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宋词之梦啼春闺

1.表达闺中怨唐诗宋词

闺怨诗属于汉族古典诗歌,主要集中在唐代这一时期,其中又有特别的一类称为宫怨诗。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看看下面这些有没有你想要的:

春闺思

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闺怨

圣神贤

惊奇无奈春悄掩。看花痕,泪满面。凝脂粉抹饰朱颜。

应是无缘春去远。但徘徊,失意千。寂寞容颜是君添。

闺怨

圣神贤

叫君年年身去远,闺楼独看花从月。花丛月,人不见。

倒是无眠惹秋思,只把光阴为情痴。为情痴,泪何时?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摊破浣溪沙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长门怨

刘长卿

何事长门闭,珠帘只自垂。

月移深殿早,春向后宫迟。

蕙草生闲地,梨花发旧枝。

芳菲自恩幸,看著被风吹。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菩萨蛮

温庭筠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2.求描写战争与儿女情长结合的诗词

唐人沈佺期《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唐人高适《燕歌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离别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唐人李白《子夜吴歌之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西风吹不断,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3.一个女人坐在秋千上打一宋词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作者:吴文英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兰舟高荡涨波凉。愁被矮桥妨。暮烟疏雨西园路,误秋娘、浅约宫黄。

还泊邮亭唤酒,旧曾送客斜阳。蝉声空曳别枝长。似曲不成商。

御罗屏底翻歌扇,忆西湖、临水开窗。和醉重寻幽梦,残衾已断熏香。

4.

了解两首诗词的内容,根据语境来分析.前一首诗歌“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显然是把现实与梦境相比,而突出现实的残酷,“骨”借指战死的人,所以“可怜”一词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后一首诗歌,“赢得生前身后名”指获得功名,而“可怜”一词转向“白发生”,有悲叹年华已逝的意思.答案:(1)《陇西行》中用“可怜”一词体现了现实与梦境、悲哀凄凉的枯骨与年轻英俊的战士形成强烈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破阵子》中用“可怜”一词打破词人想要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美梦,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消逝的悲叹、壮志难酬的愤懑.译文:《破阵子》在醉酒之中,我挑亮油灯,端详宝剑,梦醒时,扎在一起连接的军营都吹响了号角.在军营里,分赏给部下大块烤熟的牛肉,各种乐器演奏着边塞雄壮的军歌.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战马像的卢一样飞快的奔驰,利箭射出,弓弦像震雷一样惊响.本想完成君王恢复中原的统一大业,赢得生前死后的美名声.可惜现在满头白发已经丛生!《陇西行》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还是少妇们梦中相依相伴的丈夫.。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