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他

有关不要光羡慕的诗句

1.有关羡慕的诗句

1.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比目鸳鸯真可羡,双去双来君不见。——卢照邻《长安古意》

2. 自笑此身无定在,风蓬易转孤根。羡君归意满离尊。——元好问《临江仙》

3. 尽室未寒衣,机声羡邻女。——皮日休《贫居秋日》

4.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

5. 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晏殊《渔家傲》

6.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袁枚《湖上杂诗》

7.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郑谷《海棠》

8. 君莫羡花间女郎祇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9. 惆怅旧游无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10. 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白居易《新井篇》

11. 报君一事君应羡,五宿澄波皓月中。——白居易《泛太湖书事寄微之》

12. 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白居易《长庆二年七月自中书舍人出守杭州》

13. 结网空知羡,图荣岂自诬。——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

14. 却羡故年时,中情无所取。——储光羲《田家杂兴》

15. 他年名上凌烟阁,谁羡当时万户侯。——贯休《献钱尚父》

16. 狼藉红衣脱尽,羡芳魂不埋黄土。——赵孟頫《水龙吟》

17.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李白《寄崔侍御》

18. 尝嫌玳瑁孤,犹羡鸳鸯偶。——李白《去妇词》

19.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李白《 下途归石门旧居》

20. 方从桂树隐,不羡桃花源。——李白《闻丹丘子于城北营石门幽居中有高凤》

21. 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五首》

22.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刘希夷《公子行》

23. 肯羡孤松不凋色,皇天正气肃不得。——皎然《湛处士枸杞架歌》

24.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高适《金城北楼》

25. 嗟我久离别,羡君看弟兄。——高适《别张少府》

26. 我亦不羡季伦富,我亦不笑原宪贫。——孟郊《伤时》

27. 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元结《系乐府十二首》

28. 怀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犹羡乐燕台。——许浑《七律》

29.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

30. 犹羡松下客,石上闻清猿。——王维《瓜园诗》

2.形容光羡慕不行,要练习的成语

您好:“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这句话本意是说,你站在河塘边,与其急切地期盼着、幻想着鱼儿到手,还不如回去下功夫结好渔网,这样就不愁得不到鱼,“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话,见于《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意思是说,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于是他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来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典故,也告诫人们,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

例如,我们的目的是打鱼,但只有“退”而织好网,才有可能得到鱼。这里,“退”字很重要,“退”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必要把目的暂时搁置起来,先去努力解决手段的问题,就如同我们要过河,得首先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一样。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别人先富起来了,会有羡慕之心,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光羡慕是不行的,应该去努力掌握致富的本领,探寻致富的途径,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这就是“退而结网”。 古时有句谚语说:“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釜是做饭的锅,薪是烧饭用的柴火,当满锅沸腾的时候,要想不让锅里的水呀粥呀漫溢出来,恐怕没有比抽出锅底的柴火再好的办法了。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它的物理意义是指汤沸腾了,想让它停止沸腾,可以舀起汤去浇汤,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 因为汤舀起来再浇下去,舀起来的汤就会降低温度,这是因为汤再倒下去的时候,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流动加快,因而使舀出来的汤蒸发加快,温度降低,再倒回锅里去,使整锅汤温度降低,低于沸点,就可以使汤不再沸腾.达至止沸的目的.但这样止沸,不如把锅底的柴拿走,这就是这句话的物理意义。

语见《三国魏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刘廙传》:“臣罪应顷宗,祸应覆族。遭乾坤之灵,值时来之运,‘扬汤止沸’,使不燋烂;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元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臣闻‘扬汤止沸’,不如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毒。” 东汉末年,南阳人刘廙投靠曹操,为文职官,深获器重。

后其弟刘伟为人所引,同谋反操,事发后问斩。按律株连九族,满门抄斩。

然操深爱其才,亦明其为人,遂颁下特赦令,免廙之罪。廙不胜感激,上书于操。

书曰:“臣罪当灭族,仰君‘扬汤止沸’,得免於死,如死灰复燃,枯木逢春。此大恩大德,无异天地造万物,父母生子女,仅能以死图报,非笔墨所能形容者也。”

“扬汤止沸”原指将锅中沸水舀起,复倒回去,以止沸腾。后喻暂缓危急之困境,治标不治本,未能根本解决难题,常用此语。

谢谢。

作文大全
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
心得体会
领导讲话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
应用文档
论文中心
推荐购买
范文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2