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关于印尼的诗歌

1.关于外国的诗歌

艾米莉·狄金森诗选 个人比较喜欢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荒原--

我从未看过海洋--

可我知道石楠的容貌

和狂涛巨浪。

我从未与上帝交谈

也不曾拜访过天堂--

可我好像已通过检查

一定会到那个地方 。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a Moor--

I never saw the Sea--

Yet know I how the Heather looks

And what a Billow be.

I never spoke with God

Nor visited in Heaven--

Yet certain am I of the spot

As if the Checks were given--

云暗

天低又复云暗,

飞过雪花一片。

穿越车辙马圈,

去留择决艰难。

谁人这样待风,

令其整天抱怨。

自然犹如我等,

时常没戴皇冠。

Beclouded

THE sky is low, the clouds are mean,

A travelling flake of snow

Across a barn or through a rut

Debates if it will go.

A narrow wind complains all day

How some one treated him;

Nature, like us, is sometimes caught

Without her diadem.

逃亡

我一听说"逃亡"这个词

血液就加快奔流,

一个突然的期望,

一个想飞的冲动。

我从未听说敞开的监狱

被战士们攻陷,

但我幼稚的用力拖我的围栏--

只不过再失败!

Escape

I NEVER hear the word "escape"

Without a quicker blood,

A sudden expectation,

A flying attitude.

I never hear of prisons broad

by soldiers battered down,

But I tug childish at my bars--

Only to fail again!

希望

" 希望" 是物长着羽毛

寄居在灵魂里,

唱着没有词的曲调,

绝无丝毫停息,

微风吹送最为甘甜

暴雨致痛无疑

能够使得小鸟不安

保有此多暖意。

听它越过奇妙大海

飞遍严寒田地

可它不要我面包屑

哪怕饥饿至极。

"Hope"

"HOPE" is the thing with feathers

That perches in the soul,

And sings the tune without the words,

And never stops at all,

And sweetest in the gale is heard;

And sore must be the storm

That could abash the little bird

That kept so many warm.

I've heard it in the chillest land,

And on the strangest Sea;

Yet, never, in extremity,

It asked a crumb of Me.

2.印度尼西亚歌曲

印尼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

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荷兰的音乐文化渗透进来,融人印尼文化之中。此外,印尼自身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岛屿的国家,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

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印尼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音乐形态。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印尼与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在政治经济、音乐文化等诸多方面有较为密切的交流。在成为荷兰殖民地后,荷兰的音乐文化渗透进来,融入印尼文化之中。

此外,印尼自身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岛屿的国家,种种历史原因和文化背景使得印尼音乐文化演变成今天这种多样化的局面。提起印尼音乐,人们会很快想到《梭罗河》、《哎哟,妈妈》、《照镜子》、《星星索》等充满热带民族风情、优美动听的歌曲。

然而,这只是印尼音乐的一部分,而最具代表性的、最体现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特征的、在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的音乐种类是甘美兰音乐,它是由中爪哇岛发起来并流行于全爪哇岛和巴厘岛的一种音乐。甘美兰Gamelan-爪哇语主要是指以打击乐为主的合奏音乐,同时又泛指一切合奏音乐和演奏这些音乐的乐队。

甘美兰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8世纪的佛教庙宇的浮雕上,就刻上了甘美兰乐队所使用的一些乐器。到了13世纪末至16世纪初印尼的麻嗒巴歇王朝时代,大型的甘美兰乐队的乐器已基本备齐,并分为室内、室外两种乐器组合的形式。

到了16世纪以后的马打兰王朝时代,二者又逐渐统一起来,形成了规模相当大的甘美兰乐队,它的音乐则用于戏剧、舞蹈、影戏的伴奏,同时也用于各种宗教仪式。在爪哇和巴厘岛上甘美兰乐队颇多,特别是民间群众自发的甘美兰乐队随处可见,如今它不仅成为印尼传统音乐文化的象征,同时也是世界人民了解印尼音乐的一个窗口。

甘美兰乐队中最早的乐器是锣,其数目由单个逐渐发展为多个,现在乐队的乐器有以下四类,第一类:锣属乐器,包括大吊锣、中吊锣、小吊锣、大釜锣、排锣。第二类:排琴属乐器,包括木琴、共鸣筒、金属排琴。

第三类:管弦乐器,包括列巴布(甘美兰乐队中唯一的弓弦乐器)、切连朋(拨弦乐器)、竖笛(吹管乐器)。第四类:鼓类乐器,甘美兰乐队中使用的是双面长鼓,大乐队中通常为大小两个鼓,小鼓的声音重于大鼓,而大鼓为雄性,担任主奏,小鼓为雌性,担任助奏。

