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岷山冬景的诗句

1.岷山冬景的诗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自中国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500公里,主峰雪宝顶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海拔5588米。 岷山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栎类等。3,800公尺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 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至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平均高度2,500公尺(8,200呎),山脊在4,000~4,200公尺以上。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公尺。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栎类等。3,800公尺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岷山北起甘肃东南岷县南部,南止四川盆地西部峨眉山,南北逶迤700多公里,有“千里岷山”之说。甘肃境内为岷山北,由花尔盖山、光盖山、迭山、古麻山等组成。四川境内为岷山主体部分,有摩天岭、雪宝顶、九顶山、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鹧鸪山等著名山峰,龙门山和邛崃山为岷山中南段山脉,峨眉山为岷山南端凸起山峰。

2.岷山冬景的诗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岷山,自中国甘肃省南部延伸至四川省西北部的一褶皱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全长约500公里,主峰雪宝顶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海拔5588米。 岷山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

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栎类等。

3,800公尺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

中国西部大山。位于甘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西北至东南走向。西北接西倾山,南与邛崃山相连。

包括甘肃南部的迭山,甘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平均高度2,500公尺(8,200呎),山脊在4,000~4,200公尺以上。

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公尺。是长江水系的岷江、涪江、白水河与黄河水系的黑水河的分水岭。

峰峦重叠,河谷深切。山地长有川西云杉、岷江冷杉、油松、栎类等。

3,800公尺以上为高山灌丛草甸。岷山、迭山、摩天岭为大熊猫集中分布区,以摩天岭分布密度最大。

岷山北起甘肃东南岷县南部,南止四川盆地西部峨眉山,南北逶迤700多公里,有“千里岷山”之说。甘肃境内为岷山北,由花尔盖山、光盖山、迭山、古麻山等组成。

四川境内为岷山主体部分,有摩天岭、雪宝顶、九顶山、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鹧鸪山等著名山峰,龙门山和邛崃山为岷山中南段山脉,峨眉山为岷山南端凸起山峰。

3.形容冬天雪景的现代诗句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

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1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1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17、雪 尽道丰年瑞, 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 为瑞不宜多 (罗隐)

18、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19、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

2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欢颜。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4.描写冬天长安城雪景的诗句

1、《雪诗》——唐代诗人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译文:长安城中大雪纷纷,鸟雀迷途难以互寻。

2、《临清大雪》——清代吴伟业

白头风雪上长安,短褐疲驴帽带宽。

译文:我已白发苍苍,却冒着暴风雪,去了首都,一路上穿着粗糙的衣服戴着宽大的帽子骑着疲倦的驴子。

3、《长安喜雪》——唐代朱湾

千门万户雪花浮,点点无声落瓦沟。

译文:长安下雪了,千家万户处处飘着雪花,一点一点无声的落在路旁的低洼处。

4、《虞美人·寄公度》——宋代舒亶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译文: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

5、《五位》——宋代释慧温

天寒大雪长安道,五陵才子锦袍新,马蹄乱踏琼瑶草。

译文:天气寒冷,大雪覆盖了长安城的道路,一些公子哥们穿着簇新的华丽衣衫,骑着高头大马把路上的花草践踏的一片凌乱。

5.描写冬天雪景诗句

描写冬天雪景诗句: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 2、“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3、“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

(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4、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5、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沈约《昭君辞》 6、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辛弃疾《生查子·重叶梅》 7、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出自唐代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纳兰性德《于中好·送梁汾南还为题小影》 。

6.一、二年级有两首描写“冬天”的古诗是什么

《绝句》

杜甫 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

《绝句》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7.【谁能给找几句描写雪的经典诗句】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1、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描写冬天雪景的优美诗句12、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13、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14、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1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16、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经典诗句17、雪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罗隐)18、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李商隐)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19、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20、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欢颜.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21、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公众行乐词》。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