帝王贪杯误早朝,江山醉倒51;南太白琼浆万斛,诗仙闻香急出手,醺吟蜀道52。

春醉佳节舞升平,秋醉圆月祥万家。 春步无痕拾阶绿,堤嫩水活。

渭湖映画天赐印,水底日红53。百卉盛彩,千芽蓬勃54;春宜景泰,色润熙和55。

夏云鼓雷庆年丰56,川金塬黄。时雨梳柳娇村景,犬吠炊烟57。

五风十雨,荷艳榴赤;热气炽盛,象生繁荣58。秋讯无意惊红叶,凉随雨落,龄草有诗傲白霜,菊篱陶醉59。

荞粉芦雪,谷金枫红60;气爽月圆,稔丰归仓61。冬隆四野雪梅竞美,廊桥独步62。

冷透三山星月凝辉,栈道寻古63。霜被旧踪,溪瘦林清。

冰悬瀑凝,柳牵飞雪;冬至阳生,四廓皆欢。普天同庆,风畅气和64。

晨睇故里,心神静穆。群峰朝贺拜新日,万木礼赞颂朝阳,千物得华,大地泽惠。

光被四野,鸟语鸣乐65。感新天之催振,奋精神而图强;思飞朗玛之巅,意夺北斗之宫66。

自奋精神,身体力行。有志勿寄后人,努力全在自身。

六旬出手未晚,全力以赴尽功,但愿历程辉煌,未达虽败犹荣。事可不成,标立师范67。

看天地,阴阳显赫,仁心纯直方得一天新景;思曲直,明暗清晰,是非明朗当是正义世风68。楼宇村舍似剪影;水波微澜,皆生金光。

嫩绿浅红润光华;彩点心态,激情四溢。 夕阳闲步,红日衔岭。

直观身影,自量材栋69;水浮金云,惑辨本色70。云飘银裾丹青仙画,剑光扇辉神笔鬼描71。

霞托雁阵,字翔云端。雁展人格大似天,鸿唳清高荡天风72。

观鸿途而神醒,品雁语而自悟;鉴当天之善恶,戒品行之曲直;问良心之消涨,规后事之行止。梦窜云天,却要脚踏实地;瞬间辉煌,慎鉴自发之光73。

万物有序必然勤奋发展,百灵无忌自当奔赴前程。日偃月行,河汉清虚。

一镰银月割云碎;天景奇丽,清风无价。几点清辉撒幽径,松筛月影,蛩鸣书窗74。

江山如画,故里最美。思天地之悠悠,憾孤心之茕茕75。

平生无大为,行止有小仁。念一生利民即安,苟余岁无为巨汗。

拟挥缺墨之秃笔,试画乡土之荣茂。文字即成,忝展世人慧眼,赞之讽之,余皆诚恳笑纳。

心惕惕而抛砖,目灼灼以待玉。励我同乡,尽展其才,添砖加瓦,聚沙成岭76。

写颂词以歌生地,扬秦风以敬社稷! 注释:1、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

九域六合,指中国地域的天地四方。比喻中华民族的霸气和雄风,。

3.宝鸡开元,写诗歌,散文,感悟

宝鸡赋作者:惠雨古谓陈仓,仓储天下霸气、九域雄魂;气贯日月,魂统六合1。

今名宝鸡,鸡鸣神州赤县、曙光升腾;天下破晓,晓白四方2。洪荒针泉,人文牙根3。

华夏之母,女娲之孙4。启母系氏族之源,陈遗迹北首之岭5;领仰韶文化之先,开石器文明之河6。

芸芸先祖,漫漫其衍;泠泠一脉,浩浩九州;五千年华林修茂,深植故土;十万亿族孙勤淳,裔传有序7。炎帝生姜水,制耒耜( lěisi)以耕稼8;神农难天台,尝百草而疗民。

