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离别的诗句 古诗大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晏几道《少年游·离多最是》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 山中送别 / 送友》 2.分别写一句形容吊桥,立交桥,拱桥的古诗句华镇(《还珠桥》 溪上还珠太守家,小桥斜跨碧流沙.清风不共门墙改,长与寒泉起浪花.陆游《五云桥》 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东方浩的现代新诗:《石拱桥》诗:“这唐宋的诗行/漫邪路于水乡的河道/ 岁月之掌/抚去青石的沟沟坎坎/只把一种暖意/悠悠注入/丝绸的光辉/ 映亮暗淡的文字/工匠的姓名/早随流水逝去/而他们的遗作/一年复一年,一日复一日/ 在无数深情的目光和双脚下/亲切,动人/石拱桥风度翩翩/一头倚在古典的水域/一头倚在现代的爱情。 3.有关送别的诗句有哪些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朱大入秦(唐代·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唐。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从兹去,萧萧班马鸣。 饯别王十一南游(唐 刘长卿) 里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送友人(唐 薛涛)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远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江亭月夜送别二首(其二 )(唐 王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山中相送 (唐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明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4.送别诗句赠汪伦(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李 白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宣州谢月(左)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骊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宣州谢[月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5.有关桥的诗句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 (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 (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 (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 (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 (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 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 (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 (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 (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 (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 (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 (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 (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 (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 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 (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 (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 (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6.有关写送别的诗句诗中别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9.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李叔同:《送别》)。 7.关于桥的古诗上洛桥 作者:【李益】 年代:【唐】 体裁:【五绝】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注释】: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今日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显然,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 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8.有关离别的(古诗)诗句的赏析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袁行霈 原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团圆、婵娟的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上片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这两句是从李白的《把酒问月》中脱化而来的,李白的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想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佑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一个“我欲”、一个“又恐”、一个“何似”,这中间的转折开阖,显示了苏轼感情的波澜起伏。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他终于让入世的思想战胜了。 9.有关“离别”的诗句古诗有哪些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4,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5,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贺铸《行路难·缚虎手》 7,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9,醉别西楼醒不记。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0,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宋代:欧阳修 原文: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译文: 樽前拟把归期说定,一杯心切情切,欲说时佳人无语滴泪,如春风妩媚的娇容,先自凄哀低咽。啊,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 饯别的酒宴前,莫再演唱新的一阕,清歌一曲,已让人愁肠寸寸郁结。啊,此时只需要把满城牡丹看尽,你与我同游相携,这样才会——少些滞重的伤感,淡然无憾地与归去的春风辞别。 2,《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代: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更何况又逢这萧瑟冷落的秋季,这离愁哪能经受得了!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这一去长年相别,相爱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气、好风景,也如同虚设。即使有满腹的情意,又能和谁一同欣赏呢? 3,《别董大二首》 唐代: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译文: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风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参考资料 于海娣.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