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白泽的古诗词《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法薰 今朝端午节,锺山强饶舌。 家无白泽之图,妖怪自然消灭。 灭,灭,夜行一任贪明月。 《偈颂一百零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绍昙 道至无难,惟嫌拣择。 混俗通真,骑声盖色。 近在口皮边,远过河沙国。 慈明揭示,借鬼画桃符。 雪窦标题,去猊悬白泽。 一见便见,迅雷陶壁奋飞梭。 拟议寻思,逆浪禹门遭点额。 《还汪正夫山阳小集》 年代: 宋 作者: 郑獬 汪子文章何伟奇,如观天子乘舆仪。 怛然暴见殊惊疑,舌拄上腭两目痴。 定神屏气试引窥,渐识羽卫行相随。 金吾佽飞开中逵,横刀执矟铁马驰。 画旆赤白盘龙螭,大角一百二十支。 铙鼓嘲轰杂横吹,绣幡绛幢何纷披。 䍐{上四下毕}铍戟开黄麾,属车{左车右急}辚霹雳移。 侍郎御史冠峨危,圆扇孔雀双翅垂。 辟邪白泽飞麟麒,金辂赤马火鬣鬐。 飘飘凤盖翳华芝,水光铁甲羽林儿。 二十四仗驱熊貔,长殳阔剑梢魍夔。 团花绛袖武士衣,大小不同虽异宜,要之尽是圣贤为。 奇服怪玩一不施,斥之所以尊皇威。 汪子之文正类斯,一十五轴纷葳蕤,烂光直欲纸上飞。 长篇短篇倾珠玑,题说论序及赋诗。 篇虽不同皆有归,要之孔子韩退之。 留读旬日不知疲,大渴适得甘露饴。 我欲诵记留肝脾,惟我老钝无记持。 又无小吏操笔挥,或可写留慰朝饥,二者不遂其齎咨。 今复夺去心黭黟,室中斗觉无光辉。 灵宝不可留洿池,风雨送还沧海湄。 嗟我居陈逾岁时,两耳无闻如塞泥。 遂恐聋瞆不可医,子来乃得时攻治。 摐金伐石鸣鼓鼙,气豪却似相凌欺。 因子文章张我师,使我发此狂简辞。 2.有没有关于白泽的记载相传4600年前,轩辕黄帝巡游东海之滨遇到了神兽白泽。 白泽向黄帝提供了11520种精灵神怪的信息和避御方法后,从此消失。黄帝后令图写之,以示天下,《白泽图》由此传世,白泽也就成为了后世辟邪的象征。 上面这段故事,就是有关白泽的传说,但白泽的具体形态却一直是个谜。白泽是传说中能够通晓天下鬼神万物状貌,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云笈七签·轩辕本纪》“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 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 帝乃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后世因为白泽能够趋吉避凶,常将它的形貌使用在物品之上,《通典》记帝王之旗就绘有白泽的形貌,被称为白泽旗。 《唐书·五行志》记载中宗韦皇后的妹妹用虎豹枕以避邪,白泽枕以避魅~。 3.白泽泪,泪满千流这是一首感叹人生的抒情诗。主人公感叹自己得而复失的事业与爱情,感叹人生苦短,同时也抒发自己希望早日东山再起、再续前缘的事业追求与爱情追求。 白泽: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 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传说黄帝巡狩,至海滨而得白泽神兽。此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 琥珀:数千万年前的树脂被埋藏于地下,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是一种有机的似矿物。有小说、画集、游戏中的人物等等一琥珀为名。 大意:诗中象白泽那样的神兽、琥珀那样化石都能的血泪交融,可见主人公感情与他的事业都是感天动地的,也表现对过去的一切(包括人和事物)的真情与感慨。为什么会这样呢?本应属于我的人和事物,今天不属于我了。人生呀!翻来覆去,三穷三富、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真不知道那属于我的一切(我的事业,我心爱的人),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身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