耕德医泽,火恩布惠9;蛮荒桥渡文明,兽体嬗变人身10。族之大者,莫过炎黄;史之远者,翘楚神州11。

周公发于斯而东征,立国分封诸侯12;秦伯养于斯而西战,力拔著戎称霸13;建国统域,缺补金瓯14,远交近攻,炎黄翼丰15。立国不止一朝,统天每由此出16。

雄王而雌霸,帝王之社柄17。扼甘陕而镇西域,接南岭而提北疆18。

望京之锁钥,祖庙之门户19。取天下则必攻,守基业则必戍20。

明修暗度,高祖之神谋,英君建业之奇途21。散关难进,孔明之鬼策,智星折戟之雄关22。

斯于宝地,王师流连23。英杰星列,俊才云陈24;横刀立马,诗书金风25;即便农夫平民,亦尚耕读传家26。

依终南而揽秦川,挎北塬而带渭水。壁立千仞,昂首柱天,耸龙脊以高瞻,腾飞有时27;叠岭屏翠,峰峻雾紫,围福泽于宗族,兴旺绵延28。

风牧瑞云,时得佳雨润田畴;雪被沃野,长护稼穑越苦寒29。秦川八百里,流翠生金,宽胸怀之博达,盛五谷之丰登,千代粮仓30;渭水九千漩,生土育灵,延浩淼之柔情,结秦晋之良缘,百世其昌31。

