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北宋词人晏殊和晏几并称二晏

1.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是什么关系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

父子关系,晏殊是父亲。

晏几道(1030年-1106年)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乡(今属南昌进贤县)人,北宋词人。他是北宋词人晏殊第七个儿子,并不像晏殊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地位,他只作过一些小官,如开封府判官、监颍昌府许田镇、乾宁军通判等。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鹧鸪天》中“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两句受人赞赏。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代表作有《临江仙》《鹧鸪天》《阮郎归》等。

2.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什么关系

父子关系。晏几道是晏殊的第7子。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

晏殊文学成就: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晏几道文学成就:晏几道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开封府判官等。性格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有《小山词》。

扩展资料

作品风格:

1、晏殊、晏几道父子沿袭唐末五代词风,词作内容较为狭窄,多写流连光景、离情别绪等传统题材,风格以闲雅清婉为主,但又各有特色。

2、晏殊官至宰相,志满意得,其词作多为家会宴游的消遣,词中之愁只是春花秋月的闲愁;词风清新委婉。

2、晏几道虽出身于官宦大家,却官阶卑微,后又家道衰败贫苦落魄,其词作较为真实地抒发了一个没落公子的哀愁之情;词风感伤凄楚。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晏殊

百度百科-晏几道

3.“二晏”指哪两位词人

指北宋前期著名词家晏殊、晏几道父子。

晏殊(991〜1055)字同叔,江西临川 人。少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仁宗时官至宰相,谥“元献”。

他受南 唐冯延已影响很深,继承并发展了五代柔软婉丽词风,加之国家重臣地位和爱好文 酒宴会的生活情趣,使他的词雍容华贵。 晏殊的年辈较高,政治地位又显赫,欧阳 修等著名词人或出其门下,或为其幕僚,因此,他被后人推为“北宋倚声家初祖” (冯煦《蒿庵论词》)。

有《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 恋和离愁别恨。其词注重字句和音韵节奏,闲雅婉丽,艺术造诣很高。

晏几道 (1030?〜1106?)字叔原,晏殊幼子。早年过着华贵的公子生活,不懂得处事营生, 中年仕途不顺,晚年穷困落魄。

由于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的巨大变故,他经常以感 伤的笔调描写过去的生活,词风近于李煜。其词多写男女悲欢离合,表达对那些不 幸的歌女的同情,流露出浓重的感伤情调。

有《小山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