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入行论11课宋词

1.入行论二十五课宋词的解释

意幻供养前两天已经全部讲完了,中间开“金刚萨埵法会”时停了几天课。

这期间,我要求大家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不管你是否参加了法会,最好能把心咒念完,如果念满四十万遍,我们相续中的罪业就会得以清净,这一点佛陀在经中也有明确宣说。作为一般的修行人,我们没有造恶业是不可能的,不管自己想得起来还是想不起来的,很多罪业我们都造过,如果没有忏悔清净的话,想要成就非常困难。

所以,对有智慧的人来讲,“忏悔罪业”相当重要。接下来继续讲《入菩萨行论》。

从今天以后,我们的宣讲方式主要从颂词上讲,中间会结合无著菩萨的科判和注释,释文不一定全部读,一方面是考虑到时间问题,另一方面,从颂词上讲一遍,再从注释上读一遍,往往都是一个意思,对大家的理解没有很大帮助。希望你们学习的时候,要看无著菩萨是如何解释的,其他的大德又是如何解释的,这方面自己要好好分析。

今天讲的内容还是“供养支”,前面讲完了真实供养中的无主物供养与有主物供养,同时也讲了意幻供养,现在是第四个问题——发愿供养。所谓“发愿供养”,并不需要买什么东西,也不是幻化一个供品,而是在心里面发愿。

发愿与意幻有一定的差别,意幻是指心里幻化出一种供品作为供养,发愿则是在心中发愿,希望世间上的众生能够获得快乐、息灭痛苦,而在三宝所依面前降下珍宝雨、鲜花雨等等。子四、发愿供养:别此亦献供,悦耳美歌乐,愿息有情苦,乐云常住留。

“别此”是指除了上述的供养以外。我们也应该在诸佛菩萨面前供养悦耳动听、震撼人心的歌乐。

当然,这类供品有器乐、歌声等多种,尤其是器乐中的敲鼓、吹螺,这些妙音都可以用来供养诸佛菩萨。还有人们吟唱的歌曲,比如现在有些著名歌星所唱的歌,如果自己非常喜欢,也可以供养诸佛菩萨。

通过这样的音乐供养,令所有众生相续中的贪嗔痴烦恼,以及三毒所生的行苦、变苦、苦苦等根本痛苦与分支痛苦全部息灭,希望他们永远沉浸在快乐当中,这种带来快乐的吉祥云长久地留住在他们身边。这种发愿有很大的力量,我们平时如果听到音乐,看书时听到了念佛机声,都可以在心里面观想:以此妙音愿诸佛菩萨生起欢喜心,让所有众生的痛苦息灭。

《百业经》中有一个公案:释迦牟尼佛在山洞里入火瑜伽定时,帝释天带乾闼婆王来到洞口,弹奏妙音供养佛陀,迦叶尊者从禅定中出定,佛陀也出定赞叹这种妙音(佛陀本无出入定的差别,但在众生面前有时会显现打坐、入定出定等形象)。不管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很多高僧大德依靠音乐歌舞来吸引众生的心,吸引过来以后,再对其进行佛教的教育。

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的时候,每年夏天,也就是现在这个时候,都会让大家在草地上唱一些金刚歌、跳一些金刚舞来供养诸佛菩萨。这些金刚歌舞有甚深的密意,就像麦彭仁波切在论典中所说的,即使从表面上看来,也对人们有很大的利益。

比如我们说宣讲佛法,不一定会来很多人,但如果说举行佛教的音乐会、演唱会,这时成千上万的人就会拥集在这里。学院以前开法会的时候,附近的老乡不一定参加,但一说要唱金刚歌、跳金刚舞,就有很多人赶过来,到处打听“你们的金刚歌什么时候唱?我可不可以参加,我也想唱一唱、跳一跳”。

在新加坡,有些佛教团体也经常用这种善巧方便来利益众生。所以,摄受众生不一定全要按照小乘别解脱的行为。

有些真正舍弃自己、完全利益他众的大菩萨,他们的行为我们不一定能接受,但不管怎样,他有特别甚深的密意,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很多众生获得快乐。有些众生的烦恼很深重,平时经常特别痛苦,但他听到一些佛教音乐时,就能从中获得清宁慈悲的感受,马上息灭相续中的烦恼。

所以,对于高僧大德的有些行为,我们凡夫人不能以自己的分别念妄生邪见。当然,按照小乘别解脱的观点,出家人不能唱歌跳舞,这一点大家也非常清楚,出家人若完全以世间的歌舞来吸引人,这样可能不太好,但有时候通过一些佛教的歌曲、妙音来帮助众生是可以的。

现在香港、台湾好多歌星唱一些观音心咒、阿弥陀佛、大悲咒、心经,不信佛教的人也喜欢在车里放一下这种音乐,如此能在他们的相续中种下一个善根,我觉得很重要。如果自己的发心特别大,只要对众生有利,在某些行为上也有开许。

海涛法师到日本的时候,有些人叫他去卡拉OK,他说“我是出家人不能去”,那些人说“去去去,没事的”,于是他说“好,但你们最好不要告诉别人”,去了以后,他就给那些人一些很好的念珠、法本,将相当一部分演艺圈的人引入了佛门。所以,利他心特别重的话,在某些情况下,也有一些方便开许。