凤翔东北,百鸟来朝之仪32;璜孕东南,太公辅天之象33。仰鸡峰,参昊天魁斗34;听渭水,闻金戈铁马。

大散关万夫莫开,枕戈以待旦35;金台观独留玄机,真人多隐修36。法门寺德馨,佛塔颂来祥云霭霭,善普人间37;五丈原情苦,两表诉尽忠心拳拳,鞠躬尽瘁38。

张载祠前,训留万世开太平,天地立心39;东湖柳下,喜雨亭记苏子士,文心雕龙40。石鼓山起石鼓阁,南依鸡峰,北锁渭水。

石鼓不敲而声震寰宇,刻词难解魅惑后世41;铜镜型塑青铜馆,曦映朝霞,辉瑞故里。钟鼎有铭而名享内外,铸文铿锵首命“中国”42。

望石鼓,常鼓国风民气,面铜镜,对镜自鉴臧否43。渭水流金以迎阳,峻岭藏黛以养阴。

蒙蒙兮烟阁千树,油油兮日光万畴44。太白皓首以俯视,闲看翻云覆雨,藐群峰而轻圣贤45。

起兵君王,树为民请命之帜,江山得手,榨百姓黎民之膏46;渭塬横亘以阵列,嘘叹更朝换代,厚庶民而藏朝骸。黄土千里,岁奉麦黍以养生,陵丘似山,穴葬帝王之淫奢47。

偎水黄沙,尽掩东征西战之血气48;遮雾苍岭,轻浮春种秋收之汗腥49。桃李红颜之甜笑,谷黍金灿之欢心。

社火喧天鼓震日颤,秦腔搏命嗓惊云飞50。北西凤玉液千池,帝王贪杯误早朝,江山醉倒51;南太白琼浆万斛,诗仙闻香急出手,醺吟蜀道52。

春醉佳节舞升平,秋醉圆月祥万家。春步无痕拾阶绿,堤嫩水活。

渭湖映画天赐印,水底日红53。百卉盛彩,千芽蓬勃54;春宜景泰,色润熙和55。

夏云鼓雷庆年丰56,川金塬黄。时雨梳柳娇村景,犬吠炊烟57。

五风十雨,荷艳榴赤;热气炽盛,象生繁荣58。秋讯无意惊红叶,凉随雨落,龄草有诗傲白霜,菊篱陶醉59。

荞粉芦雪,谷金枫红60;气爽月圆,稔丰归仓61。冬隆四野雪梅竞美,廊桥独步62。

冷透三山星月凝辉,栈道寻古63。霜被旧踪,溪瘦林清。

冰悬瀑凝,柳牵飞雪;冬至阳生,四廓皆欢。普天同庆,风畅气和64。

晨睇故里,心神静穆。群峰朝贺拜新日,万木礼赞颂朝阳,千物得华,大地泽惠。

光被四野,鸟语鸣乐65。感新天之催振,奋精神而图强;思飞朗玛之巅,意夺北斗之宫66。

自奋精神,身体力行。有志勿寄后人,努力全在自身。

六旬出手未晚,全力以赴尽功,但愿历程辉煌,未达虽败犹荣。事可不成,标立师范67。

看天地,阴阳显赫,仁心纯直方得一天新景;思曲直,明暗清晰,是非明朗当是正义世风68。楼宇村舍似剪影;水波微澜,皆生金光。

嫩绿浅红润光华;彩点心态,激情四溢。夕阳闲步,红日衔岭。

直观身影,自量材栋69;水浮金云,惑辨本色70。云飘银裾丹青仙画,剑光扇辉神笔鬼描71。

霞托雁阵,字翔云端。雁展人格大似天,鸿唳清高荡天风72。

观鸿途而神醒,品雁语而自悟;鉴当天之善恶,戒品行之曲直;问良心之消涨,规后事之行止。梦窜云天,却要脚踏实地;瞬间辉煌,慎鉴自发之光73。

万物有序必然勤奋发展,百灵无忌自当奔赴前程。日偃月行,河汉清虚。

一镰银月割云碎;天景奇丽,清风无价。几点清辉撒幽径,松筛月影,蛩鸣书窗74。

江山如画,故里最美。思天地之悠悠,憾孤心之茕茕75。

平生无大为,行止有小仁。念一生利民即安,苟余岁无为巨汗。

拟挥缺墨之秃笔,试画乡土之荣茂。文字即成,忝展世人慧眼,赞之讽之,余皆诚恳笑纳。

心惕惕而抛砖,目灼灼以待玉。励我同乡,尽展其才,添砖加瓦,聚沙成岭76。

写颂词以歌生地,扬秦风以敬社稷!注释:1、陈仓,古称西虢,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秦孝公(公元前361年)设陈仓县。

九域六合,指中国地域的天地四方。比喻中华民族的霸气和雄风。

4.作文金台观游记

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去过金台观,但是因为时间太久,且对一些知识知道得太少,只记住那是张三丰曾经的修道地,加之爷爷经常说的“宝鸡有个金台观,离天只有一拃半”,除此,便没有别的记忆了。

其实每次去北坡都会经过这里,但是却没有机会下来走走。今天,难得的休息日,索性出来走走,看看这个已经几百年的道观是如何的。

午后的时空里,光阴似乎放慢了脚步,阳光肆意洒播,让许久以来的雾霾都隐匿于尘世之外,昨日里还对天气的寒冷畏惧不已,今天却带着想要去赴约的欢喜,不忍让流年这样浪费,所以一路内心如兔。清亮的蓝天下飘洒着几见朵白云,如若银丝,让人眼目神怡。

那轮太阳在不远处以柔和温馨的姿态悬挂,这样宁静美丽的时刻,谁又忍心将她辜负。走在青色的台阶上,觉得天地间的距离也好象缩短,手一伸,便可以采撷到自己的愿望,又似乎验证了金台观离天很近的说法。

顺着坡底往上走,老远就看见在整个山坡之间,金台观静守矗立。整个建筑的南边,一座较大的牌楼,红柱金瓦,颜色亮丽,绘有龙的图腾,“金台观”三字遒劲有力,厚重的金色将它镶裹。

牌楼的左右两侧,是长达30米左右的道德经,并刻有老子讲经的壁画,画里的老子额宽须长,众学生在下恭敬作揖,正是古时风气的展示。右边的墙壁之上,是张三丰的塑像,一股道骨仙风之气。

金台观的正门位于整个建筑的西侧,顺着大门进入,只见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因是周内的原因吧,里面游客甚少,于是我有幸在这种清静里,感受一份肃穆和凝重之气。 据史料记载,金台观创建于元朝末年,公元1433年和1550年分别重修,后为明代道士张三丰修道处。

观内分中院和东、西偏院三部分。 我由西院而入,顺着幽静的小路前往中院。

中院的台阶之中,有一面青砖砌成的墙,墙壁上有太极图案。一阵微风吹过,只听见观内的风铃声层叠四起。

观内建筑总体布局依山就势,主要建筑沿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沿着院内建筑,依次看到观内许多殿,玉皇阁、吕祖殿、圣母殿、三清殿、三丰洞等,各位道仙依次而住,门口的牌子简单的记叙着他们的故事,道观在一片寂静中更加障显了他的神秘。我闭口缄默,生怕自己的粗心和鲁莽打扰这份清静。

想观中每年的农历三月三和十月初十的庙会时刻,香客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带着希望和虔诚,来此烧香求卦,以此让自己对生活充满期许,这观里萦绕的香火,想是被托付了多少重任,所以香烟袅袅,香火不断。每月的初一十五,就近居住的人也都会来此,祈求生命无恙,凡事皆顺。

