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歌夏夜何其芳诗歌欣赏: 夏夜 在六月槐花的微风里新沐过了, 你的鬓发流滴着凉滑的幽芬。 圆圆的绿阴作我们的天空, 你美目里有明星的微笑。 荷花悄睡在崔也得梦间, 它淡香的呼吸如流萤的金翅。 飞在湖畔,飞在迷离的草际, 扑到你裙衣轻覆着的膝头。 你柔柔的手臂如繁实得葡萄藤, 围上我的颈,和着红熟的甜的私语。 你说你听见了我胸间的颤跳, 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 是的,一株新的奇树生长在我的心里了, 且快在我的唇上开出红色的花。 流淌的夏夜 流淌的意象 这是一首用十四行诗的形式写的爱情诗,由三节四行诗的两行对句组成。前三节是诗的主干,一般用于抒写情感或感受,两行对句则为归结,起着画龙点睛,收拢全诗的作用。 诗一开始便向人们展示一个静谧优雅的处所:是六月之夜,微风拂去了百暑气,四处漾着槐花的清香,姑娘的发际沾满了花的幽芬。在“幽芬”之前,作者使用了“流滴”这样一个动词,只能闻得到的花香好像变成了见得到碰得到的水一般,具备了凝重的质感,此刻正从姑娘鬓发间慢慢地滴下来。在这想象之上,诗作又使用了“凉滑的”这样一个定语,使这“幽芬”获得了令人惬意的触感,加重了它刚刚获得的质感。这种通感的应用,正是力图用印象转移(“幽芬”——到“凉滑”——再到“流滴”)组成意象的动态变化,赋予这一片幽芬以一种活动的美的姿态。第三,四行诗设想“圆圆的绿荫”是两人头顶上的一片宁静、和平的“天空”,把人罩进了幸福里,并与下面“明星的微笑”相配。"微笑“已形容了”美目“的灵活多情,冠以”明星“一词,便更令人想见这笑容的灿烂了。 第二节以细密的笔意绘出了一个藕花飘香的怡人世界。不说藕花开在翠叶间,而说它”悄睡在翠叶的梦间“。对于空气中飘散的藕花香味,诗人同样把它动态化了:那是阵阵”淡香的呼吸“,它扇动如暗夜中”流萤的金翅“;它不但”飞“,而且解人意似地”扑到“姑娘膝头。这两节诗创造了一种弥漫着爱的幽芬又有点扑朔迷离的氛围。 第三节诗正面抒写了热烈的恋情。”私语“作为一种微弱的声音而具有”红熟“的颜色和”甜“的味道,这与其说是一种浪漫的异想,毋宁说是一个恰当比喻的合理赓续,即从上句手臂如”繁实的葡萄藤“一句而来,设想听着恋人的情语就如嚼着熟透、浓甜的葡萄一般。底下心跳如树根震动泥土句,”震动“一词相当夸张,大概诗人觉得非如此不足以形容抒情主人公的极度欢乐。”在热的夏夜里“主人公内心感情的热度及这种感情的增长、膨胀,为”震动“之状提供了条件和依据。 最后两行对句情绪热烈亢奋。如果说整首诗是一首轻丽柔和的小夜曲,那么它便是这首小夜曲的高音区,使全曲在昂奋中作结。”新的奇树“倏然长出,表示两心结下的爱情已经成长,这种感情是过去从未体验过的。”唇上开出红色的花“,隐喻青春的生命已然成熟,一如夏日盛放的红花。这是恋情成功后的激动地、华丽的歌声。 《夏夜》是何其芳幻想期的诗作。此时年轻的诗人常有对于人生的动情沉思,对于爱情的迷蒙怀想,而且一往情深,缠绵婉致。其为诗注目的是光色、凹凸,追求是深致、隽永,一切都以奇异的情调出现。本诗便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它款款写来,曲曲传出,调子甜热而又柔和,虽也有妩媚的情致和瑰丽的辞藻,但整个来说是淡雅、清妙、近于透明的。 2.有谁知道有关夏夜的小诗夏夜 唐 贾岛 原寺偏邻近,开门物景澄。磬通多叶罅,月离片云棱。 寄宿山中鸟,相寻海畔僧。唯愁秋色至,乍可在炎蒸。 