在上述13种乐器中,第一类中的前五种为节奏性乐器,在合奏中用来划分句逗,第一类的第六种乐器和第二、三类中的全部乐器均为旋律性乐器。以上乐器是大型甘美兰乐队所必需的乐器,此外,还有一些大乐队和民间乐队偶尔还加入一些助奏乐器,如各种碰铃、铙钹、竹木或金属的拍子板等,然而,这些助奏乐器的存在与否,均对合奏声部的构成无大的影响。

在一些乡间的小乐队,其编制较随意,但锣与金属排琴是不可缺少的。在甘美兰乐队演奏的音乐中,有一个女声或男声齐唱声部,他们的歌唱柔美、轻盈,与各种乐器的声音自然地融合在一起,令人陶醉。

甘美兰音乐是一种支声体的多声音乐,凡听过甘美兰音乐的人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甘美兰音乐既复杂又简单。复杂是因为它有多层的音响、多条独立的旋律线和各种交错有序的节奏,它区别于西方音乐中的主调和声音乐和复调音乐,也不同于东方国家的齐唱、齐奏中派生出来的支声音乐。

简单是因为一首长大的乐曲其核心旋律似乎是固定不变的,不断循环往复,好似有始无终。甘美兰音乐使用两种不同的音阶,每种音阶有三种“帕台特”(帕台特含有调式、音域、旋律型等多方面的意义),见下表:不同的帕台特表现不同的特定内容,并同时间有联系(即演奏时间有约束)。

如:帕台特“涅姆”的乐曲多表现幸福的情感,并在晚上9——12时演奏。在这点上它与印度“拉格”的时间学说有相似之处。

关于甘美兰音乐中这两种音阶,近百年来有不少西方学者曾研究过,但结果不尽一致。甘美兰音乐的曲式结构都具循环性,每一音乐段落可以不断反复,大吊锣声音的出现标志着前一个循环反复段落终止与下一个的开始,乐队鼓手似乎有指挥的作用,如果没有他转换乐段的暗示,乐段将无休止地一直循环下去,这一特征与印尼宗教的“轮回”观念有关系。

此外,甘美兰音乐采用2的倍数式节拍,每首甘美兰乐曲都有一段序奏,把乐曲的中心内容显示出来,并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序奏的长短无规定,可长可短。通常爪哇岛的甘美兰的序奏短小,巴厘岛的甘美兰较为长大。

甘美兰音乐在印尼深受各阶层人士的喜爱,是宫廷贵族和民间百姓普遍接受的一种音乐,特别是在民间,是村社居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与戏剧、舞蹈混生发展的一种艺术,适用于各种典礼、仪式,以展示其威严与权力,并对宗教有着深远的影响。甘美兰音乐流行于印尼全岛,由于甘美兰音乐起源于中爪哇岛,因此前。

3.有哪些好听的印尼语歌曲

mp3的话网上很难找的~

视频可以在youtube上找,然后用keepvid下载~

推荐几首:

ayat-ayat cinta ---Rossa

Takdir Cinta----Rossa

Aku bukan untukmu----Rossa

Matahariku---Agnes Monica

Terserah ----Glenn Fredly

Terima Kasih Cinta----Afgan

4.外国的诗歌

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神把我从天穹撒下人间,于是大自然拿我去把千山万壑装点。

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从阿施塔特女神王冠上散落下来,于是清晨的女儿把我偷去,用以镶嵌绿野大地。

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他们之间传情的信使:这位干渴难耐,我去解除;那位相思成病,我去医治。

雷声隆隆闪似剑,在为我鸣锣开道;一道彩虹挂青天,宣告我行程终了。尘世人生也是如此:开始于盛气凌人的物质的铁蹄之下,终结在不动声色的死神的怀抱。

我从湖中升起,借着以太的翅膀翱翔。 一旦我见到美丽的园林,便落下来,吻着花儿的芳唇,拥抱着青枝绿叶,使得草木更加清润迷人。

在寂静中,我用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敲击着窗户上的玻璃,于是那敲击声构成一种乐曲,启迪那些敏感的心扉。

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5.《鹦鹉》 印度尼西亚民歌

* 《鹦鹉》

印度尼西亚民歌 黄涛 译配

鹦鹉叫声“你早!”鹦鹉叫声“你好!”奶奶剩下门牙,她是多么年老.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爸爸吸着草烟,妈妈缝着衣裳;爸爸口袋空空,妈妈欠债重重.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妈妈早晚叹气,爸爸不顾休息;一家都心中悲愤,但愿早日翻身.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200首续编》P144.

奶奶年老,爸爸吸烟,妈妈缝衣,都改变不了“口袋空空、欠债重重”的现状!叹气后化“心中悲愤”为智慧和努力,才有能“早日翻身”的希望!

此歌用鹦鹉的叫声做开场渲染,以啦啦啦作结尾.道出了印度尼西亚民间生活的艰难困苦.全曲以中速演唱为宜.

范文涉及诗人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