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以“临江仙”为词牌名的宋词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鉴赏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 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译文 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我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苹初见时的形象,她穿着用心字香薰过的薄罗衫子,正在弹琵琶咏相思。 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苹,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 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 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 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 晏几道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 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 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临江仙二首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临江仙 欧阳修 池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傍有堕钗横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临江仙•咏柳 曹雪芹(拟《红楼梦》中人物薛宝钗作)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 鹿虔扆(yǐ)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临江仙 纳兰容若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临江仙•寒柳 纳兰容若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 2.求以“临江仙”为词牌名的宋词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香炉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 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鉴赏 这是一首感旧怀人的名篇,当为作者别后怀思歌女小苹所作。 词之上片写“春恨”,描绘梦后酒醒、落花微雨的情景。下片写相思,追忆“初见”及“当时”的情况,表现词人苦恋之情、孤寂之感。 全词怀人的月时,也抒发了人世无常、欢娱难再的淡淡哀愁。 译文 午夜梦回,只见四周的楼台已闭门深锁;宿酒方醒,那重重的帘幕正低垂到地,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 我久久地站立庭中,对着飘零的片片落英;又见双双燕子,霏微的春雨里轻快地飞去飞来。梦后酒醒,首先浮现脑海中的依然是小苹初见时的形象,她穿着用心字香薰过的薄罗衫子,正在弹琵琶咏相思。 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苹,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 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 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 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 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 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 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 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 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 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 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 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 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 晏几道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 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 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 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 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临江仙二首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无心情。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 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临江仙 欧阳修 池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傍有堕钗横 临江仙•千里潇湘挼蓝浦 秦观 千里潇湘挼蓝浦,兰桡昔日曾经。月亮风定露华清。 微波澄不动,冷浸一天星。 独倚危樯情悄悄,遥闻妃瑟泠泠。 新声含尽古今情。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 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 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杨州。 临江仙•咏柳 曹雪芹(拟《红楼梦》中人物薛宝钗作)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临江仙 鹿虔扆(yǐ) 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 临江仙 纳兰容若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临江仙•寒柳 纳兰容若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临江仙 (徐昌图)小题1:不好(1分)“却”字只是表现出被重重烟柳挡住视线,表示的是结果;(2分)而“渐”字则生动的表现出词人离别时不断回顾的情态,然而越行越远,柳色逐渐有了层次感,更能体现一个动态的离别过程,突出词人不忍离去的情怀以及愈来愈深的离愁。(2分) 小题1:“饮散离亭西去”“回头烟柳渐重重”“酒醒人静奈愁浓”等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2分)“浮生常恨飘蓬”包含着饱经漂泊的羁旅之愁,(2分)“淡云孤雁远”“残灯孤枕梦”表现出孤寂凄凉的伤感之情,(2分) 略 4.有么有最少字的宋词临江仙 池外轻雷池上雨 雨声滴碎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 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 玉钩垂下帘旌 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精双枕 傍有堕钗横十六字令 〔宋〕蔡伸 天。 休使圆蟾照客眠。 人何在? 桂影自婵娟。 白居易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周晴川 《十六字令》 眠, 月影穿窗白玉钱。 无人弄, 移过枕函边。 李煜 《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清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温庭筠 《梦江南》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余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苹洲 5.宴几道,著《小山词》中,临江仙共多少首☆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蕊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临江仙 东野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追思往事好沾巾。白头王建在,犹见咏诗人。 学道深山空自老,留名千载不干身。酒筵歌席莫辞频。争如南陌上,占取一年春。 共计八首~ 6.中国宋词词牌主要有哪些(要三个字的)《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忆王孙》,《如梦令》、《钗头凤》,《采桑子》,《后庭花》等。 1、《菩萨蛮》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 代表作:宋·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等。 2、《风入松》 风入松,词牌名,古琴曲,又名“风入松慢”“松风慢”“远山横”“销夏”。以晏几道《风入松·柳阴庭院杏梢墙》为正体,双调七十四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另有双调七十二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双调七十六字,前后段各六句、四平韵等变体。 代表作:宋·刘克庄《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等。 3、《忆王孙》 忆王孙,词牌名,又名“独脚令”“忆君王”“豆叶黄”“画蛾眉”等。以李重元《忆王孙·春词》为正体,该词为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五平韵。另有单调三十一字,五句三平韵两叶韵,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的变体。 代表作:宋·李清照《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4、《如梦令》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无梦令”等。以李存勖《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 代表作:宋·苏轼《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等 5、《后庭花》 后庭花,词牌名,又名“玉树后庭花”“海棠花”。以毛熙震《后庭花·轻盈舞伎含芳艳》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另有双调四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四仄韵;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等变体。 代表作:南宋·许棐《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词牌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