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游瑞典的诗句

1.关于旅游的诗句有哪些

1. 《郊行即事》程颢(宋代)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目睹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

2. 《春游湖》徐俯(宋代)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译文】: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3. 《玉楼春·春景》宋祁(宋代)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译文】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4.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宋代)

春游之盛,西湖未能过也。

【译文】:吴兴春游的壮观场面,西湖也不能相比。

5. 《游园不值》宋代(叶绍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译文】:可是这满园的春色毕竟是关不住的,你看,那儿有一枝粉红色的杏花伸出墙头来。

6. 《湖上》徐元杰(宋代)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译文】:暖风晴和的天气,人的心情也很好,趁着夕阳余晖,伴着阵阵的鼓声箫韵,人们划着一只只船儿尽兴而归。

7. 《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欧阳修(宋代)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

【译文】:在南郊的园林中游春,和暖的春风中,时时听到马的嘶鸣。

8.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许棐(宋代)

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译文】: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9. 《琵琶仙·双桨来时》姜夔(宋代)

双桨来时,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译文】:江面上荡着双桨划来一只小船,我忽然发现,船上的人好像是我昔日恋人。

10. 《思帝乡·春日游》韦庄(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译文】:春日踏青郊游,风吹杏花满头。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真风流。

2.关于旅游的诗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3.说一说关于瑞典的事

英国《卫报》8日报道,瑞典目前正拟订一个计划,打算用15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第一个和石油说“拜拜”的国家。

这一计划引起世界不少人的兴趣。因为许多学者预测,世界能源结构正在发生转变:从以化石燃料为主的能源系统转向化石燃料、核能、可再生能源等不断变化的多元化结构,最终将建成以太阳能和聚变核能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能源系统。

引子 15年后,瑞典将永别石油 英国《卫报》8日报道,在能源的可持续利用上,瑞典走在了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前面,该国目前正拟订一个计划,打算用15年时间,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第一个和石油“说拜拜”的国家,而且还不需要再增建核电厂。 该计划由瑞典政府牵头,由一个囊括了产业家、学者、农场主、汽车制造商和公务员的委员会来共同拟订,目前正在商讨阶段,几个月后将提交议会审议。

瑞典政府的官员7日表示,该计划的用意是将瑞典所有的化石能源替换为可重复利用的能源,以减少气候改变对经济的潜在危害,及石油缺乏导致的物价上涨。 瑞典可持续发展部部长萨赫林说:“我们对石油的依赖将在2020年结束,这意味着所有房屋不再依靠石油来取暖,所有司机不再依靠汽油。”

15年后,汽车喝酒不喝油 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一个世界范围的经济市场开始形成,各经济体之间产生了这样那样的联系。美国、日本等国家以“黄金”速度发展,瑞典的经济增长也异常迅猛,增速仅次于日本。

但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结束了那“金灿灿”的一切,触发了二战后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瑞典也未能逃脱,经济遭受了油价上涨的打击。虽然瑞典“复原”得比较快,但是目前的油价阴影,的确会叫人不免想起上个世纪的那次“魅影”。

过去10年中,瑞典已将所有取暖转换为依靠地热和废热。如今,该国几乎所有的电力都来自核能和水能,仅在交通上依靠化石能源,也就是石油。

至2003年,瑞典使用的26%的能源是可恢复的,仅有33%来自石油,这与1970年的77%形成巨大反差。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全民投票,决定将核电厂也加以淘汰,但该计划尚未完全实施。

瑞典能源部的官员表示,他们希望石油委员会能够提供更多的建议,以利用该国发达的森林资源制造生物能源,并进一步利用风能和波浪能。目前,瑞典政府还正与萨博和沃尔沃两大汽车商合作,准备发展使用乙醇(酒精)和其他生物能源的轿车和卡车。

等到抛弃石油的那一天,瑞典将在世界“绿色联盟”中占有赫赫的一席。 延伸 欧洲能源正着眼转型 其实,不只是瑞典,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在经受“缺油少气”的煎熬,或者被忽上忽下的油价搞得心神不宁! 虽然目前在欧洲能源市场,石油和天然气仍稳稳地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世界石油价格居高不下、对碳污染的广泛关注、以及油气供应可靠性的担心,促使欧洲重新将目标锁定在不带“油”字的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上,核工业和绿色能源工业也都生机勃发,已经着眼于2006年及未来的市场发展。

比如冰岛计划于2050年前使其全部汽车和船只用氢驱动,这种氢产生于可恢复能源所发的电。英国也有类似的计划,这个拥有欧洲最丰富的风能、波浪能和潮汐能的国家,还未能对这些“宝贝”加以很好地利用。

能源短缺以“核”解忧 当然,就目前看来,很多绿色能源还不能够成气候,欧洲能源政策的变化最大的受益者当是欧洲的核工业。这一工业的命运在1986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灾难后受到巨大打击。

可是,事情现在正在发生变化,对核能源的封锁正在慢慢解除。总部设在布鲁塞尔的“欧洲原子能公司”发言人劳伦特·弗雷迪说:“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已经看到了公众民意对核能源态度的转变,人们对这种能源持更多的肯定态度,这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包括供应安全、石油能源价格的上升、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等,公众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对这些因素的担心超过了对核能的担心。”

各国开始做“核”文章 去年,芬兰成为15年来第一个开始建设新的核工厂的欧洲国家,预计这个工厂将于2009年正式投入生产。1月4日,法国总统希拉克公布了一项有关“第四代”原型反应堆的计划,这种核反应堆更有效,产生更少的核废料,将于2020年启用。

英国也在考虑核能源的事,在中国农历春节之前,英国全国上下一直就建立新的核电站的事进行讨论,并将进行一项大的能源审查。首相布莱尔说,这一审查将包括审查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建造的核电站。

布莱尔警告说这些决定将是“困难而又富有争议的”,但他不忘提醒人民,核电厂不会释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据欧洲原子能公司说,在25个欧盟国家中,148个核电站提供了32%的电需求,一些国家早就淘汰了核电站或者承诺进行淘汰,但如今他们的主意似乎在改变。

绿色能源是长远之计 尽管出现了上述这些变化,但在欧洲仍存在着强烈的反核情绪。人们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灾难仍心有余悸。

欧洲委员会去年对24700名欧洲居民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只有37%的人支持核能,但却有55%的人反对开发核能,另外的8%什么都没说。 这意味着,欧洲的绿色能源企业也拥有坚实的。

范文涉及成语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