观中的龙爪愧上系了许多红符,在微风中起伏,象是一个个已经完成的愿望在欢喜雀跃。登临观中,远望对面秦岭深处,只见山峰叠嶂,壮观如画,俯视又见渭水萦绕,如丝如带,市区高楼林立,万千景象,一览无余。

眼前好像闪过一道岁月长卷,站在这寂静的观中,想想人的缈小与无知,只觉古人才清澈如水,远去的近来的,都在这空旷深远中留下些许墨迹。 相传多年以前,张三丰居住在此。

附近乡民偶遇张,深知三丰善长丹青,不料没备笔墨,张就用一瓜皮沾着锅灰在白布上给乡民写诗,诗曰:“泉引藕花束洞口,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遣,明日马蹄尘土中。”字体笔走龙蛇,遒劲飘逸,游转飞动,奇异独特。

另一则是这样的故事:张三丰在金台观居住时,常帮助乡民干活,亲如一家,有天有位姑娘送饭至张,三丰吃完,见罐内还有米粒,便双手捏罐耳,边捏别舔,瓦罐便象皮囊一样,被捏个里朝外,如今这个翻耳瓦罐还存于三丰殿,与其人一起供人上香瞻仰。 人说字里见乾坤,书中见岁月,这简单的故事却形象的把张三丰的才华品行展露。

我们想象道士张三丰通儒学、善书画,工诗词,余生里和众弟子一起在金台观里诵经文、习武艺,帮乡邻,渡众生,为后人留下许多思想之宝。观内一面墙壁,专门写有古代人的孝贤故事,跨年代之久远,故事之理深,让人于感动中惭愧不已,我想这也就是修观人的初衷吧,将张三丰的“仁慈悲悯,忠孝信诚”的思想传承,让中国古文化在民众的身边流淌。

“人能修正身心,则真精真神聚其中,大才大德出其中。”这样伟大的才思,放在哪个朝代也不会过时。

时间淹没了岁月,但历史却不会漏掉其中的精彩。内容广泛的道教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内容包罗万象,以道学、仙学为主旨,融入医学、文学、数理、阴阳五行等学问,讲求半空度世救人,长生成仙,并与其他宗教一起,受岁月浸染,为人类思想中保持和发扬了许多美好。

阳光依然明媚,只是已在这观中浅浅的走过一遍,有些东西依然还是一知半解。我从仰望中走进,从敬畏中走出,走出这一院的凝重。

看庭院深深,放眼长空,一阵轻风走过,几片叶子沙沙作响,想这院内的树木花草真是幸运,不仅得日月清辉之照料,同时也因了这样思想的熏陶长的苍翠挺拔。百年的古槐,在蓝天的照映下,沐浴着盛世和风,它该是吸取了多少岁月的精华,直到茁壮,叫人对它也充满了好奇与敬意。

