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言唐诗画谱序——程涓001 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一 孤鸿海上来 池潢不敢顾 侧见双翠鸟 巢在三珠树 矫矫珍木巅 得无金丸惧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恶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张九龄 感遇四首之二 兰叶春葳蕤 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 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2.《我的彩绘》作文600字绘画是我的第一门特长,在这之前,我也没有什么长处,说起绘画,真是偶然,但它也给我带来了不少的乐趣, 那天,同学们都报了特长班,而我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喜爱。 我不经意间推开了旁边一间教室的门,原来是水粉班,我无奈地加入了进去。 画画要从基础开始,老师先教我们调色,用红、黄、蓝三种主色调制出缤纷的色彩,这时我发现了绘画的乐趣。 在我的记忆中最深刻的是画“唐老鸭”了,老师将它画在黑板上,我模仿着老师的画法先画出它的轮廓,再分别上色,。最难画的要数鸭嘴了,我在草纸上模仿了几次仍不满意,我反复修改,反复琢磨,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这幅画终于完工了。 绘画有着别具一格的魅力。无论是漫画、水粉画都是我非常喜欢的。 尤其是漫画人物,是我一直以来酷爱的。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但我一直自己在努力,自己在尝试怎样把漫画人物画得更好。 从开始画漫画到现在,我已经用掉了不知多少本素描本,现在翻出来看,别有一番风味,尽管以前画的不是很好,但每一副画都凝聚了我对绘画的热爱。 学习绘画,我有了自己的收获,我会模仿画很多东西,画技也提高了不少。 不知不觉中,我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我觉得,绘画是一样很高雅的艺术,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现在,我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它已经成为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份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3.明朝黄凤池“集雅斋”主人黄凤池,明朝万历年间著名的书籍商,出版商,新安(安徽徽州)人,后迁居杭州开设书坊集雅斋,专门出版画谱类图书,计有八种,后合刊为《集雅斋画谱》。其中辑录了《梅竹兰菊四谱》,陈儒题称为「四君」,以这四种植物来标榜君子的清高品德,流传开来,后人便用「四君子」来统称梅、兰、菊、竹了。 《集雅斋画谱》中最精彩的三种是《唐诗画谱》,即《五言唐诗画谱》,《六言唐诗画谱》,《七言唐诗画谱》,黄凤池编辑,集雅斋原刻,蔡冲环画,刘次泉刻。约有一百四十图,采用单面竖幅版式。 4.诗歌《金陵图》这是一首咏史诗,作者通过咏怀古迹要表达怎样的情怀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 详 这是一首题画之作,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诗. 画家是什么人,已不可考.他画的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的故事,因为六代均建都于金陵.这位画家并没有为南朝统治者粉饰升平,而是写出它的凄凉衰败.他在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间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这真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组画. 比韦庄略早些时的诗人高蟾写过一首《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正在走向总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他把这种潜在的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一片伤心”,在一般画家笔下是无法表达出来的. 韦庄显然是读过高蟾这首《金陵晚望》的.当他看了这六幅南朝故事的彩绘之后,高蟾“一片伤心画不成”的诗句,似乎又从记忆中浮现.“真个是画不成么?”你看这六幅南朝故事,不是已把“一片伤心”画出来了吗!于是他就提起笔来,好象针对高蟾反驳道: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为什么就画不成社会的“一片伤心”呢?只是因为一般的画家只想迎合世人的庸俗心理,专去画些粉饰升平的东西,而不愿意反映社会的真实面貌罢了. 诗人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了一个出色的例证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请看这幅《金陵图》吧,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南朝六个小朝廷,哪一个不是昏庸无道,最后向敌人投降而结束了它们的短命历史的?这就是三百年间金陵惨淡现实的真实写照. 将高蟾的《金陵晚望》和本篇作一比较,颇耐人寻味.一个感叹“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个反驳说,现在不是画出来了么!其实,二人都是借六朝旧事抒发对晚唐现实的深忧,在艺术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