但如果我们的恶劣习气没有断,自己没有把握的话,最好还是不要去,否则,原本你想度化众生,结果反而自陷其中、无力自拔,这样是非常可惜的。此颂主要是讲,观想诸佛菩萨随处都在,然后以自己的发愿力,将这些悦意的歌声献给他们,使所有的众生获得快乐,应该这样发愿。

惟愿珍宝花,如雨续降淋,一切妙法宝,灵塔佛身前。同时还发愿:愿世间上的玛瑙、松石等种种珍宝雨、鲜花雨,恒常降临在三宝所依的法宝、灵塔、佛像面。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0~11题点绛唇 访牟存叟南

【答案】【小题1】此句采用比拟(拟物)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春愁变得形象生动。

【小题2】答案一:此词主要表达了春色恼人的孤独惆怅之感。上片抒发了卷帘放愁愁仍在的无奈,缺少诗朋酒侣而自对鸟语的寂寞之情。

下片抒发了大好春光无人欣赏的惋惜、吟诗而未成的遗憾、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之情。 答案二:此词主要表达了春景无限的欣悦自得之情。

上片抒发了卷帘放去春愁的畅快、虽无友人却独对鸟语的悠然之情,下片抒发了飘飘絮影脉脉苹香春在无人处的惊喜、梨花飘落如雨诗意盎然的沉醉之情。答案三:此词既有孤独惆怅的春愁,又有春景无限的欢欣自得。

例如上片有午梦初回浓浓的春愁,也有自对鸟语趣味横生的悠然;例如下片有春在无人处的惊喜,也有梨花飘落如雨的怅惘。【答案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以考虑的有四个方面:修辞手法、写景手法、表现手法、抒情手法。

首先考虑修辞。同时也要结合诗句来分析。

题干中给出的目标非常明确“卷帘尽放春愁去”。这一句一个“卷”一个“放”赋予无形的“春愁”以具体的形态,与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模式如下:借助……,表达了因……而……的感情。

此处一定要答出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题干中已经有了情感“愁”“喜”,考生只需要到词中找到产生这种情感的原因即可。

比如“愁”,“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大好春光却无人相伴,只能和黄鹂交谈,可见寂寞之愁;“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春光虽美,却无人欣赏的惋惜之愁;“未成新句”,诗句未成的遗憾之愁;“一砚梨花雨”,梨花飘落如雨,春景将逝的惆怅之愁。

也可以从“喜”的角度或二者皆有的角度作答。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国学《论语》第11课

士的标准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 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②,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国学常识 /guoxuechangshi/

必清楚其言外之意所假设的前提,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文中最后一种“斗筲之人是不算在内的),按这三种看来,“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档次的,这种人之所以还能称之为士,必也是有其信念的,非为“斗筲之人”的器量狭小胸无大志,他们也有执着的信念,但是与前两种“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和“宗族称孝,乡党称弟”对比,他们的信念是相对较为薄弱较为模糊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执着的是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甚至是一个胡里胡涂的偏执狂。他们听命于上面的指令或道听途说不加澄晰,不会明辨是非,只是浅薄固执的寻求“任务”、命令、、的达成,用现在的话来说,第三等的士就是一傻冒。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是非。在这一点上,孟子说得更加明白:“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章句下》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出自《论语》出处:《论语为政篇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阅读下面宋词(11分)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 ① 吴文英钗燕拢云睡起

小题1:答:联想或想象,或虚实结合。(2分)词人以奇妙的想象把半面女髑髅想象成一个美丽多情的女鬼形象(1分),她悠扬而轻易地“隔墙折得杏花枝”在春天嬉弄,表现出她对人间的依恋。 (1分)如此青春活泼的女子,亦如夜半风雨春归的落花一样夭折了,一个“又”引出下阙对往昔情事的感伤;“断肠青冢几斜晖”,词人触景生情,对已去恋人充满无尽的悲痛和相思之情。(1分)

小题1:答:“断红“比喻(1分)由“半面女髑髅”勾出的已逝去的旧日相知的女子(1分),“一任”写出“断红”有感有知,任风吹起。(2分)抒发了作者力图摆脱旧情缠绕的痛苦,努力使心情平静的复杂情感。(2分)

5.阅读下面宋词(11分)思佳客·赋半面女髑髅①吴文英钗燕拢云睡起时

小题1:答:联想或想象,或虚实结合。

(2分)词人以奇妙的想象把半面女髑髅想象成一个美丽多情的女鬼形象(1分),她悠扬而轻易地“隔墙折得杏花枝”在春天嬉弄,表现出她对人间的依恋。 (1分)如此青春活泼的女子,亦如夜半风雨春归的落花一样夭折了,一个“又”引出下阙对往昔情事的感伤;“断肠青冢几斜晖”,词人触景生情,对已去恋人充满无尽的悲痛和相思之情。

(1分)小题1:答:“断红“比喻(1分)由“半面女髑髅”勾出的已逝去的旧日相知的女子(1分),“一任”写出“断红”有感有知,任风吹起。(2分)抒发了作者力图摆脱旧情缠绕的痛苦,努力使心情平静的复杂情感。

(2分) 略。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