那老去的枝,粗糙的杆,是否可以了悟人世的代谢;那似乎触手可及的太阳,是否能读懂诸多信众的心。“天地合一, 顺其自然,”我也。

5.赞美黄山的诗歌

七言古诗.漫游黄山仙境 徐霞客徽之黄山五百里,雄踞皖南山区中。

秦时别称号黟山,相传黄帝修身地。崇信道学唐明皇,敕改黟山为黄山。

大小奇峰七十二,三瀑二湖廿四溪。奇险峻壁似华山,雄伟壮丽如泰岱。

峰峦清秀胜峨嵋,白练飞瀑比匡庐。深谷巧石像雁荡,缥缈烟云赛衡岳。

三奇四绝冠于世,更有彩池碧如玉。十大风景留青史,世界遗产名录存。

行路漫步南大门,人间仙境入画屏。桃花逍遥二溪从,楼阁遍布别墅群。

温池灵泉清鉴人,可饮可浴终不绝。西行浮溪观猴群,嘻戏同乐野趣生。

驰名中外黄岳茶,仙馆盘坐品壶茶。毛峰云茶似雀舌,制作一斤八千芽。

雾结馥郁像白兰,幽香馨人沁心脾。太平猴魁芽双叶,形扁暗绿方为佳。

清绿明净汤色爽,润喉提神味甘醇。徽菜山珍为原料,烹饪野味重油色。

冬笋炖腿臭鳜鱼,石耳炖鸡毛豆腐。绩溪米粉珍珠子,纸包三鲜一品锅。

风味小吃冻米糖,屯溪醉蟹冬瓜饺。酥嫩熟透味鲜醇,爽口宜人汁清新。

黄山六月如初冬,一年四季差别大。夏无酷暑冬少寒,此时已是冬日至。

人字飞瀑双龙降,慈光古阁绿悠静。凌天索道行空跨,如入仙境身飘游。

玉彻冰雕景无处,银妆素裹赏不完。游山不宜过速行,峰高道陡险像生。

登步走路不看景,停留看景不走路。风光美景不放过,小品大观不留连。

半山金鸡叫天门,仙人跳板走松径。龙蟠五老登天都,莲蕊姐妹放羊群。

攀栏拉索跨天桥,山脊兀立鲫鱼背。两壁绝谷万丈深,一失足成千古恨。

不寒而栗经此处,惊心动魄到天都。任他世界归来客,一见天都也叫奇。

风姿神韵造化绝,天上都会聚群仙。惊涛卷起千层浪,峰船沉浮万里飘。

游人不上天都峰,白跑黄山一场空。国画大师刘海粟,十上黄山称赞曰:海到尽处天是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小心坡处要小心,一线天中分一线。蓬莱三岛奇峰幽,峥嵘岁月凝寒翠。