夏夜叹 唐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茆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哦 不要古诗啊 看看下面的行吗 希望帮上你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频频在星光下,帘影前 看到你蹙眉,犹带着 唇边一点微笑: 「总梦见是在天之涯 宽厚的胸和肩胂,多汗的…… 感觉你耳后草原如海水 熟悉而淡漠的气味」 头发稍稍长了些,微巷 如昔日菖蒲的花蕊 双眉依然是细小温柔 随时因为快乐而绉蹙 眼睛摇荡如招唤的灯火 所有想象和追寻 都在其中燃烧,焚尽 心中最后一滴幻与真 「在海角,遥远最遥远的 地方,春雨曾经倾斜过 乔木的新叶,和床头钟」 在人群当中,频频 以衣裳的颜色和体裁暗示 相约在木兰酒坊 在垂杨码头,在桃子之后 莲蓬以下,被单的中间 夕阳飞照大堤和彩缎 归鸟结队掠过你的眼 夏天已经过完了,夏天 隐入骨格碰撞的山峦 汗水汇注滚滚的河川 「然后体会分离,整个秋天 悉数属于你,我也在港上 默默思念着,属于你」 然后不知道为甚么 就将所有的诺言遗忘 醒来在陌生人的镜前 蹙眉微笑,四肢有些衰弱 「恁地惟悴只因梦中人」 1981 杨牧 八月的忧愁 黄水塘里游着白鸭, 高粱梗油青的刚高过头, 这跳动的心怎样安插, 田里一窄条路,八月里这忧愁? 天是昨夜雨洗过的,山岗 照着太阳又留一片影; 羊跟着放羊的转进村庄, 一大棵树荫下罩着井,又像是心! 从没有人说过八月什么话, 夏天过去了,也不到秋天。 但我望着田垄,土墙上的瓜, 仍不明白生活同梦怎样的连牵。 林徽因 三伏天的夜 辗转又辗转 困倦却无眠 三伏天的夜 把人憋闷得象一个怪曽 每个角落里找风 大蒲扇摇得臂膀疼 电风扇转得脑袋昏 空调嗡嗡的 响着蛮大的噪音 心听得见杂草疯长的声音 听得见鸣虫躲在墙根 关于天籁的一切 现实中都被进化的声音赶跑 只留下月光淡淡地偷笑 3.《夏夜叹》这首诗的意思是什么《夏夜叹》这首诗是写,窗下纳凉的情景,希望国家能安定的情景。 《夏夜叹》 唐五代• 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夏夜叹》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主要写的是作者在夏夜纳凉时的所见所思,表达了作者对动荡的局势和苦难的人民的关切之情。全诗描写夏夜景色生动细致,体物精细,音调铿锵。 翻译: 漫长的白昼难以日暮,暑热熏蒸得我心如汤煮。 如何才能唤来万里长风,飘飘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洁的月亮,茂林上承映着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开窗子享受一下微凉。 夜色空明能见到细微之物,昆虫也在振翅飞翔。 生命之体无论大小,当然都以自得其乐为常情。 于是我想到那些执戈的士兵,一年到头守卫边疆。 怎样才能使他们能够洗洗澡呢?他们苦于炎热却无可奈何地互相观望! 整夜在敲击刁斗忙于警戒,喧呼声响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虽然加在他们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乡。 华州城北吹响了悲凉的胡笳,鹳鹤哀号着四处飞翔。 时逢乱世,再加上天热烦躁身体疲惫,我不禁热切地将太平时世盼想。 综上所述,此诗主要写的是窗下纳凉的情景以及引发的思虑,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疾苦的关怀之情。全诗写景细致,写情深切,语言质朴,音调铿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