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含有“裙”(罗裙)的诗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牛希济《生查子》 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郎船安两桨,侬舸动双桡。扫黛开宫额,裁裙约楚腰 李商隐《江南曲》 红裙明月夜,碧殿早秋时。好向昭阳宿,天凉玉漏迟。 白居易《小曲新词》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杜审言《戏赠赵使君美人》 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 孟浩然的《春情》 元稹的《晚宴湘亭》中,舞女红裙碧袖,歌甜舞旋,令人心醉。“花低愁露醉,絮起觉春狂;舞旋红裙急,歌垂碧袖长。” 杜牧的《偶呈郑先辈》里,少女淡妆婷婷玉立,款款动人,绣着双凤,散发着郁金花香裙子似一篇飘逸恬静的散文,叫人心驰神飞。“不语亭亭俨薄妆,画裙双凤郁金香。西京才子旁看取,何似乔家那窈娘。” 李贺的《兰香神女庙》讲到一种“金丝裙”,它那样清雅馥郁,冰清玉洁的美丽,说明了当时裙子的新品繁多,美不胜收。“舞佩剪鸾翼,帐带涂轻银;。。吹箫饮酒醉,结绶金丝裙。” 还有象“黄陵女儿茜裙新”、“女妆素面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白色罗裙翻酒污”、“榴花不似舞裙红”、“白妆素面碧纱裙”等诗句 2.带有罗裙的诗句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 东池宴。初相见。 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 柳腰身。昨日乱山昏。 来时衣上云。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代:贺铸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 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 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 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宋代: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斗草:古代春夏间的一种游戏。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 又有斗百草之戏。”但宋代在春社、清明之际已开始斗草。 穿针:指七月七日七巧节。《西京杂记》载:“汉宫女以七月七日登开襟楼,寄七子针”,以示向天上织女乞求织锦技巧,称之为“七巧节”。 “罗裙”句,七夕月夜,你身着罗裙,裙湿香露;头戴玉钗,鬓插香花,立于夜风之中。唐·温庭筠《菩萨蛮》云:“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流水”句:从李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句化来,此处指女子去远,无处寻觅。 行云:这里用“巫山云雨”的典故。这里指心爱的女子行踪不定。 飞雨:微雨。 3.描写“裙子”的诗词有哪些1.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2. 绿罗裙·东风柳陌长 宋代:贺铸 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 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 菩萨蛮·舞裙香暖金泥凤 唐代:牛峤 舞裙香暖金泥凤,画梁语燕惊残梦。门外柳花飞,玉郎犹未归。 愁匀红粉泪,眉剪春山翠。何处是辽阳?锦屏春昼长。 4.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5. 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清代:纳兰性德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4.采莲曲这首诗描写了什么罗裙什么采莲女的《采莲曲》这首诗描写了荷叶罗裙一色裁,衬托采莲女子的美貌。 原诗: 《采莲曲》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释义: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扩展资料: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采莲曲二首 5.求古代的服饰描写和古代优美的诗句优美诗句: 1.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 2.嗟叹红颜泪、英雄殁,人世苦多。山河永寂、怎堪欢颜 3.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4.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5.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7.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9.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1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11.《君生我未生》 服饰描写: 1.大朵牡丹翠绿烟纱碧霞罗,逶迤拖地粉色水仙散花绿叶裙,身披金丝薄烟翠绿纱 低垂鬓发斜插镶嵌珍珠碧玉步摇。 2.上身一件玫瑰紫缎子水红锦袄,绣了繁密的花纹,衣襟上皆镶真珠翠领,外罩金 边琵琶襟外袄,系一条粉霞锦绶藕丝缎裙,整个人恰如一枝笑迎春风的艳艳碧桃 十分娇艳。迎春髻上一支金丝八宝攒珠钗闪耀夺目,另点缀珠翠无数,一团珠 光宝气。——出自《后宫:甄缳(那字打不出)传》 3.乌黑如泉的长发在雪白的指间滑动,一络络的盘成发髻,玉钗松松簪起,再插上 一枝金步摇,长长的珠饰颤颤垂下,在鬓间摇曳,眉不描而黛,肤无需敷粉便白 腻如脂,唇绛一抿,嫣如丹果,珊瑚链与红玉镯在腕间比划着,最后绯红的珠链 戴上皓腕,白的如雪,红的如火,慑人目的鲜艳,绛红的罗裙着身,翠色的丝带 腰间一系,顿显那袅娜的身段,镜前徘徊,万种风情尽生。 4.长发挽起,梳成流云髻,再戴水澹生烟冠,中嵌以一朵海棠珠花,两旁垂下长长 紫玉璎珞,额际依然坠着那弯玉月,耳挂苍山碧玉坠,身着一袭金红色绣以凤舞 九天之朝服,腰束九孔玲珑玉带,玉带腰之两侧再垂下细细的珍珠流苏,两臂挽 云青欲雨带 5.身穿镂空淡紫轻丝鸳鸯锦月牙裙,绛红色百蝶戏花罗裙,脚穿一双明艳艳的粉红 绣鞋,梳着飞月髻,头插亮晃晃孔雀钗 6.烟葱绿的薄烟纱小袄,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头发蓬松如雾还别了一朵小黄花, 淡扫蛾眉薄粉敷面,小脸润泽艳丽。 7.碧绿的翠烟衫,散花水雾绿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烟纱,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肌 若凝脂气若幽兰。娇媚无骨入艳三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