俊俏多姿迎客松,雍容潇洒历千年。风霜雨露色不变,劲节经寒身不摇。

双臂挥展似好客,八方游子喜气来。十大名松魁为首,冠盖万松第一棵。

文殊台地高耸起,视野宽阔风光美。前海松鼠跳天都,观赏风景绝胜地。

背后晴空万里时,当前云雾弥漫处。五彩佛光映雾中,清晰笼罩在自身。

如梦如幻人生境,似悟非悟丹田生。云层飘浮罩峰林,日落烟波涌玉屏。

斜晖映雪凌花挂,银枝玉叶雾凇结。夜宿玉屏观潮流,冰月隔在天都上。

瀑云万顷奔腾落,海潮倒转银河翻。虚空绝壑生波澜,观者目瞪毛骨寒。

破晓前更登道行,山形树影天渐时。时隐时现雾中人,虚无缥缈金花边。

烟云弥漫曙光初,丹砂辉映跳海空。冉冉上升成弧盘,喷薄腾飞出波涛。

霞光煜烁山脉明,峰恋巧石入眼底。雾海云烟渐稀淡,置身峰顶望八方。

千峰竞秀艳雪装,万壑生烟紫气来。远眺玉带曲又折,如练弯弯千万里。

近观链锁连对扣,永结同心百年合。日上中天下莲峰,松岩峥嵘迎冬装。

龟蛇二将守云梯,穿行莲洞到鳌鱼。回望莲峰如绽放,浮想连翩引人迷。

平天矼分前后山,前山雄伟后山秀。高旷平坦光明顶,黄山全景尽收底。

山中平原第一地,唯有此处第二峰。行云步雾向西北,远处巨岩惊人叹。

天设地造飞来石,疑是天上遗珍珠。后山佳丽萃两海,峰为主体松为辅。

白云游道新开凿,独具匠心艺术品。峭石插天松奇美,赏心悦耳众人赞。

剪笋双峰梦幻景,一副泼墨山水画。排云亭上放眼望,群峰错列如戟剑。

云泛西海丹轮挂,金涛霞烟幻离奇。云涛夕照映寒林,灵石苍松卧幽谷。

红晖落至地平线,万道霞光直射空。银崖冰峰辉映雪,玉龙瑞鳞云蒸霞。

晶莹世界风光美,天上人间无此景。离别西海到北海,散花坞里雪满身。

天女散花冬不开,擎天妙笔长松花。天然一枝生花笔,画遍奇峰入美景。

当晚落宿狮林馆,身心疲劳睡一宵。传闻清凉日出美,号称黄山第一台。

次日未明到狮峰,峰腰三面凌空挂。清凉台下雾烟锁,瞻首目眺向东方。

旭日初升惊拍岸,峡谷生烟峰林移。十八罗汉朝南海,云舒云卷佳绝境。

雾动山移仙境美,维妙维肖赞叹奇。如此仙景道不得,黄山奇观第一绝。

清凉峰顶势平坦,一块巧石独踞旁。猴子观海望太平,不知站此为何思?北海美景多姿采,众多巧石藏幽秀。

游客到此停留久,不到狮峰不见踪。东行数里遇奇峰,三面临空风光胜。

峰顶奇松遍布群,尤以此峰最独特。山下沟壑深幽险,谷底生烟醉颜容。

悬崖千丈壁如削,风云变幻石满目。始信黄山天下奇,千载叫绝始信峰。

石笋矼石拔地起,如同身在石林中。别处一步一叫绝,唯此一步十叫绝。

两目相看处处惊,箨龙无数不知名。北下三亭观巧石,栩栩如生天然美。

松谷草堂刻石多,叠障峰下境幽雅。翡翠池影艳多姿,五龙潭水色各异。

芙蓉庵上岭秀妍,宛如初放四时开。南上白鹅岭坦平,下道皮蓬怪石奇。

双猫捕鼠僧采药,喜鹊登梅狗望月。云古禅寺峰峦重,山庄周围溪谷寒。

名品毛峰出产地,赏游至此莫忘尝。黄杉铁杉连壁合,一体两物别有趣。

九龙飞瀑撑天挂,悬流落成千丈玉。翡翠谷中形态美,五光十色彩池群。

古木参天多变化,怪石交错道坎坷。曾有男女三十六,互相克服出峡谷。

缘结伴侣成十对,从此被称情人谷。黄山漫游终告别,将身离去心却留。

唯有身临其境界,方知自然造化绝。徐。

6.赞美恒山的诗句

第一首《唐代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第二首《登恒山 金·元好问

大茂维岳古帝孙,太朴未散真巧存

乾坤自有灵境在,奠位岂合他山尊

椒原旌旗白日跃,山界楼观苍烟屯

谁能借我两黄鹄,长袖一拂元都门 。

第三首《登恒山 汪承爵》

云中天下脊,尤见此山尊。

八水皆南汇,群峰尽北蹲。

仙台临日迥,风窟护云屯。

剩有搜奇兴,空怜前路昏。

第四首《登恒山 陈培脉》

上应天枢象北辰,众山环拱碧嶙峋。

云霞隐见金银阙,昏旦盘旋日月轮。

呼吸苍冥通一所,逍遥紫峤会群真。

阳终阴始扶元化,朔漠长留太古春。

氤氲雾霭拥危峦,象肖灵蛇势郁盘。

望去神光凌斗极,飞来秀色落桑乾。

龙潭云出千岩雨,虎口风生万壑寒。

我欲摩崖登绝顶,扶摇何处觅青鸾。

第五首《登恒岳》

帝孙遥拜祖先封,太古混开化岳功。

赞美恒山的 好诗好词好句赞美恒山的 好诗好词好句

我欲登之凭展翅,回眸一瞥堕尘中。

第六首《悬空寺》

自在悬空无二寺,公输神木赖撑持。

释香儒道同庐享,争看千年信者痴.

第七首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里,诡怪浩难测。

第八首

盘径百转势难跻,

一线凌空尚有梯,

缓步直缘青壁上,

置身真与白云齐

7.关于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诗歌 小诗

七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首胡秉言富强国富兵强势气岿子民殷盛沐朝晖同心凝聚中华梦能让邻敌畏惧威民主当家做主有操权商榷真诚语莫偏参议政生谋计献躬身衷恳敢为先文明修身隆礼德清明浚哲疏知信笃行智慧聚凝流万古俭勤真善美升平和谐大地神州惇睦亲仁人互敬共为邻融融其乐同安泰甘苦相依若齿唇自由(新韵)泽惠恩德布九州财丰体健处无忧随心想像风光享没扰不欺竟自由平等国泰祥和紫气生世间一切尽钧平纬经高下皆衡等共享时空毕事宁公正公平正直不偏私依证凭据道义持严格仁人明事理准星神圣莫斜离法制规矩诚铭为准绳律章中正世人凭不阿执法天平度恪守遵循享太平爱国儿女谁能不爱家感恩奉献孝慈妈同仇敌忾贤强国环境清鲜明中华敬业鞠躬尽瘁益求精任怨任劳志永恒忘我无私常进取俭德勤勉厚廉忠诚信处事忠诚诺万金言行一致莫欺人遵循天道心无妄效法规则若美琛友善相近和谐善睦邻天南地北一家亲包容敦厚同安富德道慈悲